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大兴安岭森林碳汇计量评价

  2020-06-21 00:00:00  

大兴安岭森林碳汇计量评价 本书特色

《大兴安岭森林碳汇计量评价》以大兴安岭森林(含黑龙江大兴安岭和内蒙古大兴安岭)为对象,在系统研究其植被分布、地类动态和区域尺度森林物候期变化状况的基础上,依据不同区域临时样地每木检尺数据,结合各树种单木生物量模型和一元材积模型,估算了典型林分生物量和蓄积量并分析了二者间的关系;通过测定不同经纬度和海拔下典型树种各器官含碳量和含氮量,分析各树种含碳量和含氮量空间变化特征,并评价两种方法(干烧法和湿烧法)测定生态系统各组分含碳量的差异;量化土壤容重与有机碳关系;评价不同区域森林生产力提升潜力;依据天然林树种组成差异,评价其对枯落物储量和水分保持能力的影响;分析天然林间伐后冠层结构恢复动态;评价经营周期内间伐对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分配特征的影响;利用生长锥获取典型树种锥芯,分析优势树种胸径生长过程,估算不同区域典型林分生产力(胸径、生物量、蓄积量和固碳量),并分区建立多种植被指数(LAI、NDVI和EVI)与林分生产力间的关系模型;结合MODIS各类植被指数产品,研究大兴安岭森林生产力的时空变化规律,评价不同植被分区的碳汇能力。

大兴安岭森林碳汇计量评价 内容简介

从事林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生态建设及生态恢复的科研、教学、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学生

