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改革新观察

  2020-06-20 00:00:00  

改革新观察 内容简介

陈学工同志的这本著作我认真地通读了一遍,书的主题虽然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但作者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才完成,可以看出来不是一部应景之作。全书可读性很强,作者充分利用其长期在媒体工作的资源优势,占有了大量鲜活生动的素材,并将其恰到好处地运用于全书的各个部分。书名虽取为“观察”,但却有着很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是一本比较系统地总结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论著。
近年来,对于中国这场改变世界1/4人口命运的大变革的评价和总结,在国际上基本都是对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肯定和赞美。但耐人寻味的是,在国际上一片叫好声中,国内对中国这30年改革的评价却意见不一,不但对改革的结果评价分歧,就是对怎样继续改革方面意见也非常不一致,甚至有要求倒退回改革开放之前的声音。怎样才能比较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国这30年的改革结果,成为我们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陈学工同志用发展的视野和战略,总结、观察和俯瞰30年的改革开放。用大量的事实、数据和深入浅出的分析,阐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的划时代意义,以及对中国经济、社会,对普通民众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在展现改革巨大成就的同时,总结出了几条弥足珍贵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出现问题的原因,理直气壮地坚持发展中的问题要通过继续推进改革来破解。并明确提出下一步改革的目标要从“一化”走向“三化”,即在完善经济改革的市场化目标的同时,推进社会改革的公益化和政治改革的民主化。其“一体两翼”的改革构想(经济改革是改革的主体,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是改革的两翼)值得参考。

改革新观察 目录

**章 30年改革纵横谈
 **节 历史从这里拐了一个弯
 第二节 总设计师的改革蓝图
 第三节 改革的成效和经验
 第四节 改革的问题和不足
 第五节 对未来改革的前瞻
第二章 经济改革市场化
 **节 “二次改革”推动农村“二次飞跃”
 第二节 用市场竞争来证明国企的价值
 第三节 用市场化来融化垄断坚冰
 第四节 内外兼修培植私企参天大树
 第五节 一碗水端平对待外资企业
 第六节 宏观调控要适应市场化改革
第三章 社会改革福利化
 **节 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学有所教
 第二节 医疗改革的目标是病有所医-
 第三节 铺就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网
 第四节 住房改革目标是住有所居
 第五节 充分就业是*大的福利
第四章 政治改革民主化
 **节 政治改革纵横谈
 第二节 民主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目标
 第三节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第四节 切实保障公民的民主“四权”
后记

