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与口头 本书特色
本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文献与口头的关系”。这是一个在世界民俗学的发展中提出的普遍问题,无论中外,都会遇到。但在全球化时期呼吁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思潮中重新提出此点已成为国际民俗学界当代面临的前沿难点问题。它已不是纸与口的媒介之争,也不是书斋与田野的方法比较,而是带有对民俗学的多元格局与统一模式之差异的根本性质的思考。本书使用中国材料讨论中国问题,重点研究中国历代经典名著与故事双构的历史现象,选择在中国历代经典中兼具较大社会流行性的历史名著,确定7个研究个案,如《列子》、《晏子春秋》、《淮南子》、《荆楚岁时记》、《搜神记》、《大唐西域记》和《水浒传》,在一个可控资料范围内,运用独具民俗学优势的故事类型法,也注意把握中国整体文化观,分为历史类、对话类、信仰类和世界观类个案文本,开展民俗学的研究,同时针对我国上中下三层文化互动互渗的长期历史现象,开展民俗学与古典文学、社会学、历史学、宗教学和考古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为构建中国民俗学的自主话语系统打下基础,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外学术文化交流。
文献与口头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文献与口头的关系”, 使用中国材料讨论中国问题, 重点研究中国历代经典名著与故事双构的历史现象, 选择《大唐西域记》等8部在中国历代经典中兼具较大社会流行性的历史名著, 运用独具民俗学优势的故事类型法开展民俗学的研究, 同时针对我国上中下三层文化互动互渗的长期历史现象, 开展民俗学与古典文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
文献与口头 作者简介
董晓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数字民俗学重点实验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