大兴安岭森林碳汇计量评价 目录

目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林木生物量估计 1
1.2.1 称重法 1
1.2.2 模型法 2
1.3 林分生物量估计 3
1.3.1 每木检尺法 3
1.3.2 材积源法 3
1.4 区域森林生物量估计 4
1.5 生态系统碳储量估计 5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5
参考文献 6
2 大兴安岭概况 8
2.1 大兴安岭地势地貌 8
2.2 大兴安岭气候 9
2.3 大兴安岭水文 9
2.4 大兴安岭植被 10
2.5 大兴安岭土壤 10
3 降水特征 11
3.1 引言 11
3.2 研究方法 12
3.2.1 气象数据来源 12
3.2.2 气象数据质量 13
3.2.3 气象数据日平均值统计方法 13
3.2.4 气象站点选择 13
3.2.5 四季划分 13
3.2.6 降水数据的趋势性检验 14
3.2.7 **降水频率和强度 14
3.3 结果与分析 15
3.3.1 大兴安岭不同区域气象站逐日降水记录数据有效性/质量分析 15
3.3.2 大兴安岭不同区域晴天/降水天数年际变化 19
3.3.3 大兴安岭不同区域降水天数季节变化 22
3.3.4 大兴安岭不同区域降水量 22
3.4 小结 33
参考文献 34
4 植被分布及动态 35
4.1 引言 35
4.2 研究方法 35
4.2.1 大兴安岭森林植被分布规律 35
4.2.2 大兴安岭景观动态 36
4.2.3 大兴安岭叶面积指数时空动态 36
4.2.4 大兴安岭物候期变化 37
4.3 结果与分析 38
4.3.1 大兴安岭森林区划 38
4.3.2 大兴安岭森林类型 39
4.3.3 大兴安岭森林植被分布规律 41
4.3.4 大兴安岭土地覆盖历年变化 41
4.3.5 大兴安岭叶面积指数空间分布格局 41
4.3.6 大兴安岭植被物候期变化 45
4.4 讨论 54
4.4.1 大兴安岭森林分布影响因素 54
4.4.2 气候变化对森林分布的影响 54
4.5 小结 54
参考文献 55
5 林分生物量与林分蓄积量的关系 57
5.1 引言 57
5.2 研究方法 58
5.2.1 立木材积估算 58
5.2.2 单木生物量估算 60
5.2.3 不同方法估计林分乔木生物量的差异 61
5.2.4 不同起测径阶标准对林分生物量的影响 62
5.2.5 人工林林分生物量与林分蓄积量的关系 64
5.2.6 大兴安岭林分生物量与林分蓄积量的关系 65
5.3 结果与分析 66
5.3.1 人工林主要树种材积模型 66
5.3.2 天然林主要树种材积模型 71
5.3.3 人工林主要树种单木生物量模型 72
5.3.4 天然林主要树种单木生物量模型 79
5.3.5 单木生物量模型不同使用方法下林分生物量的差异 83
5.3.6 不同起测径阶标准下林分生物量的差异 83
5.3.7 人工林林分生物量与林分蓄积量的关系 90
5.3.8 大兴安岭林分生物量与林分蓄积量的关系 93
5.4 讨论 101
5.4.1 单木和林分生长特征 101
5.4.2 单木生物量模型和生物量分配规律 102
5.4.3 林分生物量特征 103
5.4.4 气候变化对单木生长的影响 105
5.4.5 林分生物量与林分蓄积量的关系 106
5.5 小结 107
参考文献 108
6 森林生物量 113
6.1 引言 113
6.2 研究方法 114
6.2.1 材积源法估计林分生物量的效果评价 114
6.2.2 典型区域森林生物量估测 115
6.2.3 植被指数与林分生物量的关系 117
6.2.4 大兴安岭森林生物量估测 117
6.3 结果与分析 118
6.3.1 材积源法估计林分生物量的效果评价 118
6.3.2 区域森林生物量 120
6.3.3 不同区域植被指数与林分生物量的关系 136
6.3.4 大兴安岭林分生物量空间变化 136
6.3.5 大兴安岭林分生物量动态变化 139
6.4 小结 140
参考文献 141
7 乔木树种含碳量 142
7.1 引言 142
7.2 研究方法 143
7.2.1 不同区域乔木样品采集 143
7.2.2 生态系统不同组分样品采集 143
7.2.3 测碳方法 145
7.2.4 典型树种含碳量空间分布 145
7.3 结果与分析 145
7.3.1 大兴安岭典型树种含碳量特征 145
7.3.2 不同区域典型树种各器官含碳量 148
7.3.3 典型树种含碳量空间变化 148
7.3.4 不同方法测定乔木样品含碳量的差异 161
7.3.5 生态系统各组分不同测碳方法的差异 165
7.3.6 土壤容重与有机碳的关系 167
7.4 小结 170
参考文献 171
8 森林碳储量 172
8.1 引言 172
8.2 研究方法 173
8.2.1 间伐对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 173
8.2.2 间伐对冠层结构的影响 175
8.2.3 群落组成对枯落物层现存量的影响 177
8.2.4 人工林碳密度 178
8.2.5 天然林碳密度 179
8.2.6 大兴安岭森林碳储量 182
8.3 结果与分析 183
8.3.1 间伐对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 183
8.3.2 间伐对林冠层结构的影响 187
8.3.3 树种组成对枯枝落叶层现存量的影响 189
8.3.4 树种组成对枯落物层水分保持能力的影响 193
8.3.5 人工林碳密度 197
8.3.6 天然林碳密度 199
8.3.7 植被指数与林分碳密度的关系 200
8.3.8 大兴安岭森林碳密度空间变化 200
8.3.9 大兴安岭森林碳密度动态变化 200
8.4 讨论 203
8.4.1 抚育间伐对土壤碳储量的影响 203
8.4.2 抚育间伐对生物量碳库及分配特征的影响 205
8.4.3 抚育间伐对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累计固碳量的影响 206
8.5 小结 208
参考文献 210
9 森林生产力 212
9.1 引言 212
9.2 研究方法 213
9.2.1 临时样地设置 213
9.2.2 胸径连年生长量调查 213
9.2.3 优势树种胸径生长量估计 213
9.2.4 林分生产力评价 214
9.2.5 遥感数据来源 215
9.2.6 植被指数与林分生产力的关系 215
9.2.7 典型森林年固碳量估测 215
9.2.8 典型森林生产力年际变化 216
9.2.9 典型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估测 216
9.2.10 森林生产力空间分布规律 216
9.3 结果与分析 217
9.3.1 典型森林优势树种胸径生长量 217
9.3.2 典型林分生物量和蓄积量年增量 217
9.3.3 典型森林乔木层年固碳量 217
9.3.4 植被指数与林分乔木层年固碳量的关系 221
9.3.5 乔木层年固碳量空间变化 223
9.3.6 乔木层年固碳量年际间变化 223
9.3.7 森林生产力空间分布规律 223
9.3.8 典型森林NPP年际变化 225
9.3.9 典型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227
9.3.10 大兴安岭NPP年际变化 231
9.3.11 大兴安岭森林植被氮状况 231
9.4 小结 259
参考文献 260
编后记 261 大兴安岭森林碳汇计量评价

http://www.00-edu.com/tushu/sh1/202007/261590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