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建造与作战从F号到J号-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国战列巡洋舰 本书特色
一战期间,除U艇外,战列巡洋舰或许是这一时期德国知名的战舰。虽然德国战列巡洋舰总数仅为七艘,但在战前它们就已穿越全球大洋,此后又征战北海、波罗的海、地中海和黑海,对海战进程发挥了超乎寻常的影响。除“兴登堡”号外,所有战列巡洋舰都参加了作战,战功显赫。
当英国皇家海军引入战列巡洋舰这一新的舰种后,德国海军也不得不跟进,日本海军亦是如此;然而,与当时他国海军的做法迥异,德国战列巡洋舰基于不同的概念模式,采用了不同的设计标准。由于德国设计师认识到,与英国海军相比,德国海军总是在数量上处于劣势,因而,他们所设计的战列巡洋舰不仅要能实施侦察,与他国战列巡洋舰展开作战,而且还能作为“填隙者”加入战列线,与敌方战列舰分庭抗礼。当然,对于德国战列巡洋舰应采用何种类型的设计,曾存在许多争论与争议。
结果,他们设计出了一类超强的战舰,足以与任何水面舰艇相媲美,其影响一直延续到后来“沙恩霍斯特”级(Scharnhorst)战列巡洋舰和“俾斯麦”级(Bismarck)战列舰的设计。然而,虽然德国战列巡洋舰为人熟知,但鲜有有关这一主题的英文著作问世。除了屈指可数的几本著作外,有关德国战列巡洋舰的专著并不多见。一战期间,除U艇外,战列巡洋舰或许是这一时期德国知名的战舰。虽然德国战列巡洋舰总数仅为七艘,但在战前它们就已穿越全球大洋,此后又征战北海、波罗的海、地中海和黑海,对海战进程发挥了超乎寻常的影响。除“兴登堡”号外,所有战列巡洋舰都参加了作战,战功显赫。
当英国皇家海军引入战列巡洋舰这一新的舰种后,德国海军也不得不跟进,日本海军亦是如此;然而,与当时他国海军的做法迥异,德国战列巡洋舰基于不同的概念模式,采用了不同的设计标准。由于德国设计师认识到,与英国海军相比,德国海军总是在数量上处于劣势,因而,他们所设计的战列巡洋舰不仅要能实施侦察,与他国战列巡洋舰展开作战,而且还能作为“填隙者”加入战列线,与敌方战列舰分庭抗礼。当然,对于德国战列巡洋舰应采用何种类型的设计,曾存在许多争论与争议。
结果,他们设计出了一类超强的战舰,足以与任何水面舰艇相媲美,其影响一直延续到后来“沙恩霍斯特”级(Scharnhorst)战列巡洋舰和“俾斯麦”级(Bismarck)战列舰的设计。然而,虽然德国战列巡洋舰为人熟知,但鲜有有关这一主题的英文著作问世。除了屈指可数的几本著作外,有关德国战列巡洋舰的专著并不多见。
本书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已开始酝酿。德意志帝国海军“大型巡洋舰(Großen Kreuzer)”在一战前及一战期间的发展可谓精彩纷呈。这一发展进程无疑也受到了当时技术快速进步以及德国政治与战略考量的影响。在这些战舰建造与服役期间,许多重大技术革新被应用到舰艇设计之中。在此仅举其中一些例子,如以蒸汽轮机作为动力,蒸汽锅炉由燃煤型改为燃油型,引入“全重炮战舰”的概念,装甲得到改进,无线电通信得到广泛应用。在政治与战略考量上,与英国政府及英国皇家海军错综复杂的关系,多国间无休止的“战列舰竞赛”,无疑都对德国规划与发展此类战舰的决策产生了影响。
纵然如此,或许正是由于所有这些技术革新的出现,政治与战略考量或情势的需要,建造的各级“大型巡洋舰”(后改称“战列巡洋舰(Schlachtkreuzer)”),从“冯·德·坦恩”号(von der Tann)到“兴登堡”号(Hindenburg)以及未完工的后继舰,它们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战舰类型,其中每一艘都是对其前一艘的自然强化。这些战列巡洋舰的作战史极其生动地记录下了它们历经连天炮火而依然顽强生存的能力。
