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文学小说 > 正文 返回 打印

美德二十讲-大家西学(20)

  2020-05-11 00:00:00  

美德二十讲-大家西学(20) 本书特色

人类的至福建立在美德之上。没有美德,人性将失去光辉,生活将陷入困境。围绕”美德可以被教会吗?” ”美德是不是自爱之心的伪装?””自私是不是美德?”等疑问,从古希腊至现当代的20位大师给出了他们的哲思。

美德二十讲-大家西学(20) 目录

编者序 **讲 美德可以被教会吗?第二讲 理想国中的四主德第三讲  美德是一种品格的状态第四讲  美德在于合乎自然地生活第五讲  美德与快乐同行第六讲  真正的幸福来自美德第七讲  有美德的人所关心的事情第八讲  对美德的怀疑第九讲  妇女的勇敢第十讲  基督教神学的美德第十一讲  对寻常”美德”的嘲讽第十二讲  论直接令我们自己愉快的品质第十三讲  论正义和仁慈第十四讲  美德与勇气第十五讲  美德本身就是值得追求的目的 第十六讲  道德感的起源第十七讲  美德与义务第十八讲  自私的美德第十九讲  诸美德的性质第二十讲  如何践履慈善的美德:对世界贫困问题的解决

美德二十讲-大家西学(20) 节选


何怀宏
    这套丛书是我们拟议中的“观念读本”之一种。拥有语言形式的思
想观念是人猿揖别的一个标志,各民族、各文明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都
对丰富人类的精神宝库作出了贡献,有必要互相参照。而当世界进人
“现代”之际,甚至在商品、资本的全球大规模流通之前,观念的流动
其实早已开始,乃至后来引发了世界性的激荡。在这一“现代化”和
“全球化”的发轫过程中,西方观念相比于其他文明的观念起了更重要
的作用,而我们的母邦中国在近一百多年中也发生了包括深刻的观念变
革在内的一系列变革,故而我们对观念的关注是以中西为主。而无论中
西古今,我们都将努力从具有经典意义的著作中遴选篇章。
    对人的“思想”及其产品或可分离出三个要素或过程:一是个人思
想的主观过程:思考、判断、分析、反省等;二是已经具有某种客观化
形式以至载体的概念与理论;三是成为许多人头脑中的观念。我们这里
所理解的“观念”是这样一些关键词,它已经不仅是思想家处理的“概
念”,而是变成社会上流行的东西,被许多人支持或反对的东西。对
“概念”的处理是需要一些特殊能力或训练的,而“观念”则是人人拥
 有,虽然不一定能清楚系统地表达,甚至有时不一定被自身明确地意
识,比方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不管有没
有或有多大的独创性。这种“观念”的源头虽然还是在“概念”或者说
“思想”,但它已经不是一两个人的思想,而是千百万人的思想。这一
系列读本要处理的“观念”就是这样一些共享而非独享的思想。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写道:“经济学家以及政
治哲学家之思想,其力量之大,往往出乎常人意料。事实上统治世界
者,就只是这些思想而已。许多实行者自以为不受任何学理之影响,却
往往当了某个已故经济学家之奴隶。狂人执政,自以为得天启示,实则
其狂想之来,乃得自若干年以前的某个学人。我很确信,既得利益之势
力,未免被人过分夸大,实在远不如思想之逐渐侵蚀力之大。”
    耐人寻味的是,一个主要研究经济或者说物质的东西之运动的学
者,却对思想观念的力量给出了如此高的评价。当然,这可能是由于他
生活在一个巨变时期。凯恩斯这里所说的主要是观念对个人,对哪怕是
无意识地接受了某种观念的个人的影响,尤其是对政治家的影响;他还
强调观念接受中的“时间”因素:观念从提出到接受可能是相当漫长
的、隔代传递的一个过程。但无论如何,他看来还是倾向于思想观念支
