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冲突中和冲突后社会的法治:联合国的行动及中国的贡献 本书特色
无论是在相对成熟的国内社会,还是正在发展中的国际社会。“法治”都受到广泛的认可和推崇。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社会的法治进程却进展缓慢。传统“威斯特伐利亚范式”的苑囿,新安全威胁的挑战,不断使以联合国为核心的集体安全体制陷入两难境地。《论冲突中和冲突后社会的法治--联合国的行动及中国的贡献》以国际社会,尤其是联合国在冲突中和冲突后社会的法治努力作为切入点,探讨联合国建设冲突社会法治的三个主要路径,将国际法、国际政治理论与联合国践行法治的行动结合分析,并尝试探讨中国在联合国框架下的法治角色。
《论冲突中和冲突后社会的法治--联合国的行动及中国的贡献》由吴燕妮所著。
论冲突中和冲突后社会的法治:联合国的行动及中国的贡献 目录
缩略语表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论题现状及文献综述 三、选题研究目的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五、研究的预期贡献 六、篇章组织结构 上编 法治与冲突社会 **章 国际法视野下的法治 **节 法治的概念 一、法治的基本概念 二、法治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第二节 国际法律文件中的法治 第二章 冲突社会的法治 **节 冲突社会的法治概述 一、冲突的内涵与外延 二、冲突社会的国家能力 三、冲突社会的治理 第二节 联合国与冲突社会的法治 中编 冲突社会法治的实现 第三章 冲突社会法治的实现:概述 **节 过渡司法 一、过渡司法理论的内涵和发展 二、过渡司法的基础 三、过渡司法机制的优势和弊端 第二节 和平行动 一、对和平行动的界定 二、和平行动的内容及其发展 三、和平行动与法治 第三节 宪政秩序的重建 一、宪政秩序重建问题的提出 二、冲突社会宪政秩序的实现 三、冲突社会宪政秩序重建的困境与出路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联合国与冲突社会的法治实现:过渡司法 **节 联合国对过渡司法机制的发展 第二节 联合国对过渡司法机制的促进 一、真相委员会 二、国际刑事审判机构 第三节 过渡司法机制的复杂性 一、注重过渡司法的评估机制 二、多种解决方式合理使用 三、充分认识政治环境对过渡司法效果的影响 四、注重本地条件 五、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六、重视媒体的作用 第四节 过渡司法机制的发展方向 第五章 联合国与冲突社会的法治实现:和平行动 **节 和平行动理论 一、理论发展 二、维和行动与建设和平 第二节 和平行动的核心机构 一、联合国安理会 二、建设和平委员会 第三节 和平行动的辅助机构 一、联合国大会 二、维和行动事务部与维和行动支援部 第四节 和平行动的主要挑战 一、建设和平的目标困境 二、和平行动的资源困境 三、与区域组织的协调困境 四、和平行动的法律责任困境 第五节 和平行动的发展趋势 一、和平行动的要素变化 二、参与者之问的有效协调 第六章 联合国与冲突社会法治的实现:宪政秩序重建 **节 宪政秩序与冲突社会重建 一、宪法与宪政秩序 二、冲突社会宪政秩序的重建 三、联合国框架下的宪政秩序重建 第二节 宪政秩序重建的现实困境:宪法制定 一、冲突社会的特殊矛盾 二、联合国框架下制宪的实践困难 第三节 宪政秩序重建的现实困境:宪政选举 一、冲突后选举的基础 二、联合国框架下的选举援助 三、联合国选举援助框架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冲突社会宪政秩序重建的发展方向 一、国际法规则的强化 二、法律框架的稳定化 三、国家自主权的主导化 四、宪政建设透明化 五、协助主体的多元化 下编 联合国各机构在建设冲突社会法治中的作用及中国的贡献 第七章 联合国各机构在建设冲突社会法治中的作用 **节 大会 一、大会在冲突社会促进法治的职权概述 二、大会各机构在冲突社会中促进法治的职权 三、大会在冲突社会促进法治中职权的扩大 第二节 安理会 一、安理会对冲突社会法治的作用概述 二、安理会促进冲突社会法治的重要工具:制裁措施 三、安理会制裁措施的限制 四、安理会制裁措施的法治缺失 五、安理会制裁措施的改革方向 第三节 国际法院 一、国际法院与冲突社会法治相关的职权 二、国际法院促进冲突社会法治的主要贡献 三、国际法院在促进冲突社会法治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秘书长 一、秘书长对冲突社会法治的促进 二、冲突社会中秘书长职能的发挥 三、冲突社会中秘书长职能的发展方向 第八章 中国对建设冲突社会法治的贡献 **节 中国外交政策对冲突社会法治的支援 第二节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和平行动 一、中国对联合国和平行动的理论贡献 二、中国对联合国和平行动的实践贡献 三、中国参与联合国和平行动的挑战 第三节 中国参与促进冲突社会法治的其他工作 一、中国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发展 二、中国对国际司法的贡献 三、中国对与冲突相关国际问题的独特见解 第四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