加里·斯塔夫的这一著作是一本全面、彻底研究德意志帝国海军全部七艘战列巡洋舰及未完工后继舰的英文专著。除详细介绍了各舰的生涯外,作者还讲述了日德兰海战及交战方之间爆发的其他遭遇战。
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加里在德、英两国埋头翻阅档案。他对德国海军过去150年主力舰发展历程中令人着迷的一个发展阶段展开了潜心研究,经过不懈努力,这一成果赢得了交口称誉。
• 迄今为止研究德国战列巡洋舰全面的英文专著;
• 全面介绍了德国战舰的服役历史,包括一手作战报告;
• 配有250余张照片,多数为首次公开;
• 提供所有战舰的电脑特制彩色效果图;
• 附有详细的战舰图纸和战列线地图。所有图和照片加总超过800幅
德意志帝国海军的战列巡洋舰也称为“Panzerkreuzers”,字面意思就是装甲巡洋舰,这份研究详细地介绍了各型战舰的设计和建造情况,追溯了七艘战列巡洋舰的完整服役历史并叙述了它们的作战情况,本书绝大部分来源于一手的德国资料和官方文件,并且多数以英文形式首次公开。这些战列巡洋舰参加了北海的几次小规模战斗,随后在日德兰半岛(Jutland)或斯卡格拉克海峡(Skagerrak)的激战中,遭到了来自英国皇家海军战列巡洋舰舰队的毁灭性打击。
本书涵盖了详尽的战舰图纸和战列线地图,大量当代照片展示了战舰在海上和船坞内的真实情况,读者可以了解战舰在作战行动中受损的详细情况以及很多设计方面的细节。大量色彩华丽、电脑特制的效果图展示了战舰的完整剖面、各种自上而下的视图以及详细的特写画面和清晰细节。
这本精彩的英文专著是德国海军历史的一项新的重大贡献,是历史学家、战舰爱好者、船模制作者以及任何对一战海军及铁甲舰感兴趣的读者的**藏书。
作者简介
设计.建造与作战从F号到J号-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国战列巡洋舰 目录
译序
序言
前言
引言
第1章F号大型巡洋舰——“冯·德·坦恩”号
设计
建造
舰体
装甲
舰炮
鱼雷武器
舰载船艇
舰锚
发电设备
探照灯
动力设备
排水系统
操纵性与适航性
总体特点与后期变化
命名
海试
历程
南美之行
劈波斩浪
日德兰海战
第2章G号大型巡洋舰——“毛奇”号
设计
建造
舰体
装甲
舰炮
鱼雷武器
舰载船艇
舰锚
发电设备
探照灯
动力设备
排水系统
操纵性与适航性
总体特点与后期变化
命名
海试
历程
美国之行
大西洋航行报告
俄国之行
加入侦察舰队服役
进攻大雅茅斯
进攻哈特尔普尔
多格尔沙洲海战
日德兰海战
第3章1909年H号大型巡洋舰——“戈本”号
设计
建造
舰体
装甲
舰炮
舰载船艇
舰锚
发电设备
探照灯
动力设备
排水系统
操纵性与适航性
总体特点与后期变化
命名
海试
历程
第4章1910年J号战列巡洋舰——“塞德利茨”号
设计
建造
舰体
装甲
舰炮
鱼雷武器
舰载船艇
舰锚
发电设备
探照灯
动力设备
排水系统
操纵性与适航性
总体特点与后期变化
命名
海试
历程
多格尔沙洲海战
日德兰海战
设计.建造与作战从F号到J号-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国战列巡洋舰 作者简介
加里?斯塔夫(GARY STAFF)出生于英国朴茨茅斯(Portsmouth)的一个海军家庭,早年生活在航空站。他平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德意志帝国的海军战舰,他经常去德国以及其他国家查阅相关档案,并拜访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人员的后代。在此期间他收集了数量惊人的照片,其中很多以前都未曾公开过。他的新书《七海之战》(Battle on the Seven Seas)由笔和剑出版社(Pen & Sword)于2012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