存在美学的构筑 本书特色
《存在美学的构筑》:艺术体现出比哲学更伟大的勇气。哲学家下达过禁令:“一个人对于不能谈的事情就应当沉默。”相反,艺术却要通过自己作品的开启,去把握无法言说的黑夜星光之闪耀。
存在美学的构筑 内容简介
存在美学,也称存在论美学,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是后实践美学的代表性主张之一,它力求在外来因素的纵横交错中,追问与把握美的本真的存在。本书从存在美学得以开启与形成的思想环境和学术资源开始,廓清了围绕本体论与存在论问题产生的种种歧见,以便为美学的创建找到可靠的哲学立足点。在此基础上,初步营造了自己的理论结构,诠释了海德格尔存在论中的艺术审美之思,界说了有关的基本规定,批判了世纪之交成为热点的审美主义,重建了美的信念。本书是国内**部对存在美学进行全面论述的著作。
存在美学的构筑 目录
卷首语
序论 致力于中国现代美学建设的后实践美学
**编 开启存在论美学
**章 现代语言哲学与文艺学观念的演化
第二章 存在论美学:走向后实践美学的新视界
第三章 全球化语境与存在论美学
第二编 美学本体论问题的争议
第四章 关于美学文艺学本体论研究的哲学根据
第五章 摹状词能否承诺本体论
第六章 评实践论美学的本体论哲学基础
第七章 再论作为美学基础的本体论的若干问题
第八章 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及其后期存在论
第九章 本体论的歧见和美学的发展
第十章 实践存在论美学的产生及其本体论之失
第三编 海德格尔的艺术审美之思
第十一章 从海德格尔存在论走向新型美学的必然
第十二章 海德格尔对现代美学及艺术的反思
第十三章 海德格尔与尼采在艺术审美问题上的“争辩”
第十四章 论海德格尔的艺术本原论
第十五章 诗与语言:存在之家和本有之歌
第四编 审美现代性批判与美的信念
第十六章 面对审美化的当代美学文艺学
第十七章 “审美文化”的批判与清算
第十八章 主体间性:走出审美现代性的悖谬
结语 归向鸿冥与美之信念
后记
存在美学的构筑 节选
《存在美学的构筑》内容简介:存在美学,也称存在论美学,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是后实践美学的代表性主张之一,它力求在外来因素的纵横交错中,追问与把握美的本真的存在。《存在美学的构筑》从存在美学得以开启与形成的思想环境和学术资源开始,廓清了围绕本体论与存在论问题产生的种种歧见,以便为美学的创建找到可靠的哲学立足点。在此基础上,初步营造了自己的理论结构,诠释了海德格尔存在论中的艺术审美之思,界说了有关的基本规定,批判了世纪之交成为热点的审美主义,重建了美的信念。《存在美学的构筑》是国内**部对存在美学进行全面论述的著作。
存在美学的构筑 相关资料
针对这一说法的逻辑主义倾向,我指出,海德格尔存在论在方法论上是一种发展了的现象学,并着重对黑格尔的逻辑主义本体论进行了评析。至于现象学方法本身,尚未来得及给予充分的论述。现在苏文提出这个问题,倒不失为有益的契机,使得我们的讨论得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展开。它也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对现象学的探讨将是把握存在论的一项预备性工作。然而上述这一重要的分歧点,即海德格尔存在论究竟是逻辑主义还是现象学的方法,苏文却奇怪地未置一词。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大谈现象学,不知能否认为他又倒向了我这一边。至少他没有附和朱先生,说抽象逻辑构造才是存在论的方法。那么,海德格尔现象学思想的确切内涵究竟是什么?苏文认为,“解释学化了的现象学才真正成为海氏存在论的方法”。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具有解释学的倾向,这一点世所公认。要提请注意的是,张文同样介绍了“先在性觉知”对海德格尔的现象学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谈到了海德格尔对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质疑,以及时间性境域对存在绽露的规约性。其中虽未明确使用“解释学化”的字眼,但人们不难觉察到,在德国哲学传统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那种东西,即伽达默尔所谓的唯心论的“天真假定”,在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中已荡然无存。不过,一般地谈论海德格尔现象学的“解释学化”,还是远远不够的。人们容易把现象的意向性构成继续当做主体的一种理解的结果,当然现在这一主体的有限性和时间性得到了强调。
存在美学的构筑 作者简介
张弘,1945年2月生于浙江桐乡,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在东北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曾在辽宁师范大学任教,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室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包括西方美学与艺术哲学、欧美文学史、中外文学关系史、比较文学理论及文化批判。出版专著《美之魅——2a世纪前的西方艺术和审美沉思》、《我心中的缪斯——西方文学经典的现代解读》、《临界的对垒——1989--1999学术文化论集》、《中国文学在英国》等六种,译著《阐释学与文学》、《中世纪的知识分子》等四种,在核心期刊和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有关海德格尔与存在论美学及其他主题的学术论文80余篇。专著和论文分获教育部和上海市奖项及冯至德语文学研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