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战与美英东亚战略的演变-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第二卷 本书特色
《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第2卷):中国抗战与美英东亚战略的演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成果
中国抗战与美英东亚战略的演变-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第二卷 内容简介
简介
《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第2卷):中国抗战与美英东亚战略的演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成果
中国抗战与美英东亚战略的演变-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第二卷 目录
引言一、学术前史介绍二、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三、总体构思与基本结构**章 中国抗战全面爆发前的美英东亚绥靖战略**节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与美英的妥协绥靖一、华盛顿体系下的东亚政治格局二、日本侵略中国初期美英消极维护东亚权益的战略第二节 中国反对美英妥协与美英东亚战略转换的潜在因素一、中国反对美英对日妥协绥靖政策二、美英东亚战略转换的潜在因素第二章 中国全面抗战与美英东亚战略的转换**节 中国抗战与美英社会援华制日呼声一、中国全面抗战对国际社会的影响二、中国全面抗战引起美英社会的同情与支持第二节 中国抗战推动了美英东亚战略开始改变一、中国抗战推动美英向援助中国方向发展二、中国抗战推动美英向制约日本侵略方向发展第三章 中国抗战与美英制衡日本南进战略**节 中国推动美英确立援华并制衡日本南进的战略一、中国推动美英加强援华与战略合作二、中国促进美英坚持经济制裁日本第二节 美英全球战略的制定与中国战场地位一、美英全球战略的制定对中国的战略需求二、中国抗战以延缓日本南进支持美英战略第四章 中国战场与美英对日战争初期的战略**节 美英应对太平洋危机与全球战略的调整一、日本太平洋战争初期胜利对美英全球战略的冲击二、美英应付太平洋危机的全球战略调整第二节 中国在挽救美英危机中的战略地位一、美英对中国战场的战略需求二、中国对挽救美英危机的战略贡献第五章 中国抗战与美英成功实施“德国**”战略**节 美英实施“德国**”对中国的战略需求一、美英正式开始推行包围德国的战略二、美英实施“德国**”对中国的战略需求第二节 中国稳定东亚抗战格局对“德国第战略的贡献一、中国战场支持了“德国**”战略二、中国战场为“德国**”战略付出的代价第六章 中国抗战与美英全面反攻日本的战略**节 美英全面反攻德国与日本的战略一、美英制定德国失败后对日反攻战略二、美英反攻日本计划对中国的战略需求第二节 中国在全面反攻日本战略中的地位一、中国战场在反攻日本中的战略地位二、中关英联合实施对日反攻的缅甸作战本卷综论一、中国抗战推动了美英东亚战略的转换二、中国抗战支持了美英战时战略的成功三、中国抗战确立了中美英战时战略关系四、中国抗战奠定了中美英全新关系的基础参考文献出版后记
中国抗战与美英东亚战略的演变-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第二卷 节选
《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第2卷):中国抗战与美英东亚战略的演变》内容简介:本卷考察与论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抗战对美英东亚战略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日本开始侵略期间中国局势向全民族抗战方向发展,中国抵制美英奉行的对日绥靖妥协政策,是促使美英改变东亚战略的前期准备。第二,中国全面抗战推动了美英东亚战略向援助中国、制约日本侵略方向发展,美英迈出了抗衡日本侵略的**步。第三,中国抗战推动了美英确立制衡日本的战略,中国也促使美英坚持援助中国和经济制裁日本的立场和措施。中国抗战是美英制定欧亚战争战略的前提条件。第四,中国抗战为美英摆脱太平洋战争初期的战略危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稳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战略局面。第五,中国抗战支持美英成功地实施了首先战胜德国的战略。中国在战略投入极端不足的困难条件下坚持牵制与打击日本陆军主力,维护亚太战场的格局。第六,中国抗战是反法西斯盟国*后反攻的重要一环,为盟国对日*后反攻创造了条件,并且中国直接参加了太平洋反攻中的缅甸作战。总之,中国抗战是推动美英东亚战略转变、支持美英战时战略成功运行的关键性因素,是战时中美英建立战略关系的坚实基础,为当代中美英关系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深刻的启示。
中国抗战与美英东亚战略的演变-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第二卷 作者简介
韩永利,1954年2月生,湖北沙市人。197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并留校任教。1985年师从张继平先生获武汉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2000年师从胡德坤教授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90年在美国研习。现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学会、湖北省世界史学会理事。长期从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国际关系与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和教学。出版专著译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专著《战时美国大战略与中国抗日战场》获教育部第四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合著)获武汉大学2008年、湖北省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