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诗话东坡诗话:中华经典诗话 本书特色
1.苏东坡本人的人格魅力。苏东坡是一位博学有趣的人,他论诗也一定很有趣。
2.苏东坡的超逸旷达、幽默机智在诗话中也有淋漓尽致地体现,如他戏谑黄庭坚“澜浪”,调侃杜甫“书生习气”,说韩愈“倔强”,字里行间也能体现出苏东坡本人的人格操守。
3.《东坡诗话》没有完整的理论系统,抛掉一本正经的呆板解说,大都是率性而作,任意挥洒,这样反而更真实更接地气,更接近苏东坡本来的样子。
中华经典诗话东坡诗话:中华经典诗话 内容简介
《东坡诗话》以随笔漫谈的方法说诗。书中对一些诗篇作者真伪的考辨、诗意的阐绎,以及对一些传抄讹错的诗句的订正,大多能发前人所未发,颇为精当,有助于我们正确、深入地理解作品。但此书更精彩、更有美学价值的部分,是苏轼从品评诗歌中提出的诗歌理论观点。例如:关于诗歌创作的目的和社会功用,诗歌创作与欣赏同生活实践经验的关系等, 苏轼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于讨论的重要命题作了新的阐发,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美学。
中华经典诗话东坡诗话:中华经典诗话 目录
书孟东野诗
题孟郊诗
书渊明《饮酒》诗后
题渊明诗
题渊明《饮酒》诗后
题鲍明远诗
记退之抛青春句
书子美云安诗
书子美《骢马行》
书子美黄四娘诗
评子美诗
书子美《忆昔》诗
题柳子厚诗
评韩柳诗
书子厚诗
书乐天香山寺诗
书韩李诗
书渊明诗
书薛能茶诗
书郑谷诗
书王梵志诗
书黄鲁直诗后
又
自记吴兴诗
书曹希蕴诗
书赠陈季常诗
书参寥论杜诗
记关右壁间诗
书彭城观月诗
题《秧马歌》后
跋黔安居士渔父词
记西邸诗
……
补遗
中华经典诗话东坡诗话:中华经典诗话 节选
《东坡诗话/中华经典诗话》: 子美诗云:“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①此诗虽不甚佳,可以见子美清狂野逸之态,故仆喜书之。昔齐鲁有大臣,史失其名②,黄四娘独何人哉?而托此诗以不朽,可以使览者一笑。 【注释】 ①“黄四娘”四句:杜甫组诗《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第六首。 ②“昔齐鲁”二句:语出扬雄《法言》卷八:“昔者齐鲁有大臣,史失其名。日:‘何如其大也?’日:‘叔孙通欲制君臣之仪,征先生于齐、鲁,所不能致者二人。’” 【评析】 本则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其一,东坡认为杜甫“黄四娘”一诗“不甚佳”,但是“可以见子美清狂野逸之态”。言其“不甚佳”,或许是因为此诗并未直接体现出杜甫“一饭未尝忘君”的深沉思想与忧患意识,且与其沉郁顿挫的主体风格也相距较远。尽管有此不足,但苏轼仍“喜书之”,是因为诗篇中“留连戏蝶”“自在娇莺”等极富感情色彩的描写,创造出了格外愉悦欢畅的气氛,从中能够见到杜甫的“清狂野逸之态”。众所周知,杜甫的生平遭遇极度坎坷,而其忧国忧民情怀却并未因此而稍减,反倒老而弥坚、至死不渝,只要一提到他,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出的恐怕都是一副眉头深蹙、老成沉稳却又分明能够见出倔强与刚直的状貌。就苏轼而言,不论是出于同病相怜还是惺惺相惜,在情感上他显然都不希望看到老杜(也包括其他类似命运的人)之困顿沧桑,但这终究是不切实际的主观愿望,于历史毫无意义可言,因此,老杜难得一见的“清狂野逸”就值得倍加珍视了。苏轼丝毫没有掩饰自己对这首诗的喜爱,虽然说其“不甚佳”,但是对文学作品的评价标准从来就不是单一的,若换一个角度去看,作者对自己不置一词,却能够通过诗中的意象,将自身形象成功地在文字之外呈现出来,以“象外之象”而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效果,这难道不也是一种极高妙的境界吗? 其二,黄四娘托此诗以不朽。古人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但有些僻处乡间山野,本来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生平与此三者均无关涉,却凭借他人之“立言”也做到了“不朽”,甚而为某些志在“立德”“立功”之人所不及。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如李白卷中五松山下的荀媪、桃花潭边的汪伦等也属此类。据说苏轼曾自言“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足迹遍天下,朋友也遍天下的他,笔下此类人物更是所在多有。即以惠州为例,就有翟秀才,道士邓守安、何宗一,推官黄焘等,其中更有一位林氏媪,直接被苏轼比为黄四娘。其诗前题序云:“正月二十六日,偶与数客野步,嘉祜僧舍东南野人家杂花盛开,扣门求观,主人林氏媪出应,白发青裙,少寡,独居三十年矣。感叹之余作诗记之。”诗日:“缥带缃枝出绛房,绿阴青子送春忙。涓涓泣露紫含笑,焰焰烧空红佛桑。落日孤烟知客恨,短篱破屋为谁香。主人白发青裙袂,子美诗中黄四娘。”诗之末句几乎可以视为在借杜甫之笔为林媪传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