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爱情 本书特色
这部长篇小说集中展示了以彭登科为代表的热血青年在延安艰苦卓绝同时又是自由民主的崭新生活中的故事,他们经历了从单纯的不适应新的环境,到*后完全融入到工农大众之中的精神蜕变的成长过程。同时还描绘了主要人物彭登科和苏贞在风云变幻的大时代背景下,在走向人生成熟的同时,他们炽热的爱情也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后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崇高境界。
该作品以抗战8年为经、以彭登科和苏贞爱情故事为纬,编织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中的延安各界民众、尤其是青年人的爱情生活,并且再现了独特的延安风土人情
延安爱情 内容简介
故事发生在1938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
出身官宦家庭的北平热血青年彭登科,为了爱情、理想和自由,追随仰慕已久的曾一同参加“一二·九”游行的北平进步女青年苏贞来到延安,并与因追求创作自由的山西青年王新语和躲避婚姻逃离家庭的浙江女青年倪裴相识。由此4位出身于不同家庭的男女青年成为要好的朋友,他们在民族危亡、社会动荡之际,在高举抗日旗帜、万众瞩目的延安,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人生爱情大剧。
延安爱情 目录
**章 西安激情
第二章 遭遇匪险
第三章 初识延安
第四章 在抗大的日子里
第五章 乡下
第六章 来了抗日大英雄
第七章 不一样的战场
第八章 群英会
第九章 战北平
第十章 高原寒
第十一章 生与死
第十二章 爱情延安
第十三章 无语的英雄
延安爱情 节选
《延安爱情》讲述了:故事发生在1938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出身官宦家庭的北平热血青年彭登科,为了爱情、理想和自由,追随仰慕已久的曾一同参加“一二?九”游行的北平进步女青年苏贞来到延安,并与因追求创作自由的山西青年王新语和躲避婚姻逃离家庭的浙江女青年倪裴相识。由此4位出身于不同家庭的男女青年成为要好的朋友,他们在民族危亡、社会动荡之际,在高举抗日旗帜、万众瞩目的延安,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人生爱情大剧。性格豪爽但又有些莽撞的彭登科,是一个爱情至上主义者,狂热追求苏贞。稳重成熟的苏贞,认为在国家命运如此危机的时刻,爱情应该属于次要的。但彭登科认为革命和爱情并不相悖,所以无论是在抗大学习期间,还是参加武装工作队巩固边区根据地的艰苦生活中,以及一同前往北平执行秘密任务的危险当中,他们在爱情观念上产生了诸多激烈的冲突,但苏贞又对于彭登科炽热的爱情追求感动在心,内心非常矛盾。后来抗日英雄郑大龙团长的出现,并又因为阴错阳差的多种原因,郑大龙逐渐走近苏贞并对苏贞发生好感,对彭登科看法颇多并且两个人之间关系已经疏远的苏贞,感受到了工农干部身上的那种纯朴和率真的思想,还有别于知识分子爱情的感人方式。彭登科对郑大龙产生误解,但上了战场的彭登科,在与郑大龙并肩作战中,感受到了郑大龙的英雄情怀和曾经发生的悲壮感人的婚姻,对郑大龙产生男人之间的敬佩,但内心并不服气,与郑大龙暗中较劲,要以知识分子的胜利,来说明他和苏贞的爱情才是*为合适的。在医院工作的倪裴,一直远远地向往彭登科,在作为战地医疗队一员上战场期间,为负伤的彭登科输血,彭登科在感动中看到了倪裴坚强的一面,改变了过去对倪裴软弱单纯的看法。彭登科在审干期间遭受了不公正对待,受到迫害,内心一度彷徨迷茫。倪裴以医生身份照顾彭登科,并承受巨大精神压力,故二人关系逐渐靠拢。而在鲁艺一心搞创作要使自己成为大艺术家的王新语,是一个自私并且怯弱的人,但他内心也是暗恋苏贞,经常寻找机会接触苏贞。后来郑大龙在战场壮烈牺牲,作为文化教员来到战场上并在郑大龙身边的苏贞悲痛欲绝。王新语百般照顾苏贞,并且由于走上了正确创作之路,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已在延安成为著名剧作家。此时,倪裴遭受情感创伤,得到了彭登科的极大同情。