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为什么与是什么 内容简介
本书以思想大师和重要理论家为美学星座,以“美学范式转变”为问题意识,以叙事化语言为表达方式,通过“为什么”与“是什么”的对话辩证法,讲述“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演变。**章追踪美学迈向一门学科的蹒跚步履,第二章探寻鲍姆加登到黑格尔建构体系化美学的宏伟叙事,第三章叙说叔本华到伽达默尔的“反美学”故事,第四章分析20世纪中期美学中的否定主义论调,第五章讲述后现代美学不和谐家庭中的差异性大合唱,第六章穿越百年来中国美学的主角们的美学争锋。“提问”与“回答”之间的思想张力多层面地展示思想家们的创造思维、思辨技巧、美学智慧和情感境界。
这是一部适合“讲”、“学”两用的通识教育教材,对想了解美学的读者有“入门”之用,对已有美学知识的读者有“思考”之用,对研究美学的学者有“借鉴”之用。
美学:为什么与是什么 目录
导言“美学为什么”与“美学是什么”
**章 走向美学
一、“aisthesis”的衰落与“美学”的开端
二、柏拉图的“床”和他的“美学”问题
三、快感与认识:亚里士多德的美学回答
四、上帝的出场:美学对神圣秩序的证明
五、艺术与科学:人文主义的美学
六、理性的法庭:感性世界的美学祛魅
七、经验的荣耀:主观美学的诞生
八、“我说不出来的什么”:感性学的征兆
九、美的艺术观念:美学可能的重要准备
第二章 建构美学
一、审美现代性与美学的可能性
二、德国的文化情境与新的美学语境
三、“aesthetica”:鲍姆加登与美学的诞生
四、康德的哥白尼革命:审美如何可能?
1.哲学和美学上的“哥白尼”革命
2.趣味判断与审美如何可能
3.艺术自律性与天才美学
五、现代性的美学批判与审美政治学
六、黑格尔的“删除”:美学一艺术哲学
1.黑格尔对美学的简化
2.美的艺术哲学与美学范式
3.现代性与艺术终结的预言
第三章 挑战美学
一、世界是我的表象和意志:审美哲学怀疑论的开端
二、偶像的黄昏:酒神精神与美学化的哲学
1.悲剧精神与审美形而上学
2.尼采的实证论与美的艺术的死亡
3.作为艺术的权力意志与哲学的美学化
三、欲望美学与传统美学的颠倒
四、形而上学批判与存在论真理的美学阐释
1.形而上学的克服与传统美学的批判
2.农妇的鞋、凡·高的画与艺术真理的存在论阐释
3.语言、诗与“诗意栖居”的存在论美学
五、新感性与审美解放的乌托邦
1.感性与新感性:人的解放的审美中介
2.艺术幻象与解放的美学乌托邦
六、审美真理的可能性与美学的双重救赎
1.传统美学的质疑与挑战
2.文化工业批判与美学的使命
3.自律性与真理性的双重救赎
4.阿多诺的遗产与后现代美学
七、“反美学”与人文科学的美学立场
1.放弃方法与选择真理的美学
2.艺术作品本体论与真理表现形式
3.理解途径与审美真理的现实性
4.哲学诠释学“反美学”的当代理论意义
第四章 否定美学
第五章 终结美学
第六章 现代性中国美学
结语 回到假说与回不去的假说
主要参考文献
推荐阅读书目
美学:为什么与是什么 节选
**章 走向美学
只有到18世纪,真正学科意义上的美学才出现。在美学作为一门学科被命名之前,有关于美学问题的思考,没有作为学科的美学。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科前的美学思考就不重要,恰恰相反,对于西方美学来说,这些思考一直在为美学的诞生做准备,没有这些美学前史,就不可能有美学的出现,就像没有十月怀胎就不可能有孩子的出生一样。18世纪以前的思想家们是在非美学语境中对美学问题进行探讨的,这个历经两千多年的漫长旅途,是走向学科意义上的美学的重要历史过程。从学科范式的角度上讲,在这个漫长的旅途中,并不存在作为学科的美学范式问题,却存在着谈论美学问题的范式。我们在这一章中要讲述的,就是走在美学的途中的思想家是如何在非美学的语境中言说“美学”的。
一、“aisthosis”的衰落与“美学”的开端
许多关于美学史方面的书,都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一开始就把美学当作是理所当然的东西,把美学当作一门“既定的”学科,好像美学学科出现之前的那些思想家,就是按照我们的学科概念来思考美学问题的,也想当然地认为,这些思想家必定会按照我们的概念框架来思考问题。无论是讨论学科前的西方美学思想,还是讨论学科前的中国美学思想,都想当然地把它们装进我们的概念框架之中。这实在是一种误解。
许多美学概论方面的书也是这样,一开始就给美学下一个似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诸如美学是研究美的学科、美学是研究艺术的哲学、美学是研究审美绎验的理论等等。而不太关心或者根本就不关心“美学”是怎么来的。丢掉了这个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就遗弃了美学的本源。不知道美学这个概念的本源和它的演变,也就不知道美学是如何出现的,当然,也就不可能真正知道历史上的思想家们是如何思考美学问题的。
……
美学:为什么与是什么 作者简介
李建盛,男,1964年生。199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主要著作有<希望的变异:艺术设计与交流美学》(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当代设计的艺术文化学阐释》(河南美术出版社,2002)、《理解事件与文本意义——文学诠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后现代转向中的美学》(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艺术学关键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