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文学小说 > 正文 返回 打印

尧都学堂青年学者论丛简帛早期隶书字体研究

  2020-05-11 00:00:00  

尧都学堂青年学者论丛简帛早期隶书字体研究 本书特色

简帛早期隶书是一种尚未接近成熟的隶书,是指从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汉武帝初年以前)的隶书。早期隶书正处于隶变时期,以往隶变研究更注重字形结构分析,隶变初是书写方式的变化,字体对字形结构变化有直接影响,只研究字形结构已不能满足汉字研究需要。早期隶书作为隶变的初期阶段,在字体、字形结构上都表现出了过渡性特征,简帛更能反映汉字的实际使用情况,而且简帛文字的隶变速度也快于其他书写载体的文字,本书从书写角度考察简帛早期隶书的字体,藉此可以深化对隶变过程的认识,了解隶书字体由篆到隶的动态演变过程。本书结合汉字构形学、字体学等相关理论,综合运用提取特征法、特征描写法、层次分析法、数量统计法、系统比较法,对简帛早期隶书的笔画、构件、整字各个层面进行细致的描写,在此基础上归纳早期隶书字体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中所反映的一些规律,探讨简帛早期隶书字体演变的原因。

尧都学堂青年学者论丛简帛早期隶书字体研究 内容简介

简帛早期隶书是一种尚未接近成熟的隶书,是指从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汉武帝初年以前)的隶书。早期隶书正处于隶变时期,以往隶变研究更注重字形结构分析,隶变很初是书写方式的变化,字体对字形结构变化有直接影响,只研究字形结构已不能满足汉字研究需要。早期隶书作为隶变的初期阶段,在字体、字形结构上都表现出了过渡性特征,简帛更能反映汉字的实际使用情况,而且简帛文字的隶变速度也快于其他书写载体的文字,本书从书写角度考察简帛早期隶书的字体,藉此可以深化对隶变过程的认识,了解隶书字体由篆到隶的动态演变过程。本书结合汉字构形学、字体学等相关理论,综合运用提取特征法、特征描写法、层次分析法、数量统计法、系统比较法,对简帛早期隶书的笔画、构件、整字各个层面进行细致的描写,在此基础上归纳早期隶书字体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中所反映的一些规律,探讨简帛早期隶书字体演变的原因。

尧都学堂青年学者论丛简帛早期隶书字体研究 目录

●绪论
● 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材料的选择和整理
● 第四节 相关术语说明
●章 简帛早期隶书字体研究现状
● 节 秦汉简帛与早期隶书的产生
● 第二节 简帛早期隶书演变的系属探讨
● 第三节 简帛早期隶书与隶变研究
● 第四节 简帛早期隶书与字体研究
● 第五节 简帛早期隶书的资料整理与著录
●第二章 简帛早期隶书字样的整理
● 节 简帛早期隶书的字样选取
● 第二节 简帛早期隶书异体字的整理
●第三章 简帛早期隶书字体的描写与分析
● 节 简帛早期隶书书写元素的变化
● 第二节 简帛早期隶书构形元素的变化
● 第三节 简帛早期隶书字体的特点
●第四章 简帛早期隶书字体呈现的发展趋势
● 节 简帛早期隶书书写元素的线条化和笔画化
●部分目录

尧都学堂青年学者论丛简帛早期隶书字体研究 作者简介

魏晓艳,女(1981-),汉族,河南省平顶山人,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党员,中国文字学会会员。主要从事语言文字教学和研究工作,专业方向:文字学。主讲课程:古代汉语、文字学、训诂学、中国语言学史等。曾主持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简帛隶书的书写-构形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2016-QN-096,(2017年已结项),曾参与国家新闻出版重大科技工程项目“中华字库”工程版刻楷体字书文字整理项目,项目编号:0610-1041BJNF2328/11。已在《语文研究》、《山东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著作《通鉴答问》点校本,中华书局2012年5月出版。

尧都学堂青年学者论丛简帛早期隶书字体研究

http://www.00-edu.com/tushu/hx1/202005/199298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