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技术·生态·社会:论社会和谐的生态技术支撑

  2020-06-19 00:00:00  

技术·生态·社会:论社会和谐的生态技术支撑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探讨生态技术与和谐社会关系的学术著作。本书以和谐社会建设的技术支撑为旨归,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实施出发,讨论生态技术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作用。生态技术是对工业技术的超越,是对古代技术的辩证复归,是技术发展的逻辑结果,因此,生态技术的内在逻辑使得其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生态技术是从自然到自然的一种技术应用,其基本公式是“(天性)自然→(人—技术—社会)→(人性)自然”,生态技术的这种内在本质也使得其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

技术·生态·社会:论社会和谐的生态技术支撑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七章, 内容包括: 绪论、和谐社会概述、生态技术的含义、生态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分析、生态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撑等。

技术·生态·社会:论社会和谐的生态技术支撑 目录

引言
**章绪论**节工业社会发展的困境及其生态技术出路第二节从社会和谐到生态技术的逻辑演进一、社会和谐从空想到实践二、作为复杂巨系统的和谐社会三、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撑系统四、构建和谐社会的现代技术支撑五、生态技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技术支撑六、生态技术是天地人和谐相处的技术第三节研究的一般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和谐社会概述**节和谐思想的渊源一、对中国和谐思想源流的考察二、对西方和谐思想历史的回溯三、中西方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第二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一、构建和谐社会提出的历史背景二、构建和谐社会提出的历史过程第三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与特征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生态技术的关系第四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本章小结
第三章生态技术的含义**节生态技术的基本内涵一、技术与生态技术二、技术的生态化、生态化的技术及与生态技术的关系三、生态技术的辩证本性与和谐社会本质的一致性分析第二节核心技术与生态技术第三节生态技术观与生态技术一、生态技术观及与生态技术的关系二、生态技术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本章小结
第四章生态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分析**节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支撑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生态技术对构建和谐社会支撑的理论基础第二节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行动第三节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及其启示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第四节其他西方学者的生态观及其启示本章小结
第五章生态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撑**节古代技术:生态技术的原初形式一、古代技术构建生活世界二、古代技术将人带入在场三、古代技术将自然带入在场四、古代技术使天地人原初统一第二节工业技术:技术的异化一、工业技术的世界观二、工业技术对生活世界的遮蔽三、工业技术造成人的异化四、工业技术对自然的祛魅第三节生态技术:技术的超越与辩证复归一、生态技术对工业技术的超越二、生态技术对古代技术的辩证复归本章小结
第六章生态技术的内在本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撑**节技术自身的协调自洽一、工业技术技术物的结构—功能关系间的逻辑鸿沟二、生态技术技术物的结构—功能关系的协调与逻辑自洽第二节人的本质的实现一、人的主体地位的呈现二、人的本质力量的展开第三节技术社会的澄明第四节天地人的和谐聚集本章小结第七章中国生态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对策**节中国生态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第二节中国生态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三节中国生态技术发展的对策分析本章小结
结束语生态技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支撑
参考文献
后记

技术·生态·社会:论社会和谐的生态技术支撑 作者简介

李君亮,1999年6月,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应用地球物理专业;2003年3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东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2015年9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2015年7月开始在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工作。先后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广西社会科学》《科学管理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技术·生态·社会:论社会和谐的生态技术支撑

http://www.00-edu.com/tushu/sh1/202006/2597213.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