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论期权腐败及其治理

  2020-06-20 00:00:00  

论期权腐败及其治理 本书特色

     腐败“期权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它同传统的腐败现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新的腐败现象……思索之余,阎德民和刘兆鑫便下决心对“期权腐败”进行深入研究,探寻其本质特征,揭开其神秘面纱,揭露其巨大的社会危害性,探索预防和治理这种新型腐败现象的路径和办法,从而专著了《论期权腐败及其治理》,为新形势下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论期权腐败及其治理 内容简介

     《论期权腐败及其治理》在界定“期权腐败”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对“期权腐败”进行了分类,指出此类腐败现象有“离职型期权腐败”和“在职型期权腐败”两种类型;揭示了“期权腐败”的本质特征,以此将此类腐败行为与其他腐败行为区别开来。 阎德民和刘兆鑫专著的《论期权腐败及其治理》并阐明了“期权腐败 ”的五个具体特点;从九个不同的视角论述了“期权腐败”的演变趋势,并从经济、政治、社会和国际等诸多层面剖析了“期权腐败”的危害性;深入揭示了 “期权腐败”得以滋生蔓延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着重从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推进制度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廉政法治建设等方面,比较系统地提出了预防和治理“期权腐败”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

论期权腐败及其治理 目录

自 序 绪 论 **章 “期权腐败”的含义及其分类和特点 一、“期权腐败”的含义 二、“期权腐败”的分类 第二章 “期权腐败”的本质特征及其具体特点 一、“期权腐败”的本质特征 二、“期权腐败”的具体特点 第三章 “期权腐败”的演变趋势及其危害 一、“期权腐败”的演变趋势 二、“期权腐败”的危害性 第四章 “期权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 一、“期权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直接原因 二、“期权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深层次原因 第五章 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夯实预防和治理“期权腐败”的思想道德基础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重大意义 二、重点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 三、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四、着力构建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 第六章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牢牢把握预防和治理“期权腐败”的关键 一、预防和治理“期权腐败”,重在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二、预防和治理“期权腐败”,核心在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 三、预防和治理“期权腐败”,关键在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 第七章 推进制度体制机制创新:预防和治理“期权腐败”的根本路径、 一、进一步加大体制机制制度创新力度是有效预防和治理“期权腐败”的客观要求 二、着力推进预防和治理“期权腐败”的体制创新 三、加快推进预防和治理“期权腐败”的机制创新 四、扎实推进预防和治理“期权腐败”的制度创新 第八章 加快廉政法治建设:预防和治理“期权腐败”的迫切要求 一、“期权受贿”犯罪的构成要件 二、关于“期权受贿”立法人罪的若干思考 三、关于甄别和认定“期权受贿”犯罪的几个问题 四、关于惩治“期权受贿”犯罪的立法建议 附录一 “期权腐败”及其治理对策 附录二 再论“期权腐败”及其治理对策 附录三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力制约机制 附录四 关于惩治“期权受贿”犯罪的立法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论期权腐败及其治理 作者简介

     阎德民,男,1956年出生,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党建与政治研究所所长、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兼任河南省廉政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执政党建设研究,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中央组织部调研项目两项;在《人民日报》、《求是》、《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调研报告200余篇;出版《邓小平社会主义主体地位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等著作20多部,其中独著8部。近年来在《光明日报》、《学习时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社会科学研究》等报刊上发表权力制约和监督方面的论文十余篇。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9项。 刘兆鑫,男,1980年出生,河南省武陟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管理学博士,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河南省廉政评价研究中心研究员,郑州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科研领域为廉政政策与公共管理,已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多部,先后在国家级权威报刊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以及各级政府委托研究项目9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等科研奖励3项。

论期权腐败及其治理

http://www.00-edu.com/tushu/sh1/202007/260715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