配着世界的观点。而韦伯的观点可能稍稍折中,他在《(宗教与世界)》中
认为:“直接支配人类行为的是物质上与精神上的利益,而不是理念。
但是由理念所创造出来的世界图像,常如铁道上的转辙器,决定了轨道
上的方向,在这轨道上,利益的动力推动着人类的行为。”也就是说,
直接的还是“利益”决定着人们的行为,但是,人们如何理解这“利
益”,或者说,这轨道往什么方向去,却决定于人们的观念,尤其是人
们的价值观,决定于他们认为什么是他们*重要的“利益”,什么是他
们觉得“*好”的东西,是他们认为*值得追求的东西。当然,这里对
“利益”的理解就必须采取极其宽泛的观点,它不只是物质的、经济的
利益,甚至也包括精神的“利益”。比方说,西方中世纪人们的主流价
值观就不是追求俗世的好处,而是彼岸的“永生”。但这样一来,“利
 益”与“观念”就会容易混淆而不好区分。
    影响我们的行为、活动和历史的因素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自然环
境,二是社会制度,三是思想文化。而每类又可再分出两种。属于自然
的两种:一是人类共居的地球,二是各民族、群体所居的特定地理环
境。属于制度的主要有两种:一是经济制度,包括生产、生活、交换、
分配等方式;二是政治制度,包括权力运作、法律、军事等机构和活
动。属于思想的两种:一是比较稳定外化、为一个群体共有的文化、风
俗、心灵习性,二是比较个人化、经常处在争论和辩驳之中的思想、观
念、主义和理论。那么,这三类,或者更往细说,这六种哪一个对人类
的生活和历史具有更重大的影响?或按习用的话来说,是地球或者地理
环境,还是经济或者政治,抑或人们的心态或者思想更具有“决定性”?
    “地球决定论”一般不会进入我们的视野,除非整个地球家园面临
灾难乃至可能的毁灭,但我们在今天一些生态哲学中已经依稀可以看到
这样一种思想。一些面向人类比较广阔和长远的文明和民族观察和思考
的人们,也曾提出过“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而在一个以经济为活
动主轴的时代,比较盛行的是“经济决定论”的思想。“政治”乃至
“军事决定论”则往往在传统书写的历史中占据主导。在一个激烈变化
的时期,则不时还有“文化”或“国民性决定论”以至“思想观念的决
定论”出现。但今天,我们也许应当首先审慎地思考“决定”这一概念
本身,因为“决定”的含义本身就难以“决定”。也许一切都有赖于具
体情况具体分析,以及对历史范围、时段、条件的规定。
    人们只有吃饭才能生存,才能从事其他活动,这诚然是颠扑不破的
道理,但由此引出经济是决定性的结论却必须放到某些条件下才有效。
从更为基本和长远的观点看,地球千百万年来决定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基本可能性,地理环境则构成对一个民族的活动,包括经济活动的很难
逾越的制约。人们如何生存、如何找饭吃要受这些基本条件的限制。而
从更高的观点或者虽然较短但却可能更为关键的时段看,吃饭并不是一
切。政治常常是更直接、更有力,并有它自己的逻辑杠杆。而文化风俗
 和国民性常常造成一种政治经济改革的“路径依赖”,至于观念,则无
时无刻不在历史活动的主体——人那里发生作用,尤其重要的是,它们
往往在某些“转折”或“革命”时期起着关键的作用。如对于美国革
命,白修德甚至认为,美国是由一个观念产生的国家,不是这个地方,
而是这个观念缔造了美国政府,这个观念就是《(独立宣言)》中所揭示的
平等、自由以及每个人追求自己所认为的幸福的权利。而拿破仑也谈
到,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启蒙观念的结果。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说观念起了巨大的作用时,并不是
说它起的都是好作用,或者说起了作用的观念都是正确的。推介《(进步
