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精品系列:湘潭故事 本书特色
“小小说精品系列”可谓小小说百花园中的一道靓丽风景,**辑收录六册,有冯骥才《俗世奇人》(足本)、孙方友《老店铺传奇》、聂鑫森《湘潭故事》、相裕亭《盐河旧事》、杨小凡《药都人物》、张晓林《夷门书家》,这六部作品创作手法传奇,风格独特,文笔精细,深受赞誉,既是广大读者休闲阅读的优选,又是广大青少年学习小小说写作的楷模。
近年来,小小说越来越受文学界、教育界的重视。《俗世奇人》(足本)作为其中翘楚,其《刷子李》、《泥人张》、《好嘴杨巴》等篇目被选入多版中小学语文教材,受到亿万青少年学子的喜爱;2018年8月,《俗世奇人》(足本)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这也是小小说体裁d一次获此殊荣。其他五部作品也均出自小小说名家之手,是在各大文学杂志发表过的名篇。“小小说精品系列”的作品背景大都在清末民初,乍看单独成篇,其人其事,各成一体,各显一招,各露一脸,但整体又不失长篇精品的阅读魅力。由此汇编成套,以飨读者。
小小说精品系列:湘潭故事 内容简介
湘潭古城,历史沧桑,人杰地灵。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许多文墨大家、英雄豪侠,亦不乏富有智慧、聪明伶俐的市井百姓。《湘潭故事》每一篇写一人或一事,互不相关,却又各具精彩,故事也一波三折、生动有趣。作者创作手法传奇,风格独特,文笔精细,故事韵味十足又发人深省。
“小小说精品系列”可谓小小说百花园中的一道靓丽风景,D一辑收录六册,有冯骥才《俗世奇人》(足本)、孙方友《老店铺传奇》、聂鑫森《湘潭故事》、相裕亭《盐河旧事》、杨小凡《药都人物》、张晓林《夷门书家》,这六部作品创作手法传奇,风格独特,文笔精细,深受赞誉,既是广大读者休闲阅读的优选,又是广大青少年学习小小说写作的楷模。
小小说精品系列:湘潭故事 目录
秋疯子001
后花园007
索当015
唐琴020
紫绡帘026
审世032
砒霜036
赎票041
酒龙048
面人雷055
釉下彩060
琥珀手链065
天字罐070
票友075
戏衣080
客栈一夜088
剪婆婆094
郁剪剪097
脸谱102
目录鸽友107
炸三角113
圆月桌118
珠光宝气124
黑窗帘129
暗记134
大师138
鲜于先生汤142
盛记裁缝店148
逍遥游153
山左史家158
牵手归向天地间164
美髯公170
口戏175
配角180
金钱花184
忘机石188
归隐录193
驴友198
小小说精品系列:湘潭故事 节选
秋疯子
驻节于湖南潭州的湘楚大学,在十九纪的三四十年代,既有诸多名系又有诸多名师,令天南海北的学子趋之若鹜,无不以入此校为荣。
社会学系是名系之一,四十岁出头的秋疯子,则是该系名声*大的人物。他之所以获此雅号,其一,他姓秋名丰子,字耕夫,“丰”与“疯”谐音;其二,他有许多惊世骇俗的言行,带着一股常规难以理喻的疯傻气,不能不叫人刮目相看。
社会学是以人类的社会生活及其发展为研究对象,除经济、政治的大课题之外,还有对某些社会现象如人口、劳动、民族、宗教、民俗诸多方面的探究。首先提出这个学科名称的,是法国的实证论者孔德。
社会学系的教授们,多半留过洋,领略过欧风美雨的妙处,同时又有自己专攻的领域。秋疯子在法国巴黎“泡”过几年,研究的是民俗在社会行进过程中的恒定性和异变性,他的硕士和博士论文得到洋师长的激赏。与他在法国留学时的同学蓟之悦字独乐,如今担纲社会学系的系主任,探讨的是中国之所以贫穷,与毫无节制的人口增长,具有什么形态的对应关系,他的口头禅是:“穷苦人呀,生那么多孩子干什么,这才造成了国弱民贫!”
