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史 本书特色
《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史》系统梳理了从“五四”前夕至新中国成立期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论争、流派和运动,对这一时期的各种文学事件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分析和评述。以大量的史料为支撑,构建出清晰的中国现代文学运动框架,展现这一时期精彩纷呈的文学大观。
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史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史》概述了从“五四”到建国三十多年的文学思潮、理论、社团、论争史等,统称现代文学运动史。这部文学运动史稿,对每一个时期发生的文学运动的起始、过程、终结,都运用了翔实的资料作了尽可能完整的陈述。以期给读者提供有关事件的真实的来龙去脉。
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史 目录
前言
**编 **个十年(1917-1927)
第1章 五四文学革命
**节 文学革命的发动
第二节 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过程
第三节 思想革命的提出及其重要意义
第四节 白话报刊及其白话文学
第2章 人的文学与为人生的文学
**节 周作人的人的文学
第二节 郑振铎血和泪的文学口号
第三节 茅盾的为人生的文学主张
第3章 个性独立的人本主义主张
第4章 与新文学同时起步的翻译潮
**节 外国文学作品的译介
第二节 西方文艺思潮的输入与选择
第三节 西方文学译介上不同意见的争论
第5章 早期文学社团的出现和社团蜂起潮
**节 文学研究会
第二节 创造社
第三节 各具特色的几个文学社团
第6章 文学革命时期不同意见的争论
**节 论争情况概述
第二节 各种意见的论争与辩驳
第三节 对鸳鸯蝴蝶派的批驳
第7章 “整理国故”问题的提出和不同意见的论争
**节 “整理国故”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整理国故”同新文学运动的关系
第三节 “整理国故”的几种不同意见争论
篓四节“国学书目”的出台引起青年读什么书的争论
第五节 鲁迅关于“青年必读书”的意见及其他
第二编 第二个十年(1927-1937)
第8章 革命文学的提出与论争
**节 革命文学的酝酿
第二节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转换”
第三节 创造社、太阳社朦胧的革命文学论和鲁迅的意见
第四节 创造社太阳社在革命文学倡导中对鲁迅的围攻
第五节 创造社太阳社同茅盾的论争
第六节 创造社同郁达夫之间的纠葛和争论
第9章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节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
第二节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解散
第10章 “左联”六年历程
**节 “左联”的前期(1930.3-1931.5、6)
第二节 “左联”的中期(1931.5、6-1934.1)
第三节 “左联”的后期(1934.1-1936初)
第11章 “左联”反文化围剿的战斗
**节 揭露国民党反动当局屠杀左翼作家的滔天罪行
第二节 揭露国民党反动当局“白色恐怖”的文化政策
第三节 对国民党所豢养的鹰犬文学的斗争
第12章 欧化文人学者的挑战
**节 对《“新月”的态度》的批判
第二节 鲁迅与“新月”主将徐志摩的纠葛
第三节 鲁迅与梁实秋关于人性论与阶级论的论辩
第13章 文艺的自由和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节 关于文艺创作的“自由”问题
第二节 关于“第三种人”的问题
第三节 论辩的结论:纠正“左”的“关门主义”
第14章 文艺大众化的三次大讨论
**节 **次讨论
第二节 第二次讨论
第三节 第三次讨论
第15章 “两个口号”之争
**节 抗日救亡声中的“两个口号”
第二节 “两个口号”的论争
第三节 毛泽东关于“两个口号”问题的意见
第三编 第三个十年(1937-1949)
第16章 抗日救亡新形势下的作家们
**节 不分党派的全国作家的大联合
第二节 西南抗战文学的确立和展开
第17章 旧形式、民族形式的大讨论
**节 关于旧形式的利用、 “旧瓶”装“新酒”的讨论
第二节 民族形式——“中心源泉”论的辩驳
第三节 民族形式——在延安发生的论争
第四节 民族形式——中国气派、中国作风
第18章 现实主义抗战文学的主题