改革新观察 节选

**章 30年改革纵横谈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1978年12月举行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迄今已30周年。以此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也走过了30年的风雨历程。作为一个公民,作为改革过程的见证者、亲历者,回首过去,真是百感交集,感慨万千;展望未来,更是思绪如潮,激情澎湃。
  **节 历史从这里拐了一个弯
  那么,改革到底是什么?它带给中国人民的是什么呢?我忽然想起“女娲补天”的故事来。
  一、改革是一次历史性的大转折
  女娲,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女神。她美丽善良,为人类做过很多好事,比如曾教给人们婚姻,给人们制造一种动听的乐器——笙簧。*为感人的,则是她炼五色石补天并团土造人的故事。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比喻改革的话,我觉得改革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有如女娲补天的过程。女娲用她神奇之手,不仅力挽狂澜,而且创造了生命,开启了新的生活。改革何尝不是这样呢?它终结了一个旧时代,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它不仅创造了发展的奇迹,而且造就了一代新人。不过,女娲补天只是动人的传说而已,改革则是亿万人民的创举,是实实在在的、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活动。
  1.改革前是一种什么状态?
  改革,是对现存弊端的清除、对不合理事物的扬弃,是一个激浊扬清、除旧布新的过程。力度大的改革,总是破与立并举;彻底的改革,则更是一场革命,是对事物的重构和再造。
  天漏了,才有补天的话题;同理,社会有弊端,现状有不足,才有改革的动力。认识到缺点、差距乃至弊端,是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前提。那么,改革前是一种什么状况呢?
  当时,“文化大革命”虽然已大体上结束,“四人帮”也已垮台两年,但是“左”的指导思想并没有清算,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政治混乱,经济停滞,民生凋敝,社会秩序没有走上正轨。更为严重的是,人们的思想僵化封闭,在心态上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先看看经济低迷状况。人均GDP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则按GNP统计。GDP指国内生产总值,GNP指国民生产总值,其统计口径略有不同,GDP以一国(或地区)区域范围为统计对象,包括外资在区域内的投资形成的产值,GNP则以国民为统计对象,包括本国国民在海外创造的产值,不包括外资在区域内创造的产值。由于在改革开放前基本没有外资活动,所以二者基本一致。
  1978年,我国人均GDP在世界各国和地区中,差不多处于垫底的位置是世界上*贫穷的国家之一。按世界银行的方法计算,当年我国人均GDP大约190多美元,在列入统计的全球207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194位,比巴基斯坦、印度还要落后。从1949年至1978年的29年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英国著名经济史专家安格·麦迪逊《中国长期经济运行》一书(1998年出版)的测算(按实际购买力法),1952年-1978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长率4.4%,低于世界同期的平均速度(4.52%)。从人均GDP增长率看,1952年-1978年中国为2.34%,也低于世界同期的平均水平(2.56%)。大多数经济指标都很落后。
  2.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
  1978年,约占全国人口总数80%的农民,总体上处于贫穷状态,仍未解决温饱。“坦率地说,在没有改革以前,大多数农民是处在非常贫困的状况,衣食住行都非常困难。”(《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7-238页)邓小平用了“非常贫困”、“非常困难”的字眼,来描述当时农民的生活水平,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内心深处的愧疚,这是一位为人民利益奋斗了几十年的老党员的愧疚,也是他义无反顾地搞改革的原动力。“我是主张改革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中国社会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二十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这种情况不改革行吗?”(《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7页)再不改革,再不改善人民生活,共产党人将无颜面对父老乡亲啊!甚至还将被开除地球的“球籍”!
  当年,全国人均粮食产量才314公斤,虽然比1949年的200多公斤增加不少,但那是战乱年份,并没有多大的可比性。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均粮食有过几年较快的增长,从1949年的200多公斤增加到1956年的310公斤,但从那以后的20多年里,一直徘徊不前,有些年份(如1960年)还曾下降到200多公斤。总体上看,就是300公斤多一点。人均一年300公斤粮食,扣除掉种子、原料和工业用粮,剩下不多,难以填饱肚子,所以说粮食还未完全过关,大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城镇居民的情况稍好一点,但也好不到哪去,职工工资除了上世纪50年代中期有较大增加,以后便长期停滞,到1978年人均工资才四五十元。城镇居民的粮食,按年龄凭粮票计划配给,从十几斤到二十几斤不等,以现在的标准衡量,数量似乎不算少,但当时由于缺少肉食,肚子里没油,配给的这点粮食填不饱肚子。总体上说,当时的情况就是四个字:贫穷落后。人民贫穷、国家落后。新中国成立29年,经过全体人民的建设和努力,与解放前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取得一些进步,但变化很缓慢,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十分缓慢。将近30年了,这可不是一个短的时期呵,依然没有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当时全国的贫困人口高达3亿多(其中农村贫困人口2.5亿),但如果按国际标准计算,贫困人口更多。