秋疯子*不喜欢蓟之悦,认为他做的学问是狗屁不值,把国弱民贫的责任推给生孩子过多的穷苦人,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怎么就不谈政治的腐败、外夷的侵略、富人的贪婪呢?那才是国弱民贫的真正病根。因此这两个人,只要有机会碰在一起,就会对“咬”。秋疯子言辞锋利,如刀似剑,常让蓟之悦丢盔弃甲,悻悻而退。秋疯子私下里也承认,蓟之悦除学问上偏颇之外,却是个大大的好人,只是他面对这位老同学,有些话不吐不快。
秋疯子的衣着很守旧,春、秋、冬喜欢身穿蓝缎子团花长袍,外罩黑缎子马褂,头戴黑绒瓜皮帽;夏天则是蓝、黑长衫,光头,脚蹬黑布鞋。蓟之悦呢,西装、衬衣、领带、皮鞋,西式头,鼻梁上架一副金丝眼镜。
蓟之悦虽是系主任,但为人谦和,没有什么官架子,也不小气钱财。得闲时,经常邀约同事雅集,或去附近的名园、名寺游玩,或在某个酒楼、饭庄设宴。
早春的一个星期日,天气晴明,他们去城郊的昭山寺观赏玉兰花。忽然大风骤起,风沙漫天,树头洁白的花瓣纷纷飘落,大家赶忙避到檐下。
蓟之悦说:“对不起诸位了,真可谓大杀风景!”
秋疯子仰天大笑,说:“我把这成语改变词序,叫做‘大风杀景’或‘风大杀景’,独乐兄,你看如何?”
蓟之悦说:“还是耕夫兄有捷才,佩服。”
社会学系的教授,虽喝过洋墨水,但国学是自小就涉猎的,功夫都很扎实,许多典籍可说是烂熟于心。相聚在一起,社会学的主业倒很少论及,谈的多是国粹。比如蓟之悦,对《墨子》一书及历代研墨之说十分看重,开口便是“墨学”。一次,蓟之悦在宴会上,忍不住与同桌的人,又侃侃而谈墨子所倡导的“兼爱”。
秋疯子重重放下酒杯,板起脸,竖起眉,站起来骂道:“如今谈墨子的人,都是一些混账王八蛋!”
蓟之悦的脸顿时红赤。
秋疯子又愤愤地说:“即便是独乐兄的父亲,也是混账王八蛋!”
一向平和的蓟之悦勃然大怒,手指秋疯子吼道:“你骂我也罢,怎么可以辱我高堂!”
秋疯子缓缓坐下,笑着说:“兄且息怒,我不过是试试你的心境。墨子‘兼爱’,是无父也,你今有父,何足以谈墨学?我不是骂你,是测试你对尊父可有孝心。你果真有,这就好!”
一席话引得哄堂大笑。
秋疯子备课,从不用钢笔和轻巧的笔记本。他从南纸店买来褐黄色的毛边土纸,裁出长两尺半、宽近一尺半的长方纸片,再装订好,用毛笔正楷书之,一丝不苟。备课本在讲台上摊开,占的面积很大,学生忍不住发笑。他大言不惭地说:“我做的是大学问,只有这种大备课本方可承载!”
他对学生很关照,特别是家境贫寒者,往往慷慨掏钱济助。有找工作困难的,他为之荐介给亲朋好友主掌的单位、部门。学生毕业离校,他会常写信去问问工作、生活情况,一律称之为“XX吾弟”。有一次,他的一个学生怀着感激之情回复一信,起首称“耕夫吾兄”,秋疯子拆信一看,拍案而起,骂道:“我称学生为弟,是谦逊,他称我为兄,是冒犯,师生关系犹如父子,岂可混淆!”
