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文学小说 > 正文 返回 打印

朱熹诗经诠释学美学研究

  2020-05-11 00:00:00  

朱熹诗经诠释学美学研究 本书特色

朱熹的经典诠释则体现了对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他立足于《诗经》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意蕴和孔子的美学理念,努力适应他的时代儒、释、道审美精神的合一趋势,将中国传统美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邹其昌博士具体地论证了朱熹的诗经诠释美学的“以《诗》说《诗》”、“感物道情”、“讽诵涵泳”以及“性情中和”在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承前启后、具有转折性的意义。本书对朱熹美学思想的内涵及其在美学史上的定位,都有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表现出可喜的学术创新精神,值得一读。
本书是研究朱熹美学思想的一个良好的起点,由于著者是从朱熹的《诗经》诠释切入本题的,所以还留给我们继续研究的广大空间。我们一方面可以对朱子全部经典诠释(如《楚辞集注》、《周易本义》、《四书章句集注》)及有关论说再作进一步研究;一方面还可以研究朱子美学思想对后世美学理论以及明清两代文学创作的影响。这样,我们对朱子美学思想及其历史作用会有更全面的、充实的认识。当然,这两个方面的全部深入的研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许多人的努力,不应该对限时的学位论文提出这样的要求。

朱熹诗经诠释学美学研究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导论:诠释与意义
**章 《诗经》诠释原则——以《诗》说《诗》
 **节 “以《序》解《诗》”辨
 第二节 以《诗》说《诗》
 第三节 关于《诗》与史
 第四节 关于《诗》与“论”
第二章 《诗经》创作旨趣——感物道情
 **节 “感物道情”的提出
 第二节 “感物道情”与“交感说”
 第三节 “感物道情”与“诗言志”
 第四节 “感物道情”与“兴”
 第五节 “感物道情”与“淫诗说”
第三章 《诗经》品赏方式——讽诵涵泳
 **节 “讽诵涵泳”及其基本特征
 第二节 “讽诵涵泳”的心理流程
 第三节 “讽诵涵泳”与“章句训诂”
 第四节 “讽诵涵泳”与“叶韵”理论
第四章 《诗经》审美品格——性情中和
 **节 “性情中和”与“心统性情”
 第二节 “性情中和”与“二南”说
 第三节 “性情中和”与“礼乐”
 第四节 “性情中和”与“气象”说
 第五节 “性情中和”与“平淡”说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朱熹诗经诠释学美学研究 作者简介

邹其昌,湖北荆州人,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1997年7月在湖南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2002年6月在武汉大学获哲学博士,2004年1月在清华大学从事艺术学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中国美学、艺术学、诠释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曾在《光明日报》理论版、 《文艺研究》

朱熹诗经诠释学美学研究

http://www.00-edu.com/tushu/hx1/202005/2034053.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