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文学小说 > 正文 返回 打印

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

  2020-05-21 00:00:00  

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 本书特色

★ 法兰西学院院士、龚古尔大奖得主、黎巴嫩裔法国著名小说家、历史学家阿敏•马卢夫作品

★ 他被誉为是*有国际影响力的反映阿拉伯与穆斯林文化的作家,欧洲因他而掀起了阿拉伯文化热

★ 他的作品被翻译为27种语言,历经几十年而畅销不衰,广受世界各国读者喜爱;

作者阿敏•马卢夫,平生致力于消除东西方文化的隔阂,加深不同文化的了解。这在“叙利亚难民问题”、“阿拉伯之春运动”、“恐怖袭击”让世界手足无措的今天,以史为鉴,镜照当下,来自伊斯兰文化本体的历史小说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路。

小说中出现的历史上的重要伊斯兰国家和城市,如叙利亚、撒马尔罕、菲斯、开罗、地中海沿岸城市等等,它们也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撒马尔罕在历史上曾被定义为丝绸之路的终点。了解它们的历史文化风俗,有助于一个文明,更好的走近另一个文明。

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引入入胜,主人公的命运至始至终紧抓读者的心,读来丝毫不觉枯燥。没有比通过一部小说走进另一种文化更好的方法,尤其是这部小说还来自于阿敏.马卢夫,这位享誉世界的阿拉伯及中东问题专家、历史学者。伟大的作家阿敏•马卢夫将用他大师般的笔触,向我们娓娓道来一个个传奇人物的传奇一生。

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 内容简介

在西欧,十字军的东征掀起了经济和文化上的革新;但在东方,战争却导致数世纪的衰败和文化上的封闭。穆斯林世界开始闭关自守,变得过度敏感、处处防人、容忍度差及格调降低。伊朗、土耳其或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纵使到了今天,依然摇摆在*传统派和西化派之间。



十字军东征,是人类历史的一件大事。它的主场地是西亚,关连欧洲、北非乃至波斯、中亚,相关的宗教涵盖西欧基督教、伊斯兰教、东方基督教等,相关的民族则有欧洲法兰克人、阿拉伯人、突厥人、波斯人、犹太人及蒙古人等。它对东西方世界的影响广泛而深远,直到今天还不曾歇止。要了解中东问题的根源,东西方世界的文明消长,十字军东征是一段值得深究的历史。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另一扇窗”,从阿拉伯人的角度来看十字军东征,看看当时阿拉伯世界的情形及阿拉伯人的感受。



阿敏·马卢夫根据阿拉伯的通史、地方编年史及西方的史料,写出这部《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行文流畅、意趣横生,颇能唤起读者共鸣。



作为一个原籍黎巴嫩的阿拉伯作家,书中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历史视角,本书用法语出版后即在欧洲引起轰动,称为作者的成名作不为过。

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 目录

译序

卷首语

序幕

Ⅰ 侵略(1096-1100)

法兰克人来了

一个该死的兵匠

玛拉的食人族

Ⅱ  占领(1100-1128)

特里波利的两千日

穆斯林的反抗

Ⅲ  反击(1128-1146)

大马士革的密谋

蛮族中的一个头人

Ⅳ  胜利(1146-1187)

圣王努哈丁

奔向尼罗河

萨拉丁的眼泪

Ⅴ 解放(1187-1244)

不可能的相见

Ⅵ  驱逐(1244-1291)

完美者和正直者

蒙古的鞭笞

真主保佑,愿他们永不再涉足斯土

结语

注释和参考文献

本书年表

名词释义

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 节选

表面上,阿拉伯人赢得了这场艰苦的战斗,当初西方人想从不断的攻击中封锁伊斯兰的扩张,结果适得其反,两百年间,不仅法兰克人在中东建立的殖民国家相继被拔除,穆斯林在取得*终胜利后,奥斯曼土耳其转而开始向欧洲方向进攻,公元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1529年竟兵临维也纳城下。

表象是很容易欺骗人的,我们不妨拿后知后觉的眼光做一些略带矛盾的观察。在十字军东征时,阿拉伯世界的版图从西班牙到伊拉克,这么广大的一片土地是当时世界上智识*先进、文化*发达的荟萃之地。但*终,世界的中心还是从阿拉伯世界决定性地转移到西方。时也?运也?我们可不可以大胆地说,十字军的东征,标志着西欧的兴起,逐渐取得世界主宰权,同时它又敲响了阿拉伯文化沉降的警钟呢?