  3.夜郎自大的心态更堪忧
  当年,为了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报纸上不乏“蒸蒸日上”、“欣欣向荣”、“日新月异”之类的溢美之词;打倒“四人帮”后,为了揭批其“滔天罪行”,不得不承认由于他们的破坏,“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这从侧面表明,经济停滞甚至濒于崩溃,确是当时的实情。1976年“四人帮”垮台后,“左”的思想并未清除,经济上又继续徘徊了两年。所以,到1978年时,局面并无多大改观。那时的农村,一遇到灾荒或青黄不接时,很多人纷纷外出要饭,像安徽凤阳,一个村有过半数的人外出要饭,没有人觉得要饭是丢脸的事,毕竟,民以食为天,“肚子”大过“面子”啊。在毗邻港澳的沿海地区,人们则冒着被收容、甚至葬身鱼腹的风险,成千上万地偷渡到香港、澳门,“偷渡潮”像海潮一样,一波接着一波,防不胜防,拘留所和收容站人满为患。
  正在此时,我们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却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与日本的差距还不是很大。但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迅速起飞,远远把我们抛在后面。1955年,日本人均GDP只有西德的1/2,美国的1/5,从1955年至1973年,日本进入高速发展时期,18年间平均实际经济增长率接近10%,人均GDP从268美元增加至3752美元,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谓亚洲“四小龙”,即新加坡、韩国和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也都大体在这个时期迅速崛起,跃人高收入(或中高收入)国家或地区行列。这些国家或地区快速发展的势头,与我们的缓慢、停滞形成强烈的反差。
  更可怕的是人们夜郎自大的心态。在长期封闭的环境下,人们对外界的接触极少,信息闭塞,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不仅看不到差距,不知道自己有多落后,反而对自己取得的一点成绩沾沾自喜;觉得我们不仅已建成了社会主义,而且正跑步向共产主义前进,自我感觉十分良好。有时甚至还以“救世主”的心态看世界,当年,*流行的一句话是“要想想,全世界还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无产阶级必须解放全人类,才能*后解放自己,把那“三分之二”人口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于是,我们俨然成了“救世主”,自己在饥肠辘辘之际,还在说着“解放全人类”的梦呓。经过长达二十多年“左”的干扰、尤其是十年“文革”的劫难,是非颠倒、思想混乱到了极端。
  二、历史的拐点终于出现
  好在,历史的拐点终于出现了。1977年5月,“三起三落”的邓小平终于复出。他自告奋勇,主管教育和科技工作,甘当知识分子的“后勤部长”。在他看来,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富裕,关键是发展生产力,把经济搞上去。发展经济的关键在于科技,尤其是高新科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呀。而科学技术水平能否提高,基础在于教育。所以,教育是重中之重,基础中的基础。十年“文化大革命”,教育是个重灾区,一切都被颠倒,中小学生上课,学的主要不是科学文化知识,大学生招生靠“推荐”,不是从应届毕业生中通过考试择优录取,造成人才严重的青黄不接。人才“断代”局面再不扭转,整个民族的命运岌岌可危!
  1.恢复高考鸣响春雷**声
  一分一秒都不能耽搁!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把教育抓得紧紧的。他以恢复高考招生制度为突破口,率先从这里拨乱反正,开启了推动中国伟大变革的序幕。
  首都高等院校1977届新生入学。这批新生,是我国粉碎了“四人帮”、对高等学校招生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后的**批大学生。(新华社记者李基禄摄,新华社1978年3月14日播发)
  新中国成立后,高校招生虽然有所调整,如注意吸收工农子弟、考察学生的政治思想表现等,但基本的做法依然是统一考试,择优录取。“文革”时认为这样做“没有跳出资产阶级考试制度的框框”,必须彻底改革。于是,从1966年起,高校停止按计划招生达6年之久(停招研究生更长达12年)。从1972年起,大部分高校才恢复招生,但招收的是“工农兵学员”。其特点,一是停止直接招收高中毕业生,而是招收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和知识青年;二是入学考试被废除了,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影响教学质量,而且为“走后门”提供条件,造成招生的不公平。
  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与王震等人谈话时,就提出要经过严格的考试,把优秀人才集中到重点中学和大学,这可视为对恢复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首次表态。8月4日,教育部向国务院报送的《关于1977年招生工作的意见》,仍基本沿用“文革”的招生办法,只多了一条“试招应届高中毕业生4000至10000人直接上大学”,对文化考试要求也不严格。邓小平对此不满意,8月8日他在一个座谈会上说,高等院校“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教育部据此重新制定出1977年高校招生办法,决定恢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凡应届高中毕业生和符合条件的工人、农民等,都可自愿报名。10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这个办法。原应在第三季度进行的考试推迟到第四季度,全国共有570万名青年参加考试,被录取的大专生共27.3万,新生推迟至1978年2月前后入学。
