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文学小说 > 正文 返回 打印

原型与跨文化阐释

  2020-05-11 00:00:00  

原型与跨文化阐释 本书特色

本书是将原型批评理论与国学传统相结合的研究案例之结集。研究内容包括阐释学方法在跨文化研究中的应用和新理论建构,从原型批评论到国学研究的新方法尝试。在借助文化人类学知识,创立三重证据法的过程中,特别关注如何将之运用于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书中对传统文化中的大荒意象、火与性的隐喻、鬼的原型,象形的汉字体系中潜含着的丰富的原始意象等,做出可贵的探索与阐发。

原型与跨文化阐释 内容简介

原型理论建立在跨文化、跨学科的基础上,如何将之运用于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本书给出了可贵的探索与尝试。本书选编了几组运用原型批评理论对中国古典文学进行考察研究的实例,是作者以文化人类学为视点,打破学科界限,进行跨文化研究,并在更广大视域反观文学和文化,做出了颇有创见的思考和阐释。

原型与跨文化阐释 目录

跨文化阐释的有效性001 “文化”概念的破学科效应015 再论“文化”概念的破学科效应019 三重证据法与跨文化阐释 ——知识全球化时代的古典文学研究030 道家伦理与后现代精神 041 中国神话宇宙观的原型模式056 日出扶桑:中国上古英雄史诗发掘报告069 素女为我师:中国文学中性爱主题的升华形式097 孝与鞋:中国文学中的俄狄浦斯主题114 中国少数民族英雄史诗的类型及文化生态129 中国“鬼”的原型140 原型与汉字152 “大荒”意象的文化分析162 性与火:文学原型的跨文化通观176 原型与科普写作191 诗可以兴:孔子诗学的人类学阐释194 文学与人类学相遇:《马桥词典》的认知价值214

原型与跨文化阐释 作者简介

叶舒宪,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兼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入选的学科带头人。曾任美国耶鲁大学客座教授。主编“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丛书、“神话学文库”等。

原型与跨文化阐释

http://www.00-edu.com/tushu/hx1/202005/2021783.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