**节 《华威先生》引出的“暴露与讽刺”的论争
第二节 “与抗战无关”和“抗战八股”论
第三节 文学超功利观和文学贫困说
第19章 多元化的文艺思想
**节 文化重建构想的“战国策派”
第二节 “战国策派”的“民族文学运动”
第三节 对“战国策派”代表作《野玫瑰》的批判
第20章 关于现实主义与“主观战斗精神”的论争
**节 现实主义的大讨论
第二节 关于“主观战斗精神”的论争
第三节 话剧《清明前后》与《芳草天涯》引出的政治与艺术问题的论争
第21章 “孤岛”时期的上海抗战文学
**节 “孤岛”时期——特殊环境中的抗战文学
第二节 “鲁迅风”问题的争论
第22章 边区文艺界抗日救亡运动
**节 边区文艺界的抗日救亡组织
第二节 边区文艺大众化实践——街头诗运动
第23章 工农兵文艺方针的确立和延安文艺界整风运动
**节 座谈会召开前的延安文艺界
第二节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和《讲话》的发表
第三节 延安和边区的文艺界整风运动
第四节 学习贯彻《讲话》的热潮
第五节 赵树理——工农兵文艺方针的实践者
后记
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史 节选
因此,这种文学应是“统一了一切社会纠纷底主题的”。它应该“说明劳苦大众底利益和民族利益的一致,说明在民族革命战争中谁是组织者,谁是克敌的主要力量,谁是自觉不自觉的民族奸细”。文章希望,这种新的文学,能从“各个角度上更广泛地更真实地反映民族革命战争运动,推动民族革命战争运动,用思想力宏大的巨篇也用效果敏快的小型作品来回答人民大众底要求”。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新口号提出后,很快引起了周扬、徐懋庸等“国防文学”论者的强烈反对,并展开围歼、批驳。随即形成了两个口号的长短优劣之争。支持“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的一批文章陆续在《夜莺》、《现代文学》、《文学丛报》等刊物上发表。《夜莺》第1卷第4期还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特辑”。而赞成“国防文学”的一批文章及反驳新口号的文章则在《文学界》、《光明》以及在日本东京出版的《质文》等刊物上发表。《文学界》还出了“国防文学特辑”。这次论争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发表文章近四百篇。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极大。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提出后,文艺界不了解这一新的口号酝酿产生的经过,以为是胡风的个人行为,因而他遭到谴责,成了这次论争的“祭奠品”。徐懋庸**个操戈上阵,指摘他的新口号是“故意标新立异,要混淆大众的视听,分化整个新文艺运动的路线”,而“国防文学”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广泛的动员文学上的一切民族革命力量的中心口号了,”它才是现阶段中国大众所需要的文学。(《“人民大众向文学要求什么?”》,载1936年6月10日《光明》半月刊创刊号) 半个月后,周扬在《光明》1卷2号发表《现阶段的文学》说:“国防文学”具有“全民族的性质”。胡风不了解这一点,他“对于民族革命的形势估计不够”,“他抹杀了目前弥漫全国的救亡统一战线的铁的事实,所以对于‘统一战线’,‘国防文学’一字不提”这是一个严重的基本的认识错误。 艾思奇在7月10日《文学界》1卷2号发文《新的形势和文学的任务》,其中指责新口号的提出“不恰当”,“用在现阶段里是太狭隘了”,胡风提出这个口号时,“是把着眼点完全放在‘劳苦大众’上面,而忽视了在新的形势下,抗敌的可能力量不只是‘劳苦大众’,就是一部分民族资产阶级,乡村富农,小地主,以及小资产阶级,都有走到抗敌阵线上来的可能性”。 ……
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史 作者简介
刘长鼎,教授,1965年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1984年起出任高校党委书记。曾与夫人陈秀华共同编撰《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史料编年》上中下三册,并与博士生导师唐金海共同并主编《茅盾年谱》上下卷等。 陈秀华,副教授,1964年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毕业,在长治学院任教多年,曾发表多篇文章,参与编撰《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史料编年》上中下三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