  短短几个月,千百万人期盼的大学招生,就从设想变成现实,极大地调动了青年的学习积极性,社会上出现了多年难得一见的读书热。这一事件,充分印证了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做事,体现出他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负责的巨大魄力,也说明了他“一刻也不能耽搁”的办事效率。恢复高考及随后(1978年3月18日至31日)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论断,犹如春雷鸣响,振聋发聩,极大地鼓舞了知识分子的热情,振奋了全国人民的精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风气开始在全社会形成。
  2.真理标准讨论打开思想解放闸门
  然而,科教战线出现的新鲜事,只不过是雪压大地初绽的一两朵春蕾。
  各行各业都需要拨乱反正,但人们的思想却被“左”的绳索五花大绑着。思路决定出路,思想不先转弯,绳索不松开。行动就不可能转变。而*大的绳索,不是别的,就是僵化的“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都要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都要始终不渝地遵循。
  “两个凡是”打着毛主席的旗号,其实恰恰违背了毛泽东思想。因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而它从根本上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它没有区分毛主席的只言片语、个别结论与他的思想体系、精神实质,尤其把毛主席晚年错误的东西,当做金科玉律继承下来,不折不扣地执行,不能越雷池一步。1977年8月召开党的十一大,虽然宣告“文革”已经结束,但同时又提出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继续沿着“左”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前进。
  为了突破“左”的思想禁锢,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支持并推动了真理标准大讨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判断一个事物是对是错,检验的标准只能是客观的,以社会实践的结果为准,而不能是主观的,以本本或某个领袖的结论为准。这个问题,本来属于*基本的常识,是马克思主义的ABC,然而,由于多年思想的混乱,实事求是原则被抛弃,个人迷信盛行,教条主义当道,以致连这样的常识问题也要重新讨论一番,并引起政治思想上的激烈争论。这个讨论,以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为开端,前后经历了几个月时间。争论的实质,就是实事求是与“两个凡是”的交锋。在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支持下,大讨论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终于取得初步胜利,人们的思想开始从左倾教条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在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绝大多数人对真理标准讨论给予支持,坚持“两个凡是”的同志对自己的错误作了公开检查。
  在中央工作会议的闭幕会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讲话。这个讲话,实际上成为随后(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邓小平在报告中对大讨论作了总结,给予其高度的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43页)。并说了这么一段精辟隽永的话:“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同上)这次全会,从根本上冲破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全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转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全会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推出加快农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开始全面纠正“文革”及以前的左倾错误,包括对冤假错案的纠正。一场波澜壮阔的、对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影响深远的新革命,从此真正拉开了序幕。
  第二节 总设计师的改革蓝图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事实上就已成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作为**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之一,作为长期在“一线”工作岗位上的领导者、决策者,邓小平不仅亲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真切地看到整个过程的经验与教训,而且不停地在脑子里思考,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加快发展经济,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等问题,思路渐渐清晰起来,一个宏伟的蓝图渐渐地了然于胸。
  ……

改革新观察 作者简介

陈学工,高级编辑,1957年生,广东人。1983年大学毕业后,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5年,从事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988年调入广州日报社,一直从事理论和评论工作,现任广州日报理论评论部主任。著有《流通新探》一书,主编《改革新论》(两主编之一)。长期在媒体从事理论和评论的职业生涯,养成了既关注社会热点、又试图进行理论思考的习惯。

改革新观察

http://www.00-edu.com/tushu/sh1/202007/261207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