*后彭登科与倪裴结婚,苏贞与王新语结婚。王新语为了得到苏贞爱情,曾有过自私举动,为此导致彭登科与苏贞关系恶化,但婚后暴露出来他的不当举动。王新语自愧难当,后醒悟,觉得对不起彭登科和苏贞,也对不起由于他的自私从而导致郑大龙女儿失踪,并失去任何线索。*后王新语走上了一条精神自赎之路,并击毙了*初是土匪、*后成为皇协军的贺老七——当年杀害郑大龙之妻并劫走郑的女儿的罪魁祸首,为郑大龙报了仇。王新语终于牺牲在战场上,并且留下了流行广泛的带着血迹的交响诗《延安爱情》词曲谱,由彭登科终生保存。因为艰苦环境,新婚当晚,倪裴和彭登科没有成为真正夫妻。后认为彭登科与自己的结合更多是因为同情大于爱情,并在与失去了丈夫王新语的苏贞的彻夜长谈中,真正了解了苏贞和彭登科才是真正的*爱,所以选择了主动离开,以此成全她*为要好的姐妹苏贞。*后为了救治农民,倪裴悲壮牺牲在乡下,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爱戴。经历各种悲欢离合之后,彭登科和苏贞终于决定走在一起,但又因时局变化,二人结婚登记未成,*终为了革命工作,在抗战胜利后,二人分别。解放后,苏贞终生未嫁,一直抚养郑大龙和牺牲的前妻的女儿小燕子。彭登科也是终生未娶。50多年后,苏贞与彭登科在北京医院相逢,重新回忆过去艰苦岁月的生活。这部长篇小说在主要塑造了4位都市青年在延安的爱情、生活、工作之外,还塑造了其他众多人物以及他们的爱情故事。譬如革命信仰无比坚定的长征女干部许坤善,儒雅沉稳的在特殊战线出生入死的关文波,以及他们二者之间的崇高的革命爱情;保卫干部严冬山带着偏执的工作热情以及他和彭登科性格对立的矛盾,还有*后他抓捕隐藏特务李满屯时令人感叹的牺牲;倪裴当年“捆绑婚姻”的当事人、后来牺牲的秘密战线上的英雄方义,还有纪排长、小猴子、李太平、大柱、小凤等众多延安各阶层民众的典型形象。以及政治土匪贺老七,隐蔽极深的日本和国民党双料特务李满屯等反面人物的阴险狡诈的形象。这部作品集中展示了以彭登科为代表的热血青年在延安艰苦卓绝同时又是自由民主的崭新生活中的故事,他们经历了从单纯的不适应新的环境,到*后完全融入到工农大众之中的精神蜕变的成长过程。他们在与工农干部、当地农民的广泛接触中,有过茫然和矛盾,同时在新环境中,他们彼此之间和自身也有过矛盾,甚至有退缩,但他们在经历了生活中的委屈、误解、冲撞和痛苦之后,目睹了工农大众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人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理想的坚守,以及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所有的一切,都令他们逐渐成熟起来,经过战争血与火的磨砺,*后成长为有理想的坚强的革命战士。同时还描绘了主要人物彭登科和苏贞在风云变幻的大时代背景下,在走向人生成熟的同时,他们炽热的爱情也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后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崇高境界。该作品以抗战8年为经、以彭登科和苏贞爱情故事为纬,编织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中的延安各界民众、尤其是青年人的爱情生活,并且再现了独特的延安风土人情。
延安爱情 相关资料
初到延安的时候,马中华还不叫光明响亮的马中华,叫一个很古旧的名字——彭登科。当时到了延安的青年学生,掀起了改名字的大风潮,许多人都热血沸腾地改了名字,甚至改了姓。之所以改姓名,有多种原因。有的是为了与过去的生活彻底绝裂,表达一种崭新生活的开始。也有的是为了安全起见,不给在国统区和沦陷区的家人带来生命危险。彭登科改姓名,是为了纪念崭新生活的开始。从字面上理解“马中华”很好理解:马克思的“马”,中华民族的“中华”。彭登科是一九三八年夏季到达的延安,转过年来的春天,他就意气风发的想要改,但始终没有一个名字令他满意。拖到了一九四三年的春天,但又因多种原因,始终没有叫起来,周围的人还是习惯称呼他彭登科。直到一九四五年,在一个非常特殊的关键时刻,他才正式改叫马中华。 下雪了。漫天遍地的黄,变成了无限宽广的白。站在任何一处眺望延安,好像窑洞、山峰,还有其他的建筑,都变成了天上的白云。