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审美智慧论

  2020-06-19 00:00:00  

审美智慧论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人与自我、人与利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核心命题,在重新梳理与整合西方美学、尤其是中国美学和印度美学智慧的基硪上,系统阐述了审美的学科智慧、观念智慧、心理智慧、创造智慧、认知智慧、艺术智慧、生命智慧和教育智慧。在改变长期以来西方美学溉念范畴和知识谱系占据主流话语地位并深刻影响中国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和生命美学的研究现状,重新发现与肯定中国、印度等东方美学智慧,重构智慧美学格局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同时还对美学研究诸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反思,提出了许多独到而富有启发性的见解,对启发读者审美智慧、提升生命境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审美智慧论 目录

绪论
**章 美学的学科智慧
**节 美学的性质
第二节 美学的意义
第三节 美学的发展概况
第四节 美学的中西不同生成与精神
第二章 审美的观念智慧
 **节 中西美学家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界说
 第二节 美的本质界说及其困惑
 第三节 审美的智慧表征
第三章 审美的心理智慧
**节 欲望的逐步认识
第二节 情感的逐步超越
第三节 生命的逐步圆满
第四章 审美的创造智慧
 **节 自我的创造法则
 第二节 社会的创造法则
 第三节 自然的创造法则
第五章 审美的认知智慧
**节 自我境界
第二节 社会境界
第三节 自然境界
第六章 审美的艺术智慧
**节 艺术家与艺术品
第二节 鉴赏者与艺术品
第三节 艺术家与鉴赏者
第七章 美学的生命智慧
**节 西方美学的生命智慧
第二节 中国美学的生命智慧
第三节 印度美学的生命智慧
第八章 美学的教育智慧
**节 西方美学的教育智慧
第二节 中国美学的教育智慧
第三节 印度美学的教育智慧
参考文献
后记