秋疯子会写诗能作联,毛笔字写得很好,楷、行尤妙,还能信笔作写意国画。
本系的年轻教师荣尚德、马荣英要结婚了,请秋疯子为他们将来的书斋写个匾额、书副对联。匾额他题了四个厚重的楷字:“一德双荣。”既嵌入了男女姓名中的字,又有勉励之意;再以行书作联:“四壁图书成雅集;五更风雨入幽眠。”举行结婚仪式的时候,原本艳阳高照,忽然天低云暗、雨声喧哗,有宾客惊呼:“天公不作美!”秋疯子挥手大声驳斥:“此言大谬!既云且雨,天地交泰之象,乃天公为新婚夫妇现身说法,可喜可贺!”
秋疯子研究民俗,以千年古城湘潭作为个案,再广采博撷,出版过数本煌煌大著,誉声四播。他对古城的社会动态十分关注,常常走出书斋,慨然亲历其间。
有一年,此地流行瘟疫,市民谈虎色变。有谣言传布,称郊外关帝庙旁有一个小水潭,取水以饮可除病,于是万人空巷,接踵而至。清水取尽,只余下浑浊的泥浆,人们又取泥浆入口。秋疯子闻说,立赴现场游说并夺人瓢、碗,称这是迷信,饮了不卫生的水更易得病。于是引起公愤,向他抛掷砖头、泥块,他只得落荒而逃。
湘潭城区格局拥挤,县府决定向城郊扩建。西郊有一条小河,河上有一座石桥名叫“腾蛟桥”。抗清名将何腾蛟曾在桥上抵抗入城的清兵,受伤被俘后又不肯降清,终被处斩。后人为了纪念他,将无名小桥命名为腾蛟桥,每年在他殉难之日,人们在桥上设香烛、果品为祭,称为“祭龙节”。现在,县府为出政绩,居然要填河拆桥了。秋疯子狂奔到桥上,手抚桥栏大哭,然后伸开双臂站在桥中央阻止施工,欲与石桥共存亡。蓟之悦知道官方的主意不可改变,怕秋疯子遭到不测,就安排几个校工去把他强拉了回来。第二天的《潭城日报》上,头版头条的标题是:秋疯子哭谏拆桥,何腾蛟何处祭奠。
1944年初夏,湘潭沦陷,日军的膏药旗到处飘舞,枪光弹影搅乱了古城往日的平静与清雅。
农历五月初五为传统的端午节,日军司令部早贴出告示:严禁龙舟下水,严禁祭祀屈原。
当时的湘楚大学早已停课,教师、学生风流云散。
端午节上午九时许,秋疯子一个人来到怡和坪码头的湘江边。这个码头又大又繁忙,为沿江十几个码头之翘楚。
秋疯子把长竹竿上卷着的白布长幡,从容地舒展开来,再把竹竿使劲地插牢在水边的沙滩上。在古俗中,这叫招魂幡,不过秋疯子招的不是已故亲旧之魂,而是国魂。幡的上半截,是他咬破手指,用血写的一首招魂诗:“归去来兮中国魂,山河依旧气豪雄。长幡直入云天去,唤醒睡狮怒吼声。”幡的下半截,画的是一只怒眼圆睁、向天而吼的雄狮,浓墨重彩,威风八面。
江岸上观者渐多。
秋疯子从提袋中拿出鞭炮,再在沙滩上插好点燃的香、烛。鞭炮燃响后,他面江而跪,虔诚地磕了三个头,然后站立起来,手持一大杯水酒,转身面对江岸上的人,高声吟道:“楚亡屈子投江死,酹酒山河未许愁。四万万人齐奋起,风雷滚滚震神州!”
众人齐声叫好,口号声此起彼伏。
忽有一群日本兵、伪军,从人墙中挤开一条缝,凶狠地冲突出来,把枪口对准了不远处的秋疯子。
砰、砰、砰……
乱枪声中,秋疯子大笑不止,然后缓缓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