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的斑马 本书特色
在《第九夜》的精神病院里,医生和病人,谁才是真正的精神病患者?九个夜晚,深重的绝望和残存的贪恋交替出现,为什么寻死的路就像求生的路那么难?还有《你到底想怎样》里的一对可怜人,那将强暴施加于人的一方,怎么也不会想到,庸常琐屑的生活早已给对方带去了比强暴更加严重的侮辱,当一根时刻准备着的神经开始被激活,他将面临多么大的难题,这难题大到足以使他再次满怀虚弱施予强暴,只为等来迫不及待的惩罚与摆脱——这绝不仅仅是几个人之间的致命疏离,苏瓷瓷其实是将一个时代的孤独和荒凉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不存在的斑马 内容简介
从小说处女作《第九夜》开始,苏瓷瓷的写作就一直在提醒着我们,我们置身的是怎样一个荒谬的情境,这是一个不提供答案的写作者,她只是在执拗地追问一些再简单不过的问题:爱是必要的吗?活着是否等同于受侮辱?既然深受折磨,这样的人生还值得过下去吗?但是,就是这些问题,它们才是要命的,才是直入人心的,它们已经被无数人追问了无数遍。命中注定,它们还要一再被人提起,只有优秀的写作者才能配得上这些问题,因为它们与瘟疫般发作的虚假唯美主义无关,与畅销书排行榜无关。而苏瓷瓷正是这样的优秀提问者,只有当越来越多的苏瓷瓷出现,写作才重新开始变得激动人心,因为往往只有这样的写作者,才能加深一个时代的写作难度。
不存在的斑马 目录
亲爱的弟弟不存在的斑马李丽妮,快跑!第九夜伴娘你到底想怎样杀死柏拉图囚左右蝴蝶的圆舞曲绿肥红瘦
不存在的斑马 相关资料
苏瓷瓷的小说有冷静的现实感,有温暖的人文关怀,她关注的是人的灵魂状态——平凡常态下的“非常态”,她用诗性的语言刻画出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紧张感、孤独感,甚至恐惧感。她常常用心理医生般的眼光,探究人性深处隐秘的悸动,有时打破了梦与非梦的界限。她的作品数量并不多,但与同龄写作者相比,她体悟生活中真实与荒诞关系的能力显得非常突出。这与她的经历有关,与她的性情和创作禀赋有关,她也因此有了一种超越自己年龄的深度。
——中国作协第五届文学新人奖、“春天文学奖”授奖词
曾经获得2006年度“春天文学奖”的苏瓷瓷,属于“八零后”群体中实力派的典型代表。她的小说写作,与其他“80后”写手大多滞笔于校园青春与都市恋情决然不同,更多地从带有神经质的乃至患有神经病的人的特异视角,去看取生活和观察人性。因而,人际之间的隔膜与冷漠,猜忌与误解,人类隐秘的精神角落的被遗忘、被排斥、被忽视等,就被更微妙、更细致也更深切地揭示了出来。
又因为她吸取了一些颇带现代性意味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得故事在如泣如诉的内在真实上,又富有了一种亦真亦幻的外在包装,从而具有某种真实与梦幻相交融的情味与诗意。徜徉于常态与非常态之间,穿行于现实与非现实之间,这就是苏瓷瓷的不同凡俗,或不同寻常的苏瓷瓷。
——白 烨
在苏瓷瓷笔下,荒唐和扭曲不再是生命的最大疼痛。生命的异质恰恰如一朵我们熟知的人性认知谱系中未曾出现过的绚烂的花,是最为生动活泼的那一部分。时代当然不可宽恕,我们自己也难逃其咎,这就是我们在阅读苏瓷瓷时,势必会经历的刺痛,以及刺痛之后哑口无言的绝境。
——邓一光
苏瓷瓷的小说里,总有一股倔强偏执的力量。这股力量驱使每个故事发生,驱使一个庸常沉默的人,跳上高台,变成受人瞩目的表演者。世俗而天真,矜持而低卑,笨拙而狡黠。
在我所认识的所有二十多岁的女性小说作者中,苏瓷瓷的作品几乎是唯一一个与爱情无关的。爱被化成了那股倔强偏执的力量,施与世界,而不是个别的某个人。
如果说,我还有什么期待,那么就是,我希望苏瓷瓷本人,像她的小说一样,奔放起来。
——张悦然
不存在的斑马 作者简介
苏瓷瓷 ,女 ,80年代出生。1998年医学院毕业,17岁曾在精神病院工作5年。做过护士、宣传干事、迪厅领舞、酒店服务员、报社编辑。2003年开始诗歌写作。2005年开始小说创作。曾获得中国作协第五届文学新人奖——“春天文学奖”及《长江文艺》第一届“完美小说奖”。短篇小说《李丽妮,快跑》入围“2006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作品散见《今天》《收获》、《人民文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