审美智慧论 节选

**章 美学的学科智慧
  **节 美学的性质
  一、美学的研究对象
  历史上关于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主要有这样三种看法:一种看法以柏拉图为代表,认为是研究美尤其是现实实体美的;一种看法以鲍姆嘉通为代表,认为是研究审美感觉和审美经验的;一种看法以黑格尔为代表,认为是研究艺术的。但是这只能代表美学史尤其是西方美学史的一个基本脉络,并不能作为美学研究的唯一对象。其实美学的进步与人类的任何进步一样,真正的发展是依赖于人们的创造力的。对于美学以及研究对象的创造性反思与改造是使美学走出困惑的重要途径。
在我们看来,美学应该是研究和描述审美现象并在此基础上阐发审美活动的美学智慧的:*低层次的美学研究是描述自我的审美现象,诸如自我的审美感觉和审美经验等,其研究的基础是人与自我的关系,这是*基本的,也是*关键的审美现象,常常涉及审美的物质层次,因为一切审美现象*终以自我而起作用;中等层次的美学研究是描述社会的审美现象,诸如艺术、审美文化等,其研究基础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常常涉及审美的文化层次;*高层次的美学研究是描述自然乃至宇宙的审美现象:诸如自然、生态、身体乃至生命问题等,其研究基础是人与自然乃至宇宙的关系,常常涉及审美的生命智慧乃至美学智慧层次。完整的美学研究对象应该同时包括三个层次的审美现象。
  二、美学的学科属性
人们通常将美学归属于人文科学范畴的哲学学科。实际上美学的归类历来是很难的。当美学选择了哲学的角度并且具有了哲学学科属性的时候,自然可以归属于哲学范畴,但是当美学采取了心理学的角度,并且具有了心理学学科属性的时候,理所当然应该属于心理学范畴。将美学定位为艺术哲学的时候,虽然仍属于哲学范畴,但与艺术学的联系似乎更密切。美学的跨学科研究,固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美学的学科属性,但是超学科研究的美学就没有那么容易归类了。真正具有完整理论和开阔视界的美学尤其如此。完整的理论应该能够包容人类的一切文化成果,它不仅超越时代的局限,而且超越地域甚至国家、民族的局限,具有真正的世界意义。在许多情况下,常常并不仅仅选择一个理论角度进行所谓跨学科研究,而应该是超学科的。超学科性决定了它同时属于任何学科,又不属于任何学科。在这种意义上,所有的美学事实上应该是属于大文化范畴的,应该是文化美学,而不是什么心理美学或艺术美学或哲学美学之类,理所当然应该属于文化学范畴。
通常情况下,那些对人类文化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学者和思想家,常常同时涉猎许多领域,并且在绝大部分领域都有创造性成果,如马克思、弗洛伊德、爱因斯坦等。因此他们常常属于许多学科,又不属于其中任何一个单一学科。如同对于这些伟大思想家的简单学科归类并不能准确地、全面地体现其成果的学科属性一样,对于真正有价值的美学的学科归类同样是存在极大困难的。事实上,传统哲学本身就存在难以归类的现象,至于经过改造的美学就更加难以进行学科归类了。它研究自我问题,关注人的身体与心理,于是有身体美学和心理美学的属性;它研究社会问题,涉及伦理道德、社会制度与政治秩序,于是就有伦理美学、社会美学和政治美学的属性;它研究自然问题,涉及生态和环境问题,就具有了生态美学和环境美学的属性。而且这种分析和阐释本身就不十分准确,明显存在挂一漏万的情形。经过改造的美学常常反对那些以特定概念与知识谱系为标志的学科分类,总是在更加广阔的超学科层次上把握美学的*高智慧。所以真正完善的美学,至少是经过改造的美学,应该是反学科的,应该是方方面面智慧的总结与描述。
如果人们只能将美学归属于某一学科领域的话,那么只能将它归属于哲学。人们似乎也更愿意将美学归属于哲学。这并不是说美学本身就一定是哲学的一个分支,而是哲学可能具有更加广泛的普适性,以及普遍性和包容性。美学的这一学科属性,不仅决定了它应该是真正的**哲学,而且应该是真正的**智慧。但美学要真正成为**智慧,显然还有很多的路需要走。
  三、美学的学科趋势
假如人们能够充分地发掘中国美学广大和谐的生命精神,用与兼爱同施,与天地合德,与大道同行,促进人与宇宙的交相和谐、共同创进、生生不息、止于至善的观念来审视和展望美学的前景与功能,也许会发现美学将真正如李泽厚所说,成为**哲学,真正成为人类走向诗意栖居的希望之舟。近年来美学发展的某些趋势尤其应该引起人们的注意。
一是身体美学(包括养生美学)的自觉与享乐主义危险。身体美学几乎是传统美学发展的一个盲点。尼采、维特根斯坦、梅洛·庞蒂对于身体及其感受的强调使其逐渐拥有了至关重要的美学地位,甚至成为20世纪以来美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据说,身体美学的出现可以有效超越传统美学尤其是艺术美学的学科界域,能够帮助人们改善关于身体感受的认识,形成更多关于身体的知识,尤其能够提高身体器官的效能,甚至德行品质。其中养生美学的出现和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显然是因为能够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和审美情趣。但是这种张扬身体,将身体视为衡量和判断事物的标准,并且使其占据美学重要地位的发展趋势,也同样可能助长围绕身体而形成的享乐主义趋势,以及审美的浅表化与庸俗化倾向。
