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知识:国家创新系统的协同本质

  2020-06-19 00:00:00  

知识:国家创新系统的协同本质 内容简介

国家创新系统的协同水平,不仅微观上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转移的效率,攸关企业知识吸收和创新实践的绩效,而且宏观上攸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攸关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攸关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从历史发展进程分析,美国、英国、欧盟、日本、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突出优势就是在于拥有高效协同的国家创新系统。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国家创新系统存在的分裂、分割、孤岛现象在发展过程中显得尤为突出,成了制约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协同创新绩效提升的重要障碍。因此,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协同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体系,培育企业、高校、研发机构、中介机构以及以政府、金融机构等为主体的创新生态系统,提高协同创新效率,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背景,本研究围绕国家创新体系中协同创新能力建设目标,提炼了国家创新系统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并从理论和实证上对协同创新的静态机制和动态机制展开研究,旨在探索影响我国创新系统发展的关键瓶颈和政策激励解决方案,丰富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和创新政策理论。   叶伟巍、王翠霞编著的《知识--国家创新系统的协同本质》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问卷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特别是借鉴复杂系统中经典的“b-z”反应模型,对国家创新系统协同创新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了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国家创新系统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关键维度及其影响因素;(2)国家创新系统静态协同创新机制研究;(3)国家创新系统动态协同机制研究;(4)提高协同效率的创新政策研究。   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本书主要得出以下几点重要结论:   (1)基于复杂系统理论视角人手,通过文献研究梳理了国家创新系统的知识、参与者、政策体系三个关键子系统,通过案例研究提出了“知识是协同创新核心要素,知识的生产、转移、吸收利用是影响协同创新绩效的关键环节,高校与研究机构知识转移能力和企业吸收能力是直接制约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提升的关键因素”等理论假设,并得到了实证的支持。   (2)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和实证分析,探索了协同创新的静态机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企业吸收能力是制约当前国家创新系统协同创新绩效的关键瓶颈因素;第二,高校知识转移能力是影响国家创新系统协同创新绩效的主要因素之一;第三,激励政策能有效促进企业吸收能力与高校知识转移能力提升。   (3)在静态协同创新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复杂系统理论中经典的“b-z”三维分析模型,基于matlab仿真分析软件探索了三种状态中激励政策强度变化下,协同创新绩效、企业吸收能力和高校与研究机构知识转移能力三者协同演进的动态机制。研究发现:首先,吸收能力与协同创新绩效存在高度相关性。当企业吸收能力较高时,知识转移效率能够有效提高,协同创新绩效可以提升5倍。第二,高校知识转移能力呈现较稳定状态。第三,激励政策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具有积极作用。当企业吸收能力不足,但是激励政策较强时,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具有一定提升效果;当企业吸收能力较高同时激励政策较强时,协同创新绩效可得到4.5倍的提升。   (4)基于协同创新静态机制和动态机制的研究成果,针对企业吸收能力是制约协同创新绩效瓶颈因素的研究结论,从环境激励政策、企业吸收能力激励政策和高校与研究机构激励政策三个层面设计了政策解决方案。   本书的主要理论贡献和创新点为两个方面:(1)不同于以往的静态协同创新机制的研究方法,本书借鉴复杂系统理论中经典的“b-z”三维分析模型,基于matlab仿真分析协同创新绩效、企业吸收能力和高校知识转移能力三者协同演进的动态机制,是复杂系统理论在创新管理领域的探索性运用,研究方法具有一定创新性。(2)基于静态协同机制的实证研究和动态协同机制的仿真研究,发现了企业吸收能力在协同创新进程中的关键作用。这一研究发现,不仅有利于企业了解吸收能力在实施开放式创新过程中的战略性意义,而且也为激励政策的优化提供了针对性方向,研究结论或具有一定创新性。  