的观念)》一书的比尔德说:“世界在很大程度上由观念支配,既有正确
的观念,也有错误的观念。英国的一位智者断言,观念对人类生活所具
有的支配力量,与其中的错误程度恰好成正比。”而吊诡的是,过度引
申和扩张的单线“进步观念”可能也恰好在某种程度上属于这样的观
念:它*真实的成分往往不那么引人注意乃至显得无力,而它*有力的
部分却是不那么正确或周全的。
    总之,我们不想夸大观念的力量,但它们的确还是起了巨大的作
用,尤其在某些巨变的时期:这时其他条件都没有什么明显的改变,但
由于人们的想法变了,也就酿成了社会巨变,虽然这里也可以进一步追
溯说人们的想法改变是其他条件变化累积的结果。不过,对学者和思想
者来说,可能还是会更为关注思想观念,就像剑桥大学历史系教授阿克
顿1895年在其就职演说中所说:“我们的职责是关注和指导观念的运
动,观念不是公共事件的结果而是其原因。”但知识者自然也得常常警
惕这种对思想观念的偏爱,警惕自己不要逾越某些界限。观念不仅在接
受的个人那里常常是滞后的,它的社会结果是滞后的,对观念及其后果
的认识也是滞后的。我们往往要通过一个观念的后果才能比较清楚地认
识这个观念。而除了时间的“中介”,我们还需注意作为人的“中介”,
观念往往是通过少数、尤其是行动的少数而对多数人发生作用。企望由自
身在当代即实现某种理想观念的“观念人”往往要在实践中碰壁。
 所以,在这一系列观念的读本中,我们将特别注重时间、时段,注
重历史。我们将试图回顾。柏拉图说一个人的“学习即回忆”,而一个
民族的学习大概要更多地来自回顾,这种回顾也似乎更有可能,更有意
义,也更容易着手。但我们将立足于现在来回顾,甚至于关照未来进
行回顾。我们是在一个历史的巨变时期之后——但也可能还是在这之
中——来回顾。的确,我们只是从一个侧面,即从观念的历史来回顾。
但我们也意识到观念在一个历史巨变时期的特殊重要的力量。
    这套丛书就是这样一种试图从观念回顾历史的初步尝试。现在放在
大家面前的这些观念,诸如科学、民主、平等、自由……是一些曾经感
动或激荡过远远不止一个民族的声音和文字。对于中国来说也许更是如
此,它们有些在这片古老辽阔的大地上掀起过风暴,有些则是一直在对
众多的人发生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的确,这些观念的来源虽然
可以追溯到久远,其思想萌芽或雏形也可以在几乎所有民族和文明中发
现,其意义有待于各民族和文明去补充、修正乃至更改和替代。但是,
就像“现代性”是从西方发源一样,本丛书选择的这些颇具现代意义的
观念,主要还是西方的产品,或者西方人对之有过特别的解释。
    中国自19世纪上半叶与西方大规模接触和冲撞以来,对西方开始
还是只注意西人之“利器”和“长技”,继则更注意制度,*后则相当
强调观念与思想理论。20世纪初,尤其是1905年废除科举、知识人失
去体制依托之后,更是纷纷奔赴国外寻求救国的新知和自己的新出路,
哪怕一时不容易去大洋相隔的西洋,也赶到一衣带水的东瀛,故中国人
接触的许多西方观念都是通过“日译”的转手。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大部
分西方观念都是先通过“日译”,后来则是通过不仅涉及名称、更涉及
思想内容的“俄译”。“日译”提供其名,“俄译”提供其实,“日译”
阶段尚称多元,“俄译”阶段已趋一元。作为我们先辈的阅读和翻译者
常常不仅坐而言,而且起而行,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而且动员他人和大
众力行。
    “五四”时期,*著名的“观念先生”当推“德先生”(民主,De.
 mocracy)、“赛先生”(科学,Science)两位。很快这些观念又被“革
命”、“阶级”等观念遮蔽。后来人们又反省还应该有“莫先生”(道
德,Moral)、“洛先生”(法律,Law)等等,类似的重要观念还有多少
