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96)-核盾牌-国家最高决策 本书特色
浓缩几百名亲历者之亲口讲述,
汇聚数十卷高层档案之宝贵细节,
几十处试验现场亲临考察,
几十部绝密影片精心选取,
集权威性、史诗性、故事性、科普性于一体,
一部中国“两弹一星”的信史正传,
一幕中华民族崛起的伟大序曲,
一场冷战中对决“核讹诈”的暗涌之战。
(1949-1996)-核盾牌-国家最高决策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中国“两弹一星”的信史正传,一曲中华民族振兴的壮丽颂歌。书中浓缩了几百名亲历者之亲口讲述,汇聚了数十卷高层档案之宝贵细节,几十处试验现场亲临考察,几十部绝密影片精心选取,集权威性、史诗性、故事性、科普性于一体。作者曾于2000年出版过同题材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两弹一星”实录》。如今,在此前基础上重新写作,加入了新的材料、新的采访。
(1949-1996)-核盾牌-国家最高决策 目录
一
“比一千个太阳还亮”
1945年8月,美国在广岛投下**颗原子弹。
1949年8月,苏联进行**次原子弹试验。
1952年10月,美国进行**次氢弹试验。
毛泽东说,中国手里连一颗原子弹也不愿意有。
但中国,却不得不开始研制自己的原子弹。
二
毛主席说:“这是决定命运的。”
1951年,约里奥?居里夫人请人转告毛主席:“你们要反对原子弹,你们
必须要有原子弹。”
1953年5月,朝鲜战争僵持,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批准军方可直接向中国
和东北地区使用原子武器。
1954年秋,一块铀矿石被送到中南海毛泽东办公桌上。
1955年元月,中南海西花厅,周恩来请来了李四光、钱三强。
(1949-1996)-核盾牌-国家最高决策 作者简介
本书的两位作者常年从事与“两弹一星”相关的研究、写作、影片制作等工作,采访过多位亲历者,积累了丰富的史实材料,擅长从国家战略和高层决策的角度描述“两弹一星”历史。
彭继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政治部创作员、一级作家。纪录影片《东方巨响》编剧之一;大型电视系列片、纪录片《罗布泊?人》、《罗布泊回声》撰稿、总撰稿;著有长篇报告文学《东方巨响——中国核武器试验纪实》、《中国“两弹一星”实录》、《国士钱三强》、《罗布泊丰碑》等。作品先后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夏衍电影文学奖一等奖,电影华表奖、金鸡奖,解放军文艺奖等十多项全国、全军文艺大奖;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军党史军史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伍献军,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史学会“两弹一星”历史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兼神剑文学艺术部主任。主编《中国国防科技报告文学丛书》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策划并任编剧之一的文献纪录电影《东方巨响》获华表奖和金鸡奖,担任制片人的长篇电视剧《中国轨道》获飞天奖和金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