知识:国家创新系统的协同本质 目录

0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自主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1.2 协同创新是实现自主创新的关键途径 1.1.3 企业吸收能力是协同创新的基石 1.2 研究问题 1.3 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和开放式创新的概念辨析 1.3.1 自主创新的概念 1.3.2 协同创新的概念 1.3.3 开放式创新的概念 1.4 研究目标与可能的创新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的逻辑 1.4.3 研究内容安排 1.4.4 研究方法 1.4.5 可能的创新点02 文献综述 2.1 复杂系统理论 2.1.1 系统论 2.1.2 信息论 2.1.3 控制论 2.1.4 运筹论 2.1.5 动力系统论 2.1.6 耗散结构论 2.1.7 协同论 2.1.8 小结 2.2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2.2.1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缘起 2.2.2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演进 2.2.3 小结 2.3 国家创新系统的子系统——知识体系 2.3.1 知识的概念、属性与类型 2.3.2 知识生产理论综述 2.3.3 知识转移理论综述 2.3.4 知识利用理论综述 2.4 国家创新系统子系统之二——参与者网络 2.4.1 国家创新系统的参与主体 2.4.2 国家创新系统的参与者网络 2.4.3 小结 2.5 国家创新系统子系统之三——政策体系 2.5.1 创新政策原理 2.5.2 创新政策概念 2.5.3 创新政策分类 2.5.4 小结 2.6 现有文献的启示03 案例分析和研究框架 3.1 案例研究方法 3.1.1 案例研究的意义 3.1.2 案例研究的步骤 3.1.3 案例研究设计 3.1.4 案例研究效度与信度实现 3.2 美国工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iucrc)项目案例 3.2.1 案例背景 3.2.2 案例介绍 3.2.3 案例分析 3.3 欧盟知识与创新共同体(kics)计划案例 3.3.1 案例背景 3.3.2 案例介绍 3.3.3 案例分析 3.4 我国2011协同创新中心项目案例 3.4.1 案例背景 3.4.2 案例介绍 3.4.3 案例分析 3.5 案例比较分析 3.6 研究框架 3.6.1 协同创新绩效指标体系构建 3.6.2 协同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3.6.3 研究框架模型构建 3.7 本章小结04 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 4.1 问卷设计 4.1.1 问卷的基本内容 4.1.2 问卷设计过程 4.1.3 问卷设计的可靠性问题 4.2 数据收集程序 4.2.1 总体和样本的确定 4.2.2 答卷者的选择 4.2.3 问卷发放及回收 4.3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4.3.1 参与者结构 4.3.2 行业分布 4.3.3 创新绩效 4.4 数据合并的有效性 4.4.1 样本属性的差异分析 4.4.2 样本的行业差异分析 4.5 研究方法设计 4.5.1 spss统计分析 4.5.2 matlab仿真分析 4.6 本章小结05 国家创新系统静态协同创新机制 5.1 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5.1.1 变量的测量 5.1.2 理论假设 5.1.3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5.1.4 因子分析 5.1.5 回归分析——识别影响协同创新的关键因素 5.1.6 假设检验 5.1.7 小结 5.2 协同创新机理和作用路径的实证研究 5.2.1 通径分析 5.2.2 研究结论06 国家创新系统动态协同机制 6.1 研究模型与方法 6.1.1 研究模型 6.1.2 研究方法 6.2 变量与参数 6.3 研究框架 6.3.1 企业协同创新能力演化方程 6.3.2 大学协同创新能力演化方程 6.3.3 协同创新绩效演化方程 6.3.4 动态演化模型 6.4 仿真研究 6.4.1 稳定性分析 6.4.2 仿真研究 6.4.3 仿真结果总结 6.5 本章小结07 国家创新系统协同创新政策研究 7.1 协同创新政策目标 7.2 促进国家创新系统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7.2.1 优化创新环境的政策建议 7.2.2 提升企业吸收能力的政策建议 7.2.3 提升高校知识转移能力的政策建议 7.3 本章小结0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附录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调查问卷索引 知识:国家创新系统的协同本质

http://www.00-edu.com/tushu/sh1/202006/260369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