这种看法既不能说全错,也不能说全对。阿拉伯世界早在十字军东征之前就呈衰败之象,法兰克人的侵略只是加速它的衰败而已,因此不能说阿拉伯世界的衰落是十字军东征所造成的。

先知穆圣的子民其实早在9世纪开始,就逐渐丧失主宰命运的能力,领袖清一色都是异族人承袭,十字军东征的两百年间,我们所熟知的哪一个政治人物是阿拉伯人?只有编年史家、几个地区性的小国王(如伊本·阿玛及伊本·孟克德)和几个没实权的哈里发是,真正有实权的领袖,和法兰克人作战的英雄人物如赞吉、努哈丁、库土斯、拜巴尔斯、盖拉温等他们都是突厥人;阿发代尔是亚美尼亚人;夏库、萨拉丁及阿卡迈尔是库尔德人。或许在情感上、文化上,他们都已经“阿拉伯化”了,但别忘了,马素德在1134年跟穆斯台尔什德哈里发会面时,还需要传译;而八年以后,当他的同僚塞尔柱土耳其人攻下巴格达时,仍旧是一句阿拉伯话也不会讲。这些完全不懂阿拉伯及地中海文化的外来草原佣兵,后来都掌握着阿拉伯国家的军事实权。在外来统治者的压制、打压及嘲讽下,阿拉伯人已经无法将七世纪以来的璀璨文化继续发扬光大。事实上,法兰克人来到之前,阿拉伯人的文化已经是在原地踏步,只能陶醉在往日的美梦中,虽然比起新来的西方侵略者仍是超乎其上,但业已开始走下坡。

阿拉伯人的第二个弱点是一直无法建立一个稳定的政府组织,这点与前面论及的弱点也有些关连。法兰克人在占据中东的过程中,成功地建立了真正的政府组织。在耶路撒冷,统治者一个接着一个没有什么大变化,王国的政策透过王国的政府机构有效推行,教士的政治参与被明显认可,这点在穆斯林的世界里没有一个国家能办到。每一个王朝都不免面临生死存亡之斗,每一次的权力交接都激起内战,难道是法兰克人的连续侵略导致这样的情况吗?是不是游牧民族的天性使他们无法建立一个稳定的政治传承机制,到底该怪谁或是哪一个统治者?是阿拉伯人自己,还是突厥人,还是蒙古人?这个复杂的问题无法在本文内详论,不过有一点该注意的是,阿拉伯世界的这个毛病从古至今都看不出有什么解决方案,甚至直到20世纪后半期也还是如此。

由于缺乏稳定和深受民众信任的政府组织,自然而然的,民众的权利也不免受到影响。在十字军东征时期,西方的权力在王公贵族手上是稳固而不容易改变的。乌萨玛在访问过耶路撒冷王国后曾记载道:骑士册封后,国王是不能改变或废止的。更重要的是伊本·朱拜尔的观察,在他的中东之行*后,他曾经写道:

在离开提布尼(靠近泰尔)后,我们路经一片农庄和村落,这儿农业发达,住民都是穆斯林,但与法兰克人和睦相处。住民的房屋皆是己有,田产也没被剥夺,所有法兰克人在叙利亚的领土内都遵循同一统治规则──穆斯林的田产、房屋、村舍都属于他们自己所有。同是穆斯林兄弟,但居住在穆斯林自己土地上的人,往往受到不公平的欺诈,而居住在法兰克人的土地上却反而受到公平待遇,就事论事,将心比心,怎不令许多穆斯林迷惘。

伊本·朱拜尔观察得很有道理。沿着今天黎巴嫩南方的道路旅行,他发现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现象,虽然法兰克人有些所谓的公平正义,不脱乌萨玛称之为“野蛮人的行为”,但他们的社会确实有优点,比如有“权利均分者”的观念。那时当然还没有“公民”这个名词,但封建的地主、武士、教士、大学、资产阶级,甚至是异教徒的农民都享有一定的权利。而在阿拉伯东方,所谓法律程序的确是比较讲理,但国王的权力往往无限扩张,影响所及,往后有形的商业城市的发展,就如同无形的观念演进一般,皆受到阻滞。

事实上,伊本·朱拜尔的反应值得更深入的分析。虽然他坦承这群“该死的敌人”的某些优点,但他继续诅咒,甚至认为这种公平及行政组织的优点,将来会成为穆斯林道德上的威胁。难道他不是担心穆斯林本身在发现法兰克人社会的优点后,会回头舍弃自己的同胞吗?不管伊本·朱拜尔谅解到什么程度,至少这位著名的旅行家暴露了同时代人的毛病──在整个十字军东征期间,阿拉伯人的社会拒绝敞开大门去吸收西方的观念,这可能是身为受害者所遭受的*大伤害。对侵略者而言,去学殖民地的语言是很自然的事;但被侵略的一方则不是这么想,认为学侵略者的语言象征着投降,甚至可以说是对自己同胞的背叛。结果是,很多法兰克人愿学阿拉伯语;而法兰克人统治下的阿拉伯人,除了某些基督徒外,其他的仍继续采取高姿态,不愿学习西方语言。

