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悟周易 本书特色
本书基本上是作者多年来讲学《周易》的教案,经过加工整理后汇集而成。
本书全文白话翻译,每卦后边都有悟语,附录附有占筮的方法和六十四卦图表。
我悟周易 内容简介
《周易》难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六十四卦的卦爻辞,都是文言,而且都不是完整的意思表达,有很多省略,有很多卦爻辞的真正含义难以索解,历代注家虽多,但是存在着很多分歧和争论。本书通过白话翻译,改古语为今言,以帮助研易者解决阅读上的障碍。在做白话翻译时尽量采用直译的手法,不做引申和发挥,以避免误导研易者。
本书按照相互的解释关系进行体例排列,其结构是卦辞、彖辞、大象的文言及卦辞、彖辞、大象的白话翻译及爻辞、小象的文言以及爻辞、小象的白话翻译。此外,还将注析乾坤两卦的《文言》分别附在乾坤有关章节之后,参考起来十分方便。《易传》的其余五章,是综释《易经》全文的,因此,仍然附在全文之后。
本书*新颖之处是每一卦后边都有悟语。悟语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技术层面,一个是人道层面。技术层面的悟语,主要是从每一卦中精心挑选出比较经典的卦辞、象辞或爻辞,并以爻辞为主脉,从卦的总体结构和爻在一卦中的位置以及与该卦中其它爻的相互关系来揭示该卦、象或爻的易理。虽然每卦只选择3-4个爻辞、卦辞或象辞来做感悟,而不是对每卦的全部卦、爻辞做感悟,但是只要读者能够从技术层面了解解易的方法,自己就能举一反三了。人道层面的悟语,主要是沟通天道与人事联系,结合历史与现实对经义的深层内涵与广义外延充分加以开掘拓展,以凸显《周易》中深藏于内的为人处世的精髓,智慧生活的法则。无论是技术层面的感悟,还是人道层面的感悟,我都尊崇前贤,又不拘一格,也不循一家之谈,因此,不少地方与传统的理解也有不一致之处,也算做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吧。
我悟周易 目录
导论
乾**
坤第二
屯第三
蒙第四
需第五
讼第六
师第七
比第八
小畜第九
履第十
泰第十一
否第十二
同人第十三
大有第十四
谦第十五
豫第十六
随第十七
蛊第十八
临第十九
观第二十
噬嗑第二十一
贲第二十二
剥第二十三
复第二十四
无妄第二十五
大畜第二十六
颐第二十七
大过第二十八
坎第二十九
离第三十
咸第三十一
恒第三十二
遁第三十三
大壮第三十四
晋第三十五
明夷第三十六
家人第三十七
暌第三十八
蹇第三十九
解第四十
损第四十一
益第四十二
央第四十三
骺第四十四
萃第四十五
升第四十六
困第四十七
井第四十八
革第四十九
鼎第五十
震第五十一
艮第五十二
渐第五十三
归妹第五十四
丰第五十五
旅第五十六
巽第五十七
兑第五十八
涣第五十九
节第六十
中孚第六十一
小过第六十二
既济第六十三
未济第六十四
系辞上传
系辞下传
说卦传
序卦传
杂卦传
附录1 蓍草法
附录2 古代铜钱法
附录3 数字占卜法
附录4 六十四卦简表
我悟周易 节选
《我悟周易》讲述了:我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周易》,我所掌握的一些成语,比如“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居安思危”、“韬光养晦”、“穷变通久”、“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求同存异”、“革故鼎新”、“义结金兰”、“殊途同归”、“洗心革面”等等就是超越当时的小学课本的范围,而来自于我对周易的学习。但是,由于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对《周易》的感悟很浅,因而学习起来也只是雾里看花,呈现朦胧之象。我在吉林大学读书和教书期间,特别有幸的是在1985年到1986年近一年的时间聆听了著名易学专家、国学大师金景芳教授在易学研讨班上的“易学讲座”,领略了大师的魅力,眼界大开,对《周易》的深层结构有了新的认知,并顿悟出了很多智慧,从此开始酷嗜《周易》。
我悟周易 作者简介
陈树文,1955年生,辽宁省桓仁县人。经济学博士。现任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大连市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
20世纪70年代初,曾任桓仁县团县委书记。1977年考入吉林大学。大学毕业后在吉林大学任教10年。90年代主要是从政,先后担任过辽宁省本溪县副县长,本溪市证券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本溪市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委员会主任。新世纪伊始,调入大连理工大学任教。主要研究方向:领导艺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国际贸易与市场营销、社会保障与管理。出版《公共经济学》、《中西方文化中的领导艺术》等9部著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权威刊物发表各种研究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辽宁省、山东省重点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7项。为各地政府和大中型企事业组织承担的研究和咨询项目20多项。
陈树文教授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和长期的领导实践背景,主讲的“领导学”,理论与实践结合,东方文化与西方思想贯通,古圣与今贤荟萃,火花与火炬一体,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有“陈氏领导学”之称。
陈教授多次在北京大学等高等学府,中组部举办的“高级领导干部研修班”,上海、广东、山东、新疆、内蒙、湖北、云南等省市政府部门和企业讲授。中西方文化中的领导智慧”,“现代领导艺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课程,引起了普遍的共鸣和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