不远处的宝塔山,在漫天白雪的衬托下,仿佛在飘动一样。这样的美景,在严冬山看来,却是沉重的、压抑的。他一直处在焦虑之中,感到肩上的重担越来越重了,只要一天找不出来隐蔽的电台,他就觉得自己是一个废物,一个无用的人。他觉得四面八方都是嘲讽的目光,对不起上级领导,也对不起延安所有的民众。严冬山是一个责任感极强的人,他有一种要承担一切的使命感。但是令严冬山非常奇怪的是,自从使用电波测试仪之后,那部经常神秘出现的电台忽然消失了,再也没有出现过,就好像从来没有过一样。心情焦虑的严冬山决定主动出击。他踩着没膝深的积雪,带领治安科的人,把测试仪搬出屋内,安置在了山上,在没有物体遮挡的情况下,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严冬山认为,在这样的大雪天气里,敌特有可能加紧活动。严冬山亲自蹲守在一座废弃的破窑洞里,时刻坚守在电波测试仪的旁边。饿了,啃一口冷馍;渴了,喝一口凉水。他的属下都劝严科长下山,可是严冬山还是坚守。但那部曾经异常活跃的电台,还是没有出现。因为还有别的工作,严冬山最后依依不舍地下了山。严冬山越发消瘦了,他整日地不睡觉,即使躺下了,脑子里也都是工作。他给自己定下目标,必须在明年春节到来之前,把潜藏的特务和反革命分子抓出来,还要把彭登科搞清楚。这天严冬山再次与彭登科谈话,他要从各个方面,把彭登科的精神防线彻底摧垮。严冬山有意将“战线”拉长,不仅针对北平之事,又重提旧事,继续质问彭登科,为何在西安要躲避审查来延安,并针对他以往的生活作风、爱出风头、小资情调、投机革命等等诸多问题,进行排山倒海般、狂风暴雨式的批判。已经在黑窖里待了一个多月的彭登科,已疲惫无力,面对严冬山更加严厉的审问,他没有激烈的反驳,只是闭着眼睛,不住地摇头。因为总是面对黑暗,突然出现在阳光下,彭登科总要下意识地闭上眼睛,他不能睁开,只要一睁开,觉得有千万个银针在穿刺他的眼睛,会疼得受不了。尤其是当他突然看见外面的天地一片雪白时,竟然吓得大叫一声,似乎遇到了极为恐怖的事情。严冬山观察着彭登科所有细微的变化,他明白,彭登科的精神防线就要垮了,他必须给予更大的外界冲击。严冬山再次想到曾经与彭登科关系密切的王新语。他觉得王新语这个“通道”最有利用价值,果然,被找来“谈话”的王新语刚一进屋,严冬山就发现他的面部因紧张而不断地抽搐。为了更好的制造紧张空气,严冬山没有理他,也不让座,依旧低头看材料。大约两分钟过后,王新语颤抖地问了一句什么,严冬山这才把头抬起来。严冬山明白地告诉王新语,今天把他叫来,就是想听一听他经过整风学习后的感想。严冬山的语气,没有一点色彩。但越是没有任何语气,反而越是带着不可琢磨的多重意味。曾经像大将军一样指挥演员的王新语,现在面对严冬山,像是小学生面对严厉的老师。王新语小心地问严科长,他能不能坐下来。严冬山“哦”了一声,王新语这才小心地坐下。严冬山看着动作有些僵硬的王新语,恍然大悟,原来王新语要求坐下,是为了解开自己的腰带。王新语解开腰带,背过身子,从里面掏出了什么东西,转过身,又把裤子重新整理好。王新语把一个灰色的布包打开,严冬山这才发现,原来是七八个笔记本。笔记本没有皮,用粗糙的马兰纸装订而成,几个笔记本摞在一起,厚厚的,像是一块大砖头。王新语双手把“大砖头”送给严冬山,虔诚地告诉严科长,这是他的笔记本,记了好多年,尤其是从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开始,他记得最详细。王新语特别强调,这里面不仅记录着他的思想,还记录着他知道的所有事情。严冬山接过来带着体温的笔记本,翻了翻,认可了王新语的做法。面对党,不仅要说心里话,还要把自己的胸膛敞开,要把脑子里的东西统统亮出来,要让党看得清楚,这样才能争取更大的进步。严冬山指着笔记本,意味深长地说,你的思想在党这里了,你可以安心地走了。王新语走出社会部,长舒了一口大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上交笔记本,是王新语苦思很久才想出的办法。自从那天在排练场门口,严冬山若有所思地走了以后。王新语就知道,自己早晚要面对更加严重的事,尤其是有关彭登科的问题。这段时间,王新语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大会,“整风”的大风暴,让王新语胆战心惊。隐瞒当年在阎锡山学校之事,时间过去得越久,越是仿佛背上一个大石碾,压得他喘不上气来。所以他想到了上交笔记本的办法。