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悲伤有时宁波静 本书特色
韩浩月:这是我*次出版书评集。整理书评,是一件略带庄重且心怀愉悦的事。在整个过程里,自己所得到的暗示是,这些年毕竟还是读过一些书的,并且通过书评的形式记录下了当时的阅读心得,如果当时读完而不写,则会是一种遗憾。写书评,也是件错过了就不会重来的事情。
关于读书,韩浩月有三个倾向:一是读朋友写的书,以便了解他们的写作状况;二是读当代作家的书,寻找文学创作的变化痕迹;三是重读经典,重新去发现与感受过去阅读时所不理解的情节与情绪。这三类书成为我阅读生活中的主要构成。
作家写完书,和导演拍完电影一样,总是分外期待读者与观众参与讨论。因为只有这样,才会让作品走出创作者的“房间”,融入更多的情感与社会元素,真正成为大众文化产品。因此,总会有作家这么形容:写完的作品就如同养大的孩子,走出家门后就不属于自己了。
写书评,除看重作品的可读性、思想性之外,紧随其后就是考虑自己的参与性。读书的终极目的是“学为我用”,而借着写书评的机会来倾诉一些自己的心声,这很值得为之投入。如同对某些书、某些作家有着更多一些的偏爱一样,本书收录的书评也按照我的个人喜好进行了编排,因此文章没有按照发表时间顺序排列。书评不单纯是介绍书的,很多时候,它也是在发出一些信息,寻找有共鸣的朋友。
有时悲伤有时宁波静 内容简介
《有时悲伤,有时宁静》收录了韩浩月近年来发表的书评,这些文章刊于《中国青年报》《新京报》《新民晚报》《北京日报》《香港文汇报》等各地报纸副刊。全书分为四辑,*辑为没有不带附言的信,第二辑为手握果实,凝望花朵,第三辑为生命的一件薄外衣,第四辑为历史的杯底下。作者视野开阔,阅读书籍涉及国内外不同体裁,针对一篇篇文学作品,作者往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且作者想象力丰富,能将自己阅读过的不同书籍联系起来,为自己行文观点服务。
有时悲伤有时宁波静 目录
**辑 没有不带附言的信
一个女人的史诗 3
把毛姆的秘密和盘托出 8
想成为传奇不容易 13
你好,卡萨诺瓦 18
没有不带附言的信 22
寻找安静的萨冈 28
情爱的*美背景 33
你无法不“失落” 38
愿望中的城市没有悲伤 42
与心兽同呼吸 46
偶遇的陷阱 50
迷失的女孩 56
你和他们不一样 61
十年黑暗与七天光明 65
不要相信结局 69
刘心武的窗外飘着什么? 73
毕飞宇的心灵推手 78
听张翎讲述美 81
王朔的真诚和温情 85
张炜笔下的中国病人 89
张大春与李白的时光旅行 95
余华的进步与退步 99
陈染有时悲伤,有时宁静 104
严歌苓与她的乱世爱情梦 108
鲁敏打开一个黑色信封 1123
鲍尔吉·原野手握果实,凝望花朵 115
严歌苓用温暖笔触写就冰冷故事 120
毕淑敏的冷静与犀利 125
第二辑 遐想与疼痛
向巴尔扎克学习风雅 131
那些令人羡煞的文人交往 136
贾樟柯的遐想与疼痛 140
读书如饮烈酒 145
唤醒对“人情”亲近的愿望 149
文字是通往内心*美的语言 153
做生活的修行者 157
像“逃世者”那样生活? 161
就像孙悟空遇到赫拉克勒斯 166
文学批评的火焰燃烧时需要美与持久 171
说不尽的欲望与诗 175
人间一直悲欣交集 180
不敢读史铁生 185
影评人是知识分子的第三身份? 189
诺奖经典照亮思想之路 194
让孩子拥有透彻的灵魂 199
一只不那么聒噪的乌鸦 205
悲凉的爱情花朵 208
在理想的下午,饮酒还是喝茶? 214
第三辑 历史的杯底
现代文人应该有一点“东坡精神” 221
第三种品曹操的方式 226品魏晋风骨 230
古典中国的细腻纹理 234
中国人的姓与命 239
为什么热爱燕京大学? 244
酒后漫谈的快意 249
帮年轻人反思祖辈们的生存土壤 253
历史的墙角可以这么拆 257
做历史的旁观者 261
名桥如名媛 265
历史的酒杯底下摇曳着什么? 270
有时悲伤有时宁波静 作者简介
韩浩月,男,1974年出生,山东郯城人。现居北京。时评人,影评人,专栏作家,中文网络知名写手。亦曾在十余家传统媒体开设专栏。出版代表作为《世间的陀螺》,以及《I服了YOU--写给大话时代的告别书》,男性话题作品集《男人道》《涩男人》,影评集《一个人的电影院》,随笔集《午睡主义者》、《一个人的森林》等十余种。第一、二届华语电影优质大奖评委。上海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评委。为《中国青年报》、《新京报》、《京华时报》、《深圳商报》等多家媒体撰写文娱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