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文学小说 > 正文 返回 打印

知识与道德的纠葛-鲁迅与现代中国文学者的选择

  2020-05-11 00:00:00  

知识与道德的纠葛-鲁迅与现代中国文学者的选择 本书特色

本书以鲁迅与五四启蒙精神为基本出发点,以知识观念与道德实践的纠葛为基本线索,通过考察现代中国的文学现象来反思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与命运,反思当代中国知识界的精神状况。

知识与道德的纠葛-鲁迅与现代中国文学者的选择 内容简介

本书以鲁迅与五四启蒙精神为聚焦点和连缀线,以知识理性与道德实践的纠葛缠绕为贯穿线索和考察重点,遵照历史时序选择不同区间的带有典型性的思潮运动与文学现象,点面结合,史论结合,既通过探察现代中国文学运动或文学现象来反思现代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与历史命运问题,又通过洞悉鲁迅在当代中国的境遇来反思我们时代的思想状态与知识界的精神演变。不论是宏观上的总体把握和系统考析,还是微观上的精细洞察和具体分析,都从富有思想威力的笔锋中透露出强烈的历史感与现实感;并从切实的感悟中,独特的发现中,深度的阐释和理性的概括中,闪显出理论与知识点的创新性,使人在获得新知的同时,也深受理性的启示。

知识与道德的纠葛-鲁迅与现代中国文学者的选择 目录

序言
引言
**章 鲁迅留日时期的文学选择与文学态度的发生
一、1903-1907:鲁迅的“沉默”与“回心”
二、“弃医从文”:鲁迅思想成长中的“自觉”
三、“诚与爱”:鲁迅的文学态度与发生原理
第二章 左翼浪漫文人的青春理想与悲剧命运
一、左翼浪漫主义文学思潮:青春的激扬
(一)选择与张扬:浪漫精神的追溯
(二)青春时代:历史的呼唤
(三)青春人格:浪漫的回响
二、左翼浪漫主义文学世界:矛盾的追求
(一)矛盾的追求:个性与信仰的两难
(二)悖谬的选择:双重身份与两类文本
(三)火与梦:两重世界的交响
三、左翼浪漫主义文学命运:悲剧的归途
(一)三种观念:外部批评的问题
(二)三种根源:自身存在的问题
(三)并非结语:鲁迅的震惊之外
第三章 周作人救亡时期的道德思想与启蒙悲剧
一、“为知识而求知识”:“纯粹的学问”与“真的科学精神”
二、反“气节的八股”:民族危机中的气节观念与道德批判
三、“文人不谈武”:救亡时期的“责任”与“主要的工作”
四、“思想革命尚未成功”:启蒙的位置与“凡人之悲哀”
第四章 内战时期的民主运动与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
一、民主的时代精神与“五四”回声
二、知识分子的“进言”热与心态变化
三、知识分子的学潮运动与组党热潮
四、《观察》与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
第五章 四十年代后期的“文艺政策”与“文艺运动”
一、1945年的重庆文艺座谈会与《讲话》精神的传播
二、从《大众文艺丛刊》看1948年的“文艺运动”
三、文人清算与知识分子的“自我批判”
第六章 “九叶”诗派的诗学理想与命运浮沉
一、“在痛苦的挣扎里守候”:“九叶”诗派的分化与聚合
二、“新诗现代化”:袁可嘉的诗学理论与理想
三、“受难的形象”:穆旦的诗学气质与宿命
第七章 沈从文、张爱玲在新时期的“复活”与“神话”
一、“自己的文章”
二、“传奇不奇”
三、“意义即问题”
第八章 今天的鲁迅与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
一、鲁迅的“病”与“死”
(一)“病”与“死”之“谜”
(二)“活着”与“假如活着”
二、鲁迅的“记念”与我们时代的“纪念”
(一)鲁迅的“记念”,我们的“纪念”
(二)今天的鲁迅,“纪念”的传统
(三)“忘记我”,鲁迅无需“纪念”
余论一 知识的“知识化”:鲁迅式的“有机知识分子”的退场?
余论二 道德形而上主义:百年中国新文学的启蒙与道德关系论辩
(一)必要的同情:道德形而上问题的意义理解与内在理路
 (二)需要澄清的困惑:道德形而上学的方法论能否解释启蒙问题
(三)还需辨识的问题:启蒙问题是否可以归结为道德形而上主义
附录 记贾植芳先生:一个同乡的回忆
代跋:狂人的谱系学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知识与道德的纠葛-鲁迅与现代中国文学者的选择 节选