自可商议,而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西方观念大举登陆中国已逾百
年,深刻地激荡了20世纪的中国。如果不参照西方的观念,一部中国
近现代的历史将不知如何说起。这些观念已经深深地积淀在我们的日常
生活和各种制度之中。而与其他一些民族的观念改变世界的变革例证不
同,这里的许多观念并不是土生土长的,而是舶来的。今天,我们大家
对这些观念都已经耳熟能详,有的甚至成为我们响亮的口号,但是,对
这些已经在深深影响我们生活的观念,我们是否真的了解或了解得足够
深呢?我们是否真的对这些观念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和反省呢?不断兴起
的一代代年轻人在享受或忍受这原动力乃至主轴仍是来自西方的“现代
性”或“全球化”的过程中,是否也愿意系统地来思考一下打造这些动
力和主轴的关键词呢?
    总之,中国在20世纪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也许可以作一
点回顾整理——回首一个多世纪来我们对这些观念的认识和实践。我们
必须离得足够远才能对观念的成果或后果看得比较清楚。而今天当风暴
的尘埃基本落定,我们也许的确有条件可以看得比较清楚了,是故首先
有编辑本丛书之议,我们想从西方经典作家那里重点选择体现在中国发
生过巨大影响的西方文化核心或重要价值、又为国人文化迄今仍有所缺
憾或需重新认识乃至具有某种普遍意义的主题词编辑成书,首批分为两
辑,一共30种。
    具体来说,本丛书包括的观念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具有实质价
值意义的观念,如平等、自由、宪政、法治、民主等,它们相对来说是
西方特具的观念;一类是指称某一学科、理论的领域或实践、感受的范
围的观念,如科学、音乐、婚姻、幸福等,它们自然为各民族所有,但
我们这里所关注的是西方人对之特殊的理解;*后还有一类初看不像观
念,比如指称某一类人或某一地域的名词,例如哲人、知识分子、欧
 洲、美国等,这些名词在西方人那里实际也已经形成独特思想的范畴,
常常表现为一种自我或他者的镜像。
    另外,这套丛书也可视作对一个翻译大国百年成果的回顾和利用。
*早的思想作品的系统“中译”我们或可以严复的翻译为代表,称之为
“严译”。但可能是受文言的限制,严复的译名虽然“旬月踟蹰”,相
当精审,却大都没能留传下来,而是被“日译”的名称所代替。今天我
们不必恢复“严译”的名称与文字,却可以考虑恢复和发扬颇具远见卓
识的本土“严译”的精神。
    我们这套丛书的定位是希望为中学程度的读者就能看懂的、主要面
向大学生的通识读物,故选文不求文献总汇、学科专精或知识新锐,而
只求经典通俗。在一般读者能读的前提下,遴选在西方思想中具有重要
性或对社会有影响力的篇章。选文用原题或自拟题目的方式,不限体
裁,包括讲演、对话、书信、论文、论著节选、散文、随笔等,乃至于
少量能鲜明体现这一观念的小说、戏剧节选。但即便如此,一种阅读的
功夫和努力恐怕还是不可少的。而我们还希望可以借此给读者提供一条
阅读经典的进路。
    阅读经典有各种方法和进路。我们可以从某个我们喜欢的作者进
入,可以围绕着某个领域来阅读,也可以围绕着某个时代来阅读。而我
们还可以从观念着手,毕竟,所有的经典都是试图提出、阐述和传达某
种观念的,而我们由观念人手,也可以集中注意经典中的基本观念,并
巡视观念的历史,在一种交相辉映或互相辩驳中察看它们。但是,这套
丛书毕竟只是一个编选,虽然我们努力挑选重要的观念和上乘的编者以
保证质量和水准,难免还是会有疏漏,会受编选者的视野以至个人见解
的影响,但我们深信,它一定还是能够开辟好学深思的读者进一步阅读
完整的经典、系统把握那些深邃而有力的思想的道路。
    2007年7月于北京美丽园

