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钟翔自选集-生生不息的中国文论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蔡锺翔先生数十年来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心得,编选研究专著(节录部分章节)、论文等,大部分是已发表作品,在古代文论研究领域具有相当程度的典范价值,对于古代文学专业和相关学科研究都有比较权威的指导意义。
全书分成四个部分,主要依据内容来划分的。**辑主要是通论性的,论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文化特质与研究方法的更新以及与当代文论的关系等,鲜明体现出20世纪80年代学术的启蒙与解放思想的特点。第二辑主要是对于中国古代文论一些重要专题与范畴的研究。第三辑是对于中国古代文论的断代研究,其中主要是魏晋南北朝文论与明代文学思想,因为80年代的启蒙思想,造成人们对于中国文化史上这两个*为自由与解放年代中的思想文化与文学理论情有独钟。第四辑是关于当年几位年轻学者著作的序评,从中可以看出蔡先生对于年轻学者的关怀与提携。
蔡钟翔自选集-生生不息的中国文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蔡锺翔先生毕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学术研究的结晶。作品主要为通论中国古代文论的文化特质与研究方法的更新以及与当代文论的关系等,鲜明体现出20世纪80年代学术的启蒙与解放思想的特点;并包括对于中国古代文论一些重要专题与范畴的研究和对于中国古代文论的断代研究(主要关于魏晋南北朝文论与明代文学思想)。本自选集大部分遴选自曾发表于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另收录部分未刊稿,凝聚着一位老教授对于中国文论的挚爱与学术生涯的成果,具有深厚的精神蕴涵。
蔡钟翔自选集-生生不息的中国文论 目录
**辑 古代文论与人文蕴涵
现实主义的概念在古典文学研究中能不能引进?
说“两极兼容”——关于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一点感悟
“意在笔先”与“意随笔生”
略谈中国文学批评史与中国哲学史的沟通
略谈对古代艺术思维理论的开发
以古为鉴和中西互补——漫议古代文论的当代意义
古代文论与当代文艺学建设
关于中西艺术自然论的思考
谈中西文论的比较研究
古代文论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第二辑 古代文论与专题探析
范畴研究三人谈
中国古代的文艺本体论
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论
中国美学“自然”的制约因素
中国古典剧论的情节论
对古典戏曲理论中主情说的评判
第三辑 古代文论与历史透视
先秦两汉文学理论概述
情感的发现——试论先秦两汉的情性论与古代文论的发端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概述
《典论•论文》与文学的自觉
略论魏晋玄学家的哲理散文
论刘勰的“自然之道”
王弼哲学与《文心雕龙》
中国古代宇宙论与刘勰的文学观
刘勰的杂文学观念和泛文论思想
刘勰的艺术思维理论
刘勰与缘情说——兼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情感的解放
释“通变”
萧氏兄弟文学思想异同辨
明代哲学情性论的嬗变与主情论文学思潮
论李贽的“以自然之为美”
天才•超人•赤子——从王国维的作家论看中西文化的融合
第四辑 序评及其他
宏观:向深层探询——评《中国诗学与传统文化精神》
学术研究需要反思——《回顾与反思——古代文论研究七十年》序
视野开阔的个案研究——评《李贽与晚明文学》
语文修养与性情陶冶
参考文献
后记
蔡钟翔自选集-生生不息的中国文论 节选
《蔡锺翔自选集:生生不息的中国文论》是蔡锺翔先生毕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学术研究的结晶。作品主要为通论中国古代文论的文化特质与研究方法的更新以及与当代文论的关系等,鲜明体现出20世纪80年代学术的启蒙与解放思想的特点;并包括对于中国古代文论一些重要专题与范畴的研究和对于中国古代文论的断代研究(主要关于魏晋南北朝文论与明代文学思想)。本自选集大部分遴选自曾发表于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另收录部分未刊稿,凝聚着一位老教授对于中国文论的挚爱与学术生涯的成果,具有深厚的精神蕴涵。
蔡钟翔自选集-生生不息的中国文论 相关资料
第一辑 古代文论与人文蕴涵现实主义的概念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能不能引进?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创作和理论的研究中能不能引进“现实主义”这个概念?这是关系到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道路的重要问题,值得展开深入的讨论。笔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可以引进,不能硬套。“现实主义”的内涵和外延,现在有多种多样的理解,所以首先要澄清这个概念的含义。一种是以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对举,把一切具有进步性、人民性的文学创作统统归入现实主义,也包括积极浪漫主义在内。这是最广义的现实主义。我认为,这样的现实主义的概念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它指的是政治上进步和反动的分野,而不是创作方法的区别。从创作方法上讲,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具有共同的特征,不应该分割在两个营垒里。运用这样的现实主义概念只会引起混乱。另一种是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对举,这又有三种情况:一、现实主义作为19世纪欧洲的一种文学流派,即同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等并列。这些流派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没有产生过,因此这样的现实主义概念当然是不能引进的。二、作为“两大主潮”之一,即不同其他各种流派相提并论,而是同浪漫主义一起突出为两种主要的文艺思潮。这是高尔基的说法。但是“两大主潮”也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并没有形成两大主潮,因此这样的现实主义概念也是不能引进的。三、作为两种基本的创作方法之一。这是今天比较流行的一种解释。如果这个说法能够成立,那么这样的现实主义概念是可以引进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作为文学的基本创作方法同作为文学的流派、思潮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用朱光潜先生的话来讲,其区别是前者属于美学的问题,后者属于文艺史的问题。
蔡钟翔自选集-生生不息的中国文论 作者简介
蔡锺翔,1931—2009年,江苏吴县人。195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同年分配到中国人民大学任教,历任汉语教研室、新闻系、中文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退休。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论、古代美学的教学和研究。曾任中国古代文论学会理事、副秘书长,现任顾问;曾任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理事、副会长,现任顾问。承担国家教委“七五”规划科研项目:中国哲学与中国文论(已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七五”规划科研项目:中国传统文学观念与范畴之考证和研究(已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规划科研项目:中国古代文艺学(已结项)。其著作《中国文学理论史》(五卷本)获北京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奖(1991年12月),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99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