类似这种例子还有很多,法兰克人在阿拉伯人的学校里,不管是在叙利亚的、西班牙的或是西西里的,学到很多新东西,对他们日后的扩张大有帮助。希腊文化的遗产,经由阿拉伯人的翻译及保存,得以重新传回到西欧,法兰克人在医药、天文、化学、地理学、数学及建筑各个领域中,从阿拉伯的书籍中汲取到新知识,然后加以传播、模仿*后超越。许多字源是阿拉伯语的名词今日依然在用,如:天顶、天底、方位、代数、算法等等,*常见的就是“零”这个阿拉伯数字。在科学技术方面,法兰克人从阿拉伯人那里学到造纸、制皮革、纺织、酒精及糖的蒸馏(蒸馏及酒精二字又是阿文),然后加以改进。我们也不该忘记欧洲农业受赐于东方的贡献,如杏子、茄子、红葱、柑橘、西瓜,等等,这些字眼原来都是阿拉伯文,太多太多例子了。

在西欧,十字军的东征掀起了经济和文化上的革新;但在东方,战争却导致数世纪的衰败和文化上的封闭。在遭受四面八方打击后,穆斯林世界开始闭关自守,变得过度敏感、处处防人、容忍度差及格调降低──这种保守的态度随着现代世界的演变更趋严重。穆斯林自觉是被排除在现代世界之外的,而且愈来愈是这样。所谓进步,彷佛是另一个世界的事,他们与现代事物往往格格不入。难道要保持文化和宗教上的自我认同,就一定要排斥这些象征西方的现代事物吗?还是说要现代化,就要甘冒失去自我认同的风险?伊朗、土耳其或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至今还没有成功地解决这个难题,纵使到了今天,依然摇摆在极端传统派和西化派之间。

阿拉伯世界,对法兰克人既害怕又惊讶。曾经被视为野蛮人和失败者的法兰克人,居然在其后试图征服整个地球。因此十字军东征实在不该单纯地视为一个过往的事件。千年以来,阿拉伯人(或说整个穆斯林)对于西方人的态度往往未变,但很多事件都过去几个世纪了,而其影响今天依然存在,这不是太奇妙了吗?

今天,已经是千禧年的前夕,而一些阿拉伯的宗教或政治领袖谈话仍然不时提到萨拉丁,提到耶路撒冷的陷落及收复。在大众的心中,在许多官方的谈话中,以色列不啻是一个新的十字军国度。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三派中,一派就叫希登,一派叫艾因·札鲁特。在埃及纳赛尔总统风光的年代里,曾一再自比于萨拉丁,欲统一叙利亚和埃及──甚至也门!阿拉伯人一直把公元1956年法国和英国在苏伊士的出兵比作公元1191年的十字军东征。

当然这中间还有令人不安的相似之处。讲到埃及萨达特总统,很难不令人联想到七百多年前的锡比特·伊本·加兹,他对大马士革的人民演讲,痛斥阿卡迈尔这个埃及君主是叛国者,居然把耶路撒冷圣城拱手让人。当我们今天听到大马士革和耶路撒冷当局为争夺戈兰高地及贝卡山谷而兵戎相见时,怎么能够不回想过去,而有“古今一也”之感叹,而当我们重温乌萨玛对侵略者优势的反省时,怎么能够不想想现在。

只要穆斯林的世界持续遭到攻击,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种受迫害的心境,*后往往以危险而固执的观念形式作激进的释放。公元1981年5月13日,土耳其人马哈麦·阿里·阿加曾试图射杀教宗,他在一封信中有下列语句:

我决心杀掉教宗若望保罗二世,他是十字军的*高头头。

除了这种个人行为之外,形势似乎很明显,东方阿拉伯世界就是视西方世界为天然敌人。为了对抗敌人,他们对敌人采取的任何举动──无论是政治的、军事的或是以石油为本钱的,都视作是合理的报复手段。十字军东征所造成的千年历史创伤,对阿拉伯人来说仍未因岁月的流逝而抚平。

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 作者简介

阿敏•马卢夫 Amin Maalouf

黎巴嫩裔法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历史学家,法兰西学院院士。1949年2月25日生于黎巴嫩贝鲁特,1976年移居法国。他曾周游世界六十余国,亲历了越南战争、伊朗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被公认为阿拉伯及中东世界专家。

这样一位原籍黎巴嫩的阿拉伯作家,他本人又出生于基督教家庭,父母都是基督教徒,少年时代就读于贝鲁特的耶稣会学校。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亲眼目睹了黎巴嫩内战之后,为了摆脱政治动乱与同胞相残的苦痛,他选择移居法国。独特的文化背景使阿敏•马卢夫对阿拉伯人深怀手足之情,对基督教又没有根深蒂固的偏见,因此,他的书多年来无论是在穆斯林世界,还是在西方读者群中,都经久不衰,新版本不断出现,并且被翻译成二十七种语言。他被誉为国际文坛中代表阿拉伯文化的主流声音。

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

http://www.00-edu.com/tushu/hx1/202005/2300208.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