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文学小说 > 正文 返回 打印

通俗小说与大众文化精神-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2020-05-11 00:00:00  

通俗小说与大众文化精神-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本书特色

文学的发展绕不过小说,而小说的繁荣则必定以历史发展中的大众文化精神为根基和土壤。本书从王阳明的心学、商贾文化精神、英雄传奇、民间信仰、才子佳人的恋爱模式、大众情爱观、大众清官情结和民间命定论几个精神层面,以小说创作*繁荣的明清时代为背景,包罗了“三言二拍”、四大名著、《聊斋志异》、《好逑传》等小说作品中的璀璨明珠,深入探讨了大众文化精神对小说的孕育与影响,以及小说作为文学作品对大众文化精神的引导作用。


要了解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土壤,必读其小说,小说在文学和民族文化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明清时代是中国小说*为辉煌的时代,因此这个时期的小说*能体现和代表大众文化精神的发展脉络。在《通俗小说与大众文化精神》中,通过小说所呈现出的人民生活风貌、精神世界,如一幅幅市井图画,带我们走进古典文学中的大众文化精神世界。


本书系刘扬忠和蒋寅主编的“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丛书之一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研究员刘倩的个人专著。



通俗小说与大众文化精神-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内容简介

六经不能教,当以小说教之;正史不能入,当以小说入之;语录不能渝,当以小说渝之;律例不能治,当以小说治之。                                          


                                                                                    ——梁启超


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说,是人名、地点、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往往是真的。


                                                                                    ——南怀瑾


《通俗小说与大众文化精神》将通俗小说置于大众文化和华夏民族精神的深厚土壤,客观的内容分析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高度分析小说的内容和精神世界,有助于读者跳出感性的阅读视角,更客观、深刻地理解小说所体现的文化精神;


2.小说源于客观世界人们的现实生活,又能引导和丰富大众的精神世界,由此可见其时人民生活的图景和精神风貌;


3.在唐诗的浪漫飘逸、宋词的婉转柔美之后,明清时期的通俗小说是文学史上又一座高峰,本书从小说入手深入分析了哲学、民间信仰、大众情爱观、民间命定论等大众文化精神层面,带读者走进明清时期的文化繁荣。


 

通俗小说与大众文化精神-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作者简介

刘倩,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剑桥中国文学史》中译本译者之一。

通俗小说与大众文化精神-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http://www.00-edu.com/tushu/hx1/202005/2006193.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