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在城市生态学、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冲突理论及社会分层等理论的基础上,采用社会调查、社会计量、案例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定性与定量、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形成和发展,提出了诸多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城市问题。
上海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研究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活质量的概念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1.3.1 城市生态学
1.3.2 需要层次理论
1.3.3 冲突理论
1.3.4 社会分层理论
1.4 研究特点与创新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框架结构
第2章 城市问题与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2.1 中国城市发展及中外城市发展比较
2.1.1 中国城市的发展
2.1.2 上海的发展历程
2.1.3 西方城市的发展
2.1.4 中外城市发展比较
2.2 城市问题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2.2.1 城市问题的起因
2.2.2 城市问题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2.3 上海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力分析
2.3.1 经济总量上的压力
2.3.2 资源上的压力
2.3.3 环境上的压力
第3章 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设计
3.1 国内外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定指标体系
3.1.1 美国
3.1.2 欧洲
3.1.3 澳大利亚
3.1.4 东南亚国家
3.1.5 其他部分国际机构
3.1.6 中国
3.1.7 国内外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比较
3.2 上海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设计
3.2.1 上海城市居民客观生活质量的量化指标体系
3.2.2 上海城市居民的主观生活质量的研究构成
第4章 上海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定量分析
4.1 上海与全国34个城市的居民生活质量的比较与分析
4.1.1 社会保障与公平
4.1.2 生活消费水平
4.1.3 城市设施水平
4.1.4 城市环境质量
4.1.5 医疗卫生
4.1.6 教育、科技和文化
4.1.7 上海与全国34个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综合排名与分析
4.1.8 上海与全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聚类分析
4.2 上海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国际比较与分析
4.2.1 上海与国际大都市之间的经济总量的比较与分析
4.2.2 上海与国际大都市之间的城市生态环境的比较与分析
4.2.3 上海与世界城市生活质量一般标准的比较与分析
4.3 上海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分析的一般性结论
第5章 上海城市居民主观生活质量的调查与分析
5.1 家庭生活满意度
5.2 城市综合生活条件满意度
5.3 自然环境满意度
5.4 社区和社区凝聚力满意度
5.5 政府执政能力满意度
5.6 对世博会及未来发展的信心
5.7 生活质量的总体满意度结论与分析
第6章 主观幸福感与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6.1 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演化过程
6.1.1 当代以前的幸福观
6.1.2 当代主观幸福感研究
6.2 主观幸福感与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6.2.1 主观幸福感研究对于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研究的重要意义
6.2.2 主观幸福感与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关系
6.3 上海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幸福感访谈与分析
6.3.1 访谈与分析
6.3.2 小结
第7章 重大事件对上海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案例分析
7.1 案例1:SARS对上海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思考
7.2 案例2:世博会对上海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7.3 两个案例的启示
第8章 结论
附录1 上海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满意度调查表
附录2 上海城市生活质量调查表
附录3 上海市居民生活质量的相关指标的国际比较
附录4 上海2020年社会和经济发展环境影响的情景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上海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研究 节选
第2章 城市问题与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2.1 中国城市发展及中外城市发展比较
城市在词源及词义上说,是一个现代的词,由“城”和“市”组成,具有防御和交换的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既是人类目的的产物,同时也是冲突的结果。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从单一的防御、交换功能中又发展出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一系列功能,使城市成为一个多维度的有机整体。
2.1.1 中国城市的发展
中国是文明古国,*早的城市发源地之一,古代统治者把修城筑池看作国家兴亡的关键所在。历代封建王朝都会根据统治的需要,特别是出于政治、军事方面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建立城市。早在夏代,奴隶主为保护其私有财产、镇压奴隶的反抗修筑城池,从而出现了中国古老的城市雏形。在古代中国,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政治因素、军事因素及经济因素。
我国周代的都市就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与当时的政治格局分不开。周代的诸侯众多,近百个分封的诸侯各自筑城立国,使城市在数量上有了很大的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