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文学小说 > 正文 返回 打印

我们生命里的七七

  2020-05-11 00:00:00  

我们生命里的七七 本书特色

“七七”事变后,中国经历了什么,战火中的人们及其后代又经历了什么?亲历战乱的见证者在战火余生后,向你讲述中国军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惨烈之战,听他们娓娓道出不同于一般历史记载、可歌可泣的中国大历史。透过11位作者的生命记录,重新诠释了七七事变对时代及个人的意义。每篇篇幅虽不长,却因撰述者的真情实感使读者在许多处为之动容。抗日战争,中国人虽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却换回了可以抬头见人的国格,中国重新回到了世界的舞台。

我们生命里的七七 内容简介

中国抗日战争,不仅影响了亿万中国人,而且撼动了全世界。亲历战乱的见证者在战火余生后,向你讲述战争的灾难,肩上的责任,历史的真相,以及对战争的思索,对和平的向往,对尊严的渴求。这是一篇篇撼动心灵的故事:尸横遍野的占领区,天伦之乐难再寻,英勇殉国的爱国志士,生离死别的逃难,母子万里寻亲,血肉筑就滇缅公路,父母亡故不能奔丧,用智慧和毅力渡过难关,用生命换回抬头见人的国格,记取教训、遗忘仇恨。你也许未经历过那场战争,但透过11位作者的生命记录,让我们重温感人肺腑的中国大历史,重新诠释七七事变对时代及个人的意义,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幸福、繁荣富强的生活,唯有祖国强大,国民才有尊严。

我们生命里的七七 目录

目 录

【原出版者的话】我们生命里的“七七” /高希均

**章 抗战是为了树立能够抬头见人的国格 /许倬云

第二章 每逢“七七”倍思亲 /郝柏村

第三章 一代人的情结 /何兆武口述 文靖执笔

第四章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齐邦媛

第五章 焦土仍留几点红 /王鼎钧

第六章 忆“七七”初战 /星云大师

第七章 走在滇缅公路上,怀想为救中国而捐躯的壮士们 /张作锦

第八章 “南京大屠杀”灾难下的成长,使我*向往的是:和平 /高希均

第九章 抗战带给我的“流亡三部曲” /邵玉铭

第十章 勿再陷入“愚蠢的循环” /陈长文

第十一章 “七七”卢沟桥事变:七十七年后的探索 /郭岱君

附 录 “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大事年表

我们生命里的七七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郝柏村  1919年生,江苏盐城人。原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
何兆武  1921年生,湖南岳阳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先后就读于土木、历史、哲学、外文四系。北京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著有《历史理性批判散论》《历史与历史学》等。
齐邦媛  1924年生,辽宁铁岭人。台湾大学荣誉教授,曾任美国圣玛丽学院、旧金山加州州立大学访问教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客座教授。著有《巨流河》《洄澜》等。
王鼎钧  1925年生,山东兰陵人。当代散文作家。1949年到台湾,后移居美国,著作近40种。
星云大师 1927年生,江苏江都人。国际著名佛学大师,佛光山开山宗长,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致力推动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业。先后创办多所美术馆、图书馆、出版社、书局、云水医院、佛教学院,收容抚育孤苦无依之幼童、老人,及从事急难救济等福利社会。著有《人生就是放下》《舍得》等。
许倬云  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著名历史学家。现为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学系与社会学系荣休讲座教授。著有《许倬云说历史:中西文明的对照》《现代文明的批判:剖析人类未来的困境》等。
张作锦  资深媒体人。曾任台湾《联合报》总编辑、纽约《世界日报》总编辑、《联合晚报》、《香港联合报》和《联合报》社长。现任台湾《联合报》顾问。著有《牛肉在那里》《第四势力》《谁在乎媒体》(天下文化)等。
高希均  1936年生,江苏南京人。曾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河城校区)经济系任教逾三十年,先后获得美国杰出教育家、杰出教授奖、威州州长卓越贡献奖等。现为台湾“远见·天下文化事业群”董事长。著有《天下那有白吃的午餐》《经济学的世界》《阅读救自己》等。
邵玉铭  台湾公视基金会董事长。
陈长文  哈佛大学法学博士。曾任海峡交流基金会首任秘书长,从事两岸协商,为两岸交流破冰,是一位关心两岸问题的自由和平主义者。著有《假设的同情》《爱与正义》等。
郭岱君  美国史丹佛大学胡佛研究院研究员。

我们生命里的七七

http://www.00-edu.com/tushu/hx1/202005/202683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