二是实践美学的反思与现世主义。实践美学(包括艺术美学、伦理美学、政治美学)应该对传统美学进行深刻反思,应该超越艺术和哲学问题,关注现世,关注日常生活,强调审美的行为化倾向。这确实会形成对于人类个体乃至集体行为的张扬倾向,将使曾经被束之高阁的理论美学日益贴近日常生活,日益走向普通百姓,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美学作为思辨哲学与现代日常生活格格不入的窘境。但是这种美学如果仍然强调所谓以人为本,而不大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会在很大程度上继续助长人类自尊的盲目膨胀,以及在审美的日常生活化和普及化过程中导致审美的过分泛滥和过度追求时尚的缺憾。因为普遍存在的审美将可能由于丧失特性而堕落为漂亮,甚至会显得毫无意义,导致审美的疲劳、厌倦、冷漠、焦虑、恐惧,以及可能产生的逃避乃至抗拒倾向,如对于过分装饰的厌倦*终将可能形成返璞归真的审美倾向。
三是生态美学(包括自然美学、环境美学、生命美学)的复兴与复古主义。生态美学的崛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长期以来变本加厉地开发利用甚至掠夺自然的结果。人类盲目自尊的直接后果是丧失了对自然的依赖,并总是遭到自然的报复。于是尊重自然以及环境本身存在的独立价值,*大限度地尊重自然界一切有机物甚至无机物,并且将其一并作为生命存在物而平等看待,就成为一种必然。但是这种选择很大程度上是对古典美学的一种复兴。因为在美学没有成为独立学科之前,它本身就混同于其他文化载体之中。那时候,虽然程度有所不同,但包括古希腊文化、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在内的人类文化似乎都表现出了对自然的重视。尤其是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的万物有灵论似乎更加集中地体现了这种普遍生命意识。尽管西方人类学家总是将其看做原始思维或者野性思维,但它所表现出来的对宇宙万物的普遍尊重意识,在今天看来仍然是难能可贵的。这当然可以看成是人类生产力比较低下、对自然缺乏必要驾驭和征服能力的表现,但是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我们主张尊重自然界一切事物,并将其作为普遍的生命存在物来平等看待,绝不是要人们相信万物有灵论,重新进入原始神秘主义时代。这些年,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一定范围宗教意识的死灰复燃,以泛神论为特征的迷信思想也开始出现,甚至也可能出现以生态美学或者别的什么科学作为包装的复古主义倾向。这是应该警惕的。
  第二节 美学的意义
  一、美学的学科品质与人的优良品质的形成
社会劳动分工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正是劳动分工的进一步发展*终导致了学科化、专业化。但是无论劳动分工,还是学科化与专业化,只是人们限于精力迫不得已采取的一种简易便捷地获得一定劳动成果的手段。这种手段的选择使投机取巧的人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终导致了人类的严重片面化与单向度化。这种后果的恶劣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思考的中心问题之一,如卢卡奇和马尔库塞就有非常深刻的阐述。即使对于人文科学而言仍然存在类似问题,如文学空灵而肤浅、史学充实而刻板、哲学深沉而空洞,所有这些同样会导致相应专业人们的片面而畸形地发展。相形之下,只有经过改造,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核心问题,系统阐发人类在自我、社会和自然方面的生命智慧的美学,才可能兼备文史哲之优势,而力避三者之缺憾。美学兼顾文学、史学和哲学的属性决定了学习美学可以兼容众家之所长,避免众家之所短,乃至形成良好性格品质。
文学之空灵:虽然美学并不以专门的文艺研究作为终极目的,而且以文艺作为终极目的的美学只能体现人类自尊盲目膨胀的结果,只能导致狭隘与衰败的危机。但美学研究毕竟是不能离开文艺的,而且文艺的创作起源于空灵的美感,美感的形成主要得力于心无挂碍的静观,如宗白华认为:“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同时,文艺也成功于空灵的境界,艺术的*高境界不是对生活细节的真实描写,这是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成功之处;艺术的*高境界也是其失败之处,也不是对自我情感的生动宣泄,这是浪漫主义的成功,也是其失败的根源;所谓的艺术的*高境界是宇宙生命的空灵感悟,如王夫之所谓:“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是诗家正法眼藏。”这种境界是陶渊明、王维、苏轼诗歌意境的体现,也是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的追求。
史学之充实:虽然历史学家仍然不可避免地受到历史资料所造成的观念的影响而进行叙事,并在此基础上超越具体的历史阶段,探讨人类世界的普遍历史,但毕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充分的历史资料,而不是主观想象与臆测。尽可能占有充分而真实的历史资料、探索真实的普遍历史是史学的**要务,这是其充实之体现。美学对美学史上多种审美观念的认识、梳理与评价,同样能够体现历史的充实品质,并且与历史著作一样,“不但可使我们多闻博识,并且可以给予我们深刻和纯真的乐趣”。同时美学还得在人类历史之外,探讨真实宇宙的普遍审美历史。中国古代所谓“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不仅是一种历史精神,其实也是一种美学精神。