因为笔记是最好证明当时内心全部想法的证据,是可以让组织信任自己的最好办法。当然,笔记里面没有记录他在阎锡山学校的事。王新语在雪地里慢慢地走,脸冻得生疼,很快冷风就把身上的一点热气给打走了。刚才的解脱,很快也就过去了。他好像又感到有点失落,至于失落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他说不清楚。走着走着,王新语忽然站住了。由于大雪的缘故,好多东西都被遮蔽,许多熟悉的景物在大雪中变得陌生了,由于没有了参照物,他走迷了路。他站在茫茫雪地中,四处张望着,不知道该朝哪里去。与不知走向哪里的王新语比起来,严冬山却找到了“路”,找到了一条解开彭登科谜团的大路。当天晚上,严冬山挑灯夜读王新语的笔记。他看得很仔细,终于发现了重要内容——彭登科借助一面国民党的党旗,带领被蒙蔽的王新语来到了延安。严冬山“啪”的一声,把笔记本掷在了小桌上,油灯的灯苗被厚厚的笔记本震动,快速地跳动,几乎快要灭掉。严冬山激动地叫道“彭登科呀,你革命动机真是不纯呀,多好的证据呀”,他在屋里快速走动,把披在身上的棉袄扔在旁边,点上一支烟,狂热地吸起来。屋里烟雾腾腾,呛得他不住地咳嗽,严冬山整整看了一夜,一直看到东方发白。本来第二天早上,严冬山就要迫不及待地重新提审彭登科,因为上午还有一个重要的会议,他决定下午再开审彭登科。上午的这个会,严冬山非常重视。是为新来的社会部的年轻干部们开会。真是凑巧,会议室的地点,离关押彭登科的黑窖很近,就在对面,中间隔着一条小土路。会上大家鼓掌的声音,惊醒了黑暗中昏昏欲睡的彭登科。后来他听到了严冬山的声音,完全是下意识的警觉,他跑到窑洞门口,把耳朵贴在了门缝上,努力听着严冬山到底在说什么。严冬山慷慨激昂地讲话,先是总体讲了社会部的任务,还有工作性质,以及如何做好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他把当好一名战士、尤其如何当好社会部战士,总结成四个字——提高警惕。讲话最后,他激动地讲了一个故事。严冬山说,他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就是要说明“提高警惕”的重要性。严冬山讲,当年有一个年轻人,是陕西省委保卫部里的通讯战士,专门给首长送发重要文件。有一次在夜晚,他要把一份重要文件送到地委书记那里去。没想到,在送信前,他最要好的一个战士,肚子疼得不行,喊他帮助。这个通讯战士帮助了这个平日关系最好的战士,没想到这个战士,为了两根金条,已被特务收买,成了一个叛徒,这个叛徒把那个通讯战士打伤,然后带着这份重要文件逃跑。后来这个通讯战士醒过来,大喊来人一个班的战士前去追捕,但最后没有追到,却在路上被特务阻击,牺牲了两个十七岁战士的生命。后来,省委又紧急修改了原先的工作安排,尽管挽回了一些损失,但还是造成了很大损失。彭登科隔着门缝,断续地听了严冬山的这个深情故事。后来他又听到严冬山几乎是带着哭腔大声地说,当年的那个通讯战士,不是别人,就是他——严冬山。随后,彭登科又听到了严冬山更加洪亮的声音,他说年轻的同志们呀,要想做好保卫战士,尤其是我们社会部的干部,首先要有坚定的革命信仰,不能随便相信一个人,哪怕这个人职位有多高!我们要以革命利益为重,不怕牺牲自己的生命。同志们,警惕呀,时刻警惕着!会场上响起热烈的口号声,大家喊着“抓出坏蛋!抓出特务!”“打倒日本侵略者!”“共产党万岁!”随后,全体人员站起来,唱起了《国际歌》。
延安爱情 作者简介
武歆,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现在天津作协专业创作。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树雨》等4部,小说集《诺言》,散文集《习惯尘嚣》等。在《当代》《人民文学》《中国作家》等文学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多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新华文摘》《名作欣赏》《中篇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作品与争鸣》等转载,作品曾入选多种年度文学选本。曾获天津市青年创作奖提名奖、滇池文学奖等。并有作品译成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