《知识与道德的纠葛》以鲁迅与五四启蒙精神为聚焦点和连缀线,以知识理性与道德实践的纠葛缠绕为贯穿线索和考察重点,遵照历史时序选择不同区间的带有典型性的思潮运动与文学现象,点面结合,史论结合,既通过探察现代中国文学运动或文学现象来反思现代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与历史命运问题,又通过洞悉鲁迅在当代中国的境遇来反思我们时代的思想状态与知识界的精神演变。不论是宏观上的总体把握和系统考析,还是微观上的精细洞察和具体分析,都从富有思想威力的笔锋中透露出强烈的历史感与现实感;并从切实的感悟中,独特的发现中,深度的阐释和理性的概括中,闪显出理论与知识点的创新性,使人在获得新知的同时,也深受理性的启示。

知识与道德的纠葛-鲁迅与现代中国文学者的选择 相关资料

第一章鲁迅留日时期的文学选择与文学态度的发生
鲁迅的世界观念与现代意识,应该说在南京新式学堂开始接触西学的时候就有所孕育了,但真正眼界大开,开始以一种世界眼光和现代意识来思考中国问题,还应该是在他留学日本时期。以对鲁迅的现代意识产生决定性影响的进化论为例,周作人回忆说,鲁迅在南京读书的时候虽然也“看了赫胥黎的《天演论》”,“但是一直到了东京,学了日本文之后,这才懂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明白进化学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鲁迅从1903年写作《斯巴达之魂》、《说钼》、《中国地质略论》,到1907、1908年相继发表《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破恶声论》(未完),篇篇可谓大文章,个个皆是大题目。在这一系列长文中,鲁迅对于现代中国问题的思考虽然还不能说非常成熟,但确乎已经成型了。在这个意义上,日本学者伊藤虎丸的观点是有道理的:“把鲁迅的留学时期单单看作‘习作’时代是不够的,毋宁说是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以后鲁迅思想的筋骨时期。”那么,在“筋骨时期”所发生的文学活动,也一定埋伏着鲁迅文学的“筋骨”,亦即一种属于内部生命原理而非外部理论的东西吧。
一、1903-1907:鲁迅的“沉默”与“回心”
对于鲁迅留日时期的文学活动,人们普遍看重他在1907年前后的文章。一般的看法是,鲁迅在弃医从文后思想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1903年前后的初期文章已不具有代表性了。鲁迅留学后期的文章几乎集合了青年鲁迅的思想精华,也充分展现了其独特的思想个性与精神气质,但这并不意味着1907年的鲁迅与1903年的鲁迅就此切断了联系。青年留学生的思想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问题是,这种变化是在什么意义层面上完成的?是一种舍弃,还是一种扬弃?是一种告别,还是一种继续?尽管其问所发生的幻灯片事件已被人们无限放大,但其意义同时也被高度简化了。
其实,鲁迅在1903年与1907年两个时期的文章,并不像人们所想像的那样是一种截然分裂的关系,恰恰相反,它们在思想方面存在着某种深刻的一致性与延续性。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明。其一,不管前后具体主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救亡精神与富强思想一直为鲁迅所坚持。鲁迅批判现代化学说,并没有否定富强观念,而是要为其建构相应的现代精神。事实上,鲁迅在1903年的《斯巴达之魂》、《中国地质略论》中极力张扬的救亡精神与富强思想在1907年后的文章中仍然存在,并未放弃,也不可能放弃。其二,人的内在精神是鲁迅始

知识与道德的纠葛-鲁迅与现代中国文学者的选择 作者简介

符杰祥,1972年生,山西临猗人,200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辽宁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思想文化研究。在《文学评论》、《文艺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参与教育部、省科研项目多项,独立完成省社科项目两项,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

知识与道德的纠葛-鲁迅与现代中国文学者的选择

http://www.00-edu.com/tushu/hx1/202005/2047081.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