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博科夫文学讲稿三种(套装) 本书特色
二十世纪杰出的小说家、文体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三部文学讲稿,三门精彩绝伦的文学课,包括《文学讲稿》《俄罗斯文学讲稿》及《讲稿》。纳博科夫离开故国之后,曾于一九四〇至一九五〇年代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等高校开设文学课程。为此他精心撰写了大量的讲稿,后经整理和编辑出版。其中《文学讲稿》专注于欧美作家,对简•奥斯丁、狄更斯、福楼拜、斯蒂文森、普鲁斯特、卡夫卡等七位大师的七部名著进行了深入的解析与探讨。《俄罗斯文学讲稿》则聚焦俄罗斯的六位重要作家果戈理、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和高尔基,以此绘出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的辉煌光谱。《堂吉诃德讲稿》阐述了对塞万提斯其人其文,以及《堂吉诃德》这部传世巨著的独到见解。
纳博科夫以同为作家的灵感和天才之光,带领读者穿梭于未经砍伐的文学森林,从细节处着手,贴近文本进行作品分析。这些讲稿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文学价值观,同时显示出相当独特的文学分析方法,是外国文学及纳博科夫研究不可错过的作品,具有极高的可读性和学术价值。
纳博科夫文学讲稿三种(套装) 内容简介
《文学讲稿》、《俄罗斯文学讲稿》和《堂吉诃德讲稿》组成的“纳博科夫文学讲稿三种”套装,与三本讲稿的单行本一同推出,较为全面地反映出纳博科夫的文学价值观及独特的文本分析方法。其中《文学讲稿》专注于欧美作家,对简·奥斯丁、狄更斯、福楼拜、斯蒂文森、普鲁斯特、卡夫卡等七位大师的七部名著进行了深入的解析与探讨。《俄罗斯文学讲稿》则聚焦俄罗斯的六位重要作家果戈理、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和高尔基,以此绘出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的辉煌光谱。《堂吉诃德讲稿》阐述了对塞万提斯其人其文,以及这部传世巨著的独到见解。这些讲稿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文学价值观,同时显示出相当独特的文学分析方法,具有极高的可读性和学术价值。
纳博科夫文学讲稿三种(套装) 目录
《文学讲稿》
原编者前言
弗莱德森· 鲍尔斯 I
导 言
约翰· 厄普代克 XIII
优秀读者与优秀作家 3
简·
奥斯丁《曼斯菲尔德庄园》 11
查尔斯·
狄更斯《荒凉山庄》 71
居斯塔夫·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143
罗伯特·
路易斯· 斯蒂文森《化身博士》
201
马塞尔·
普鲁斯特《去斯万家那边》 233
弗朗茨·
卡夫卡《变形记》 283
詹姆斯·
乔伊斯《尤利西斯》 321
文学艺术与常识 422
跋 433
附录 435
译后记
申慧辉 439
《俄罗斯文学讲稿》
原编者前言
弗莱德森· 鲍尔斯 I
俄罗斯作家、审查官及读者 3
尼古拉·
果戈理 19
《死魂灵》 19
《外套》 67
伊凡·
屠格涅夫 77
《父与子》 86
费奥多尔·
陀思妥耶夫斯基 116
《罪与罚》 131
《鼠洞回忆录》 137
《白痴》 150
《群魔》 153
《卡拉马佐夫兄弟》 158
列夫·
托尔斯泰 164
《安娜· 卡列宁》 164
《伊凡· 伊里奇之死》 276
安东·
契诃夫 287
《带小狗的女人》 299
《在沟里》 309
《海鸥》笔记 329
马克西姆·
高尔基 348
《在木筏上》 356
非利士人和非利士主义 359
翻译的艺术 365
跋 374
附录 376
《讲稿》
原编者前言
弗莱德森· 鲍尔斯 I
导 言 IX
引
论 4
两幅画像:堂吉诃德和桑丘·
潘沙 20
结构问题 38
残酷性与蒙骗 71
历史编写者主线,杜尔西内娅,以及死亡 104
胜利与失败 121
故事与解说,**部(一六○五年) 151
故事与解说,第二部(一六一五年) 208
附
录 276
纳博科夫文学讲稿三种(套装) 相关资料
我们时代*原创性和创造力的作家。
——《金融时报》
纳博科夫的天赋不仅在于他能将一切主题都转化成清晰的视觉意象,他还有近乎放肆的幽默感,任何悲剧在他笔下都能荒诞毕现。
——《观察者》
鲜活的记忆萦绕其中,面对命运的恶意嘲讽,或游戏其间,或与之抗争…纳博科夫幽暗跌宕的故事之中闪烁着救赎的微光。
——《新闻日报》
他所使用的语言是一件神奇的工具,微妙至极,却又充满力量:我们时代没有任何一个作者,包括乔伊斯,能像他这样,捕捉世界瞬息万变的光影。
——《波士顿环球报》
天才之作……遣词造句,精雕细琢,奔泻无隘,直抵始终如一的独造意象,于无形中将思维的逻辑演绎到了极致。
——《沃斯堡星报》
任何一个认为人、人的思想及缺陷极为重要的个体,自能发现其中的意趣。
——《里士满时讯报》
在塑造个人经历并赋予其意义上,心灵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纳博科夫对其刻画之生动、探索之灵活有力,无人能出其右,由此推及,对于理解和包容个人的经历,亦无人能与他比肩。
——《华盛顿时报》
纳博科夫文学讲稿三种(套装) 作者简介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
Vladimir Nabokov
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
一八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一九一九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一九四〇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韦尔斯利、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的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五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并引发争议。
一九六一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一九七七年七月二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