哲学之深沉:完备的哲学体系应该包括自我、社会和自然三大课题,应该涉及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关系的深刻论述,并由此显示出深沉的品质,否则就是不完备或者残缺的哲学体系。美学作为哲学的分支学科,理所当然应该包括三大课题,并由此而分别出层次。美学的深沉不能仅仅体现在对审美客体之实体属性乃至审美主体之认识属性的深刻探讨方面,这只能是美学深沉之浅表层次,美学的深沉*主要的应该是在对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关系的深刻论述方面。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美学乃至一切人类生命活动的*高理想,也是美学奉献于人类的*为深沉的思考:“人生若欲完成自己,止于至善,实现他的人格,则当以宇宙为模范,求生活中的秩序与和谐。和谐与秩序是宇宙的美,也是人生美的基础。”美学的深沉在于将人与自我、社会乃至自然的和谐看成美的*高境界,而且如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将适度与中庸作为实现自我、社会与自然和谐的原则。
  二、美学的学科追求与高尚人生追求的确立
人类在探讨自我、社会和自然及其关系三大问题的基础上形成了宗教与伦理、科学和艺术乃至哲学等掌握世界的方式,其中科学求真,宗教与伦理求善,艺术求美,而哲学尤其美学则将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并且由此形成了美学将真、善、美有机统一起来的人文品位。学习美学可以形成高尚的人生
追求。
一是真。美学虽然并不直接地或者单独地张扬科学精神,但是与科学一样存在求真精神。这正是人们不断地探讨和描述审美现象的根本原因。虽然美学在真的探讨上,总是存在某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这并不应该成为人们谴责美学的理由。汤森德指出:“科学理论与哲学理论不应因为未被完全证实而遭受谴责,因为它们始终都是质疑和改变的对象。”只要美学不放弃这种精神,其求真的人文品位就必然存在。事实上美学如同科学一样,没有一种理论是永恒的。所有理论都是在认识和质疑过去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理论,但是每一种新理论一旦形成就意味着即将被更新的理论所认识、质疑乃至改变。正是在这认识、质疑乃至改变的过程之中,形成了科学乃至美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这不断发展变化的理论之中,唯一不变的就是科学的求真精神。正是这种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所体现的对于真的不变追求,*终形成了美学求真的人文品位。
二是善。虽然善与美并不经常是统一的,但是宗教与伦理所追求的善与美实际上是有密切关系的,至少真正圆满的美应该是善的。善虽然是宗教与伦理的主要追求,但是善所具有的非本能性、利他性决定了它总是与责任和义务相联系的,是维持自我、社会、自然乃至宇宙和谐秩序的伦理乃至宗教基础,而这种善其实也是实现自我、社会与自然和谐关系这一*高美学理想的思想基础,如果适度和中庸是实现和谐关系的原则,那么,这个适度和中庸就是善的伦理乃至宗教精神统帅所形成的丰富生命的和谐形式,是“‘善的极峰’,而不是善与恶的中间物。美学对善的追求也同样决定了美学所有的善的人文品位。
  ……

审美智慧论 相关资料

在我们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在我们贪得无厌的欲望中,我们正在失去爱,我们正在减弱对美的感受力和对残酷的敏感度;我们正在变得越来越多的专业化而越来越少的综合化。智慧无法由知识取代,再多的解释,再多的信息积累也无法把人从痛苦中解救出来。知识是必要的,科学也有它的地位;但是,如果头脑和心灵被知识所窒息,如果引起痛苦的原因就这么被解释过去,那么生命就会变得空虚而毫无意义……
  ——克里希那穆提《生命之书》

审美智慧论 作者简介

郭昭第,1966年11月生,甘肃西和人,现任天水师范学院教授、文史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文艺学和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已出版《文学与素学:文学理论的超学科视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审美形态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等专著5部。多项成果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最高奖、甘肃省教学成果奖等。曾获甘肃省“园丁奖”、曾宪梓教育基金二等奖。

审美智慧论

http://www.00-edu.com/tushu/sh1/202006/259018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