人如何意识到德性的进步①
[古希腊]普鲁塔克
    【编者按:这是普鲁塔克批评斯多葛派的一篇论辩文章。他反对
只有贤哲才具有美德,也不认为充满德性的智慧只是顿悟的结果。他
认为道德的逐渐进步是可能的,而且可以从许多迹象意识到道德的
进步。】
    亲爱的苏希乌斯,一个人的德性尽管不断进步,却依然不能消除愚
昧。事实上恰好相反,恶习经常阻碍德行进步,抵消他的努力,使得他
的道德水平下降,正如“重物使渔网淹没在水中”②。如果这是事实,
那么,何种形式的说理才能让人意识到自身德性的进步呢?
    同样,对于音乐或语法,如果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根本不能降低这
些方面的无知水平,那么他将意识到自己没有任何进步,生疏程度将保
持不变。对病人来说,也是如此。一种治疗方式如果并不能缓解疾病,
压下疾病,使它离开病人,病人就无法感觉到病情好转,因为相反的情
 况并没有无可置疑地出现。正如在这些例子中,这些人不能获得任何进
步,除非他们的进步能通过阻挠者的逐步衰退得到体现,这样,当天平
发生变化,他们朝相反的方向上摆动时,他们能够注意到变化。同样,
在哲学学习中,如果灵魂没能抛开所有愚蠢的念头,也没能由此净化自
身,如果在获得绝对友善的那一刻,灵魂依然与绝对罪恶交融,就不能
假设有了进步和对进步的认识。哎呀,如果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哲人就
能在片刻或一秒钟之内从极度罪恶达到无法超越的*高道德境界。他的
一切罪恶尽管多年来丝毫无法减少,此刻却突然永远地抛弃了。
    然而,另一方面,你清楚地知道,提出这些观点的人为自己制造了
许多麻烦,也为那些浑然不觉的人造成不少困难。浑然不觉的人实际上
已经变得聪明了,但一直对此茫然不知。在漫长的渐进过程中,他放弃
某些品质,并获得其他品质,从而不断进步。正如走路能把人带到他要
去的地方一样,他通过进步,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悄无声息地获得美德。
这些他不知道,也不愿相信。但如果变化是如此之迅速,差异是如此之
巨大,那么早晨一无是处的人到了傍晚便完美无瑕。或者说,他会遇上
这样的巨变:入睡时他还是一文不值的傻瓜,一觉醒来就满腹经纶,全
然从灵魂中抛却了所有愚蠢的念头和错误观念,于是不禁惊呼:
    再见吧,荒谬的梦境!看样子,你什么也不是!①
这样的人当然会意识到自己已经产生了巨变,理智之光突然降临到他身
上。唉,在我看来,所有那些像凯纽斯(Caeneus)的人,②他们祈祷自
己从女人变成男人,并如愿以偿。这些人当然会认识到自己的这种变
化。同样,那些原先胆怯、愚蠢、放肆的人现在变得勇敢、明智、温
和,从野蛮的生活变得神圣,当然不会对此变化一无所知。
 有种说法说得没错:
修整石头,对齐成直线;而不是修改直线,来与石头对齐。
    但是,有些人不愿改变信条来实事求是,而是企图强迫事实符合他
们的臆断,尽管这不合乎自然规律。由此,哲学充斥了大量难题。其中
*大的难题是把所有人都划分到“罪恶”的大类中,而只有那完美无缺
的人除外。其结果是让人对我们所说的“进步”产生困惑,因为“进
步”与极度愚蠢不过一步之遥。虽然进步已经让人摆脱了各种激情,也
没了缺点,但是,进步的人还是命运悲惨,他与丝毫没有改掉自己的任
何邪恶的人同样可怜。持这种观点的人其实是在自我否定。他们在演讲
时将阿里斯泰德斯与法拉里斯的败德行为相提并论,又将布拉西达斯
(Brasidas)与多伦(Dolon)的怯懦同日而语,认为柏拉图与梅利多斯
(Meletus)的铁石心肠其实如出一辙。然而,在生活实践中,他们在这
几组人当中,却对后者表示厌恶,认为他们残酷无情,避而远之;并似
乎觉得前者价值巨大,因为他们在*重要的事务中毫不怀疑地引用其
言语。
    但是我们却注意到,每一种罪恶都有不同程度,尤其是那些不确
定、明确的灵魂罪恶。(同样,克服卑劣也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正如当
理性之光逐渐启迪、净化灵魂时,影子会逐渐模糊,向后退却。)因
此,就那些好像正在努力爬出深谷的人而言,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并不
认为对变化的认识是不可能的,相反,我们觉得这种变化是可以用多种
方法加以估量的。我恳请你立刻考虑*起码的方法。正如人们扬帆出海
后通过消逝的时间和相应的风力来计算行程。他们根据在一定力量的驱
使下经过的一段时间来估算可能行驶了多少路程。因此,在哲学上也是
如此。一个人可以通过前进中的一致性和延续性,通过很少出现停顿与
波折,能够有规律地顺利向前,在哲学推理的过程中不会遇到任何障碍
等等现象,判断自己已经有了进步。因为以下几行话:



美德二十讲-大家西学(20) 作者简介

何怀宏,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著有《良心论》、《世袭社会及其解体》、《选举社会及其终结》、《道德、上帝与人》、《公平的正义》、《伦理学是什么》等;译有《道德箴言录》、《沉思录》、《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正义论》(合译)、《伦理学体系》(合译)等;编有《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生态伦理》等。蔡蓁,女,北京大学哲学系伦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德伦理学、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和康德伦理学。参与编写的著作有《伦理学专业英语教程》,译著有《价值,尊重与依系》,参与的译著有《实践中的道德》、《美德伦理与道德要求》等。

美德二十讲-大家西学(20)

http://www.00-edu.com/tushu/hx1/202005/204692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