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国学讲堂

  2020-06-19 00:00:00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国学讲堂 本书特色

  深入浅出地解读国学经典,向读者传授处世哲学。只有细细品读,才能领会国学之精华。阅读本书,可以领悟国学的博大精深,体悟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感悟传世经典的无穷魅力。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国学讲堂 内容简介

  《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都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战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家的宝贵遗产,代表着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至高水平。   本分册将这两部经典合二为一,在原著的基础上增加了注释、译文、故事链接等板块,旨在帮助读者轻松阅读、更好地理解原著,并将其活学活用,以提高自己为人处世,运筹帷幄的能力。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国学讲堂 目录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是春秋末年齐国人孙武所著。孙武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无论是在中国的军事史,还是在世界的军事史上都拥有崇高的地位。《孙子兵法》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被世人奉为“兵学圣典”。全书共有13篇,分别为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和用间篇。

**讲计篇 /

第二讲作战篇 /

第三讲谋攻篇 /

第四讲形篇 /

第五讲势篇 /

第六讲虚实篇 /

第七讲军争篇 /

第八讲九变篇 /

第九讲行军篇 /

第十讲地形篇 /

第十一讲九地篇 /

第十二讲火攻篇 /

第十三讲用间篇 /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被誉为“兵法、谋略之奇书”,被古今中外许多军事家广泛研习和应用。现如今,它的用途早已突破了纯粹的政治、军事领域,在经济、外交、社会、生活等各个层面都被广泛应用。《三十六计》每六计为一套,共分“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六套。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

**讲总说 /

第二讲**计:瞒天过海 /

第三讲第二计:围魏救赵 /

第四讲第三计:借刀杀人 /

第五讲第四计:以逸待劳 /

第六讲第五计:趁火打劫 /

第七讲第六计:声东击西 /

第八讲第七计:无中生有 /

第九讲第八计:暗度陈仓 /

第十讲第九计:隔岸观火 /

第十一讲第十计:笑里藏刀 /

第十二讲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

第十三讲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

第十四讲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

第十五讲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

第十六讲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

第十七讲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

第十八讲第十七计:抛砖引玉 /

第十九讲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

第二十讲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

第二十一讲第二十计:浑水摸鱼 /

第二十二讲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 /

第二十三讲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 /

第二十四讲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 /

第二十五讲第二十四计:假途伐虢 /

第二十六讲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 /

第二十七讲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 /

第二十八讲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 /

第二十九讲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 /

第三十讲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 /

第三十一讲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

第三十二讲第三十一计:美人计 /

第三十三讲第三十二计:空城计 /

第三十四讲第三十三计:反间计 /

第三十五讲第三十四计:苦肉计 /

第三十六讲第三十五计:连环计 /

第三十七讲第三十六计:走为上 /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国学讲堂 节选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是由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所著。孙武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无论是在中国的军事史,还是在世界的军事史上都拥有崇高的地位。《孙子兵法》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被世人奉为“兵学圣典”。全书共有13篇,分别为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军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和用间篇。下面我们将一一讲解。   **讲计篇   【原文】   孙子曰:   兵①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②也。   故经③之以五事,校④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⑤,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⑥、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⑦、官道⑧、主用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注释】   ①兵:兵士、兵器、军队、军事,此指军事。   ②察:观察、了解、考察,这里指考察。   ③经:经度,引申为分析、研究。   ④校:作动词,校量、比较。   ⑤道:道理,道路。这里可引申为治国的路线或方针政策。   ⑥阴阳:我国古代概括宇宙万象万物内在基本矛盾的哲学范畴。这里指天气晴雨,天象昼夜的变化。   ⑦曲制:曲,指古代军队编制的单位,曲制即军队的编制。   ⑧官道:官,指军队中的各级指挥员;官道即指对军队各级将领的职责划分和管理形式与制度。   ⑨主用:主,主持,这里可解释为掌管。用,费用,这里指军队的物资费用。主用,就是指对军队后勤军需的管理。   练:训练,这里指军士训练有素。   将:这里作时间副词。   计利以听:计,计较,这里引申为衡量。计利,就是指权衡利益。听,听从。   势:这里指形势、情势。   以佐其外:佐,辅佐,引申为有助于。其,指示代词,这里指实现战略或战役目标的计划。外,指外部环境或客观环境。   诡道:诡,欺诈。道,这里作途径解,引申为方法、计谋。诡道,指欺诈的方法和计谋。   实而备之:实,实力,这里指敌军充实雄厚。备,准备。   【译文】   孙子说:战争之事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着百姓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能不认真地考察。   所以要通过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比较,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领,五是制度。政治,要让百姓和君主的意愿一致,作战时他们才会为君主去死,不存二心。天时,指昼夜、晴雨等环境的变化。地利,就是指高陵洼地、路途远近、险隘平坦、进退方便等条件。将领,指挥者所具备的智慧、诚信、仁爱、勇猛、严明等素质。制度,军制、军法、军需的制定和管理。凡属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领不能不知。充分了解这些情况的就能取胜,反之则会作战失败。此外,还要通过比较双方的具体条件来探究战争胜负的情形。即双方君主哪一方施政清明?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拥有更好的天时地利?哪一方军纪严明?哪一方兵力强大?哪一方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分明?通过这些分析比较就能够判断谁胜谁负了。   若听从我的意见,用兵作战就会取胜,我就留下来;若是不听从我的意见,打仗就会失败,我将会离开这里。   我的军事思想您认为能够接受,再从外交上造成大好形势作为辅助条件,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所谓态势,即凭借有利的情况制定随机应变的策略。战争,是诡诈之术。所以,能战而示之软弱;要打,装作退却;要攻近处,装作攻击远处;要想远袭,又装作近攻。敌人贪利,就用小利引诱;敌人混乱就要攻取;敌人力量充实,就要防备;敌人兵强卒锐,就避其锋头;敌人气势汹汹,就设法扰乱它;敌人谦卑就要使之骄横;敌人安逸就要使之疲劳;敌人内部和睦,就要离间他们。总之,要在敌人没有防备处攻击,在敌人料想不到的时候采取行动。这是指挥家制胜的秘诀,不可预先讲明。   未战之前就能预料取胜的,是因为筹划周密,条件充分;未开战而估计取胜把握小,是具备取胜的条件少。条件充分的取胜的可能性就大,准备不充分的就会失败。何况一点条件也不具备的呢!我根据这些来观察战争,胜败也就清楚了。   ……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国学讲堂 作者简介

  丁艳丽,女,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系,专业图书策划编辑,现就职于北京左岸图书。曾撰写及主编图书有《小老板掌控人脉36计》、《家有妙招》、《会说话的智慧》、《领导慧眼识才知人善任的9种智慧》等图书多部,在各类媒体、杂志上发表诗歌、小说等作品30多篇(首)。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国学讲堂

http://www.00-edu.com/tushu/sh1/202006/259534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