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白话版) 本书特色
知名学者、作家对蔡东藩《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的评论
顾颧刚(著名历史学家):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就是历史专家也不容易把它完全熟
记。倒不如这部演义,随意翻览一下.说不定会有提纲挈领的功效。
袭蛟睢《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副会长):其规模之宏伟,卷帙之浩繁,内容
之丰富。不仅在我国历史演义中绝无仅有。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找不到先例。……它
所起的作用。是官修的“二十四史”或任何中国通史都无法代替的。
逄先知(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在延安时期,读书的条件好一些。他(毛泽东——引注)
托人买了两套中国历史通俗演义(蔡东藩著),除自己阅读,还向别人推荐。
橘天石(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毛泽东为何喜爱蔡著?原因可能
有很多.但蔡著成功实现了历史真实和趣味性的统一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李志庭(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蔡东藩的通俗史学工作是非常成功的。……是近代演义史书当
中出版发行历时*长、数量*大的一种。
二月河(著名历史小说家):它既不是“纯文学’.也不是“雅文学”;它不是纯历
又没有虚造历史……一部好的历史实录。何尝不可当作一部小说和文学作品看?
后汉-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白话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之一。《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为风靡海内外的一部通俗历史巨著,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约600万字。毛泽东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不久,也曾致电李克农:“请购整个《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两部。”足见本系列书具有极强的史学价值、文化价值、珍藏价值、馈赠价值。
这部从秦朝一直叙述到民国的煌煌巨著,确实是了解中国历史的*佳读本。这是一部难得的线索清楚、故事完整、细节生动的作品。它以通俗小说“演义”历史,以历史知识“丰富”通俗小说,既可信又可读。
后汉-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白话版) 目录
新朝伊始
边境纷争
群贼崛起
真命天子刘秀
昆阳大捷
刘绩遇害
王郎称帝
刘玄定都长安
群雄逐鹿
刘秀登基
宋弘大义拒婚
淫寇园陵逞凶
造反的下场
燕王彭宠之死
智勇双全的耿将军
隗嚣叛乱
三请严光
得陇望蜀
光武帝决胜千里
金溪女霸王
忠臣董宣
壶头山剿匪
光武帝驾崩
绝世美女马皇后
蔡情取经
楚王之乱
云中太守廉范
班超出使西域
马太后辞封
窦皇后争宠
智擒疏勒王
降羌英雄邓训
外戚专权
少年皇帝发威
邓绥德冠后宫
班超还朝
短命的皇帝
勇将梁懂
虞诩智敌强羌
传奇廉吏杨震
乳母王圣
杨震自尽
宫廷风波
梁女正位中宫
阉党权倾朝野
张纲平盗
梁冀投毒害幼主
骄夫悍妻
铁面无私的朱御史
定密谋诛杀粱氏
五侯祸乱人间
皇后的悲哀
大兴党狱
窦太后执政
窦武失计被杀
阉党尽诛名士
陈球仗义执言
赵苞破敌
灵帝西园卖官
黄巾贼作乱
奸雄曹操
桃园三结义
东吴始祖孙坚
灵帝阅兵
引狼入室
董卓废帝
汉廷迁都
孙坚喜得御玺
吕布戏貂蝉
董卓丧命
曹吕之争
李催挟持献帝
汉献帝逃亡
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阿瞒宛城猎艳
大谋士郭嘉
吕布丧命
狂生祢衡
义士关云长
官渡之战
审配死守孤城
三顾茅庐
孙权复仇
赤壁之战
既生瑜,何生亮
许褚救主
伏皇后被害
鲁肃病故
关云长败走麦城
曹丕篡位
刘备之败
七擒孟获
马谡失街亭
诸葛亮五丈原归天
大战公孙渊
司马懿计杀曹爽
东吴的宫廷之争
司马师废魏帝
恶贯满盈的孙綝
蜀亡晋兴
后汉-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白话版) 节选
一批年轻的文化人,为了让更多读者体会蔡东藩《中国历朝通俗演义)
的魅力,经过艰苦努力,以专业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将蔡著的“旧白话”
——这种“白话”今天已经不大读得懂了——重新译为今人能够轻松理解
的当代白话。毫无疑问,这是让蔡著得到传承的*好方式。他们的工作
“活化”了蔡著,既是对于原著的一次致敬,也是一种新的可能性的展开。
翻译整理后的作品,为普通读者提供了方便,无论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地
进入中国历史的深处。
蔡东藩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是一部让我印象深刻的书,少年时代
曾经激起过我的强烈兴趣。那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可以读的书少得
可怜,但一个少年求知的兴致是极高的,阅读的兴趣极强,加上当时的课
业没有什么压力。因此可以读现在的青少年未必有时间去读的“杂书”。当
时中华书局出版的蔡东藩的《民国通俗演义)就是让我爱不释手的“杂
书”,它把民国时期纷乱的历史讲得有条有理,还饶有兴味。虽然一些大段
引用当时文件的部分比较枯燥,看的时候跳过了,但这部书还是深深吸引
了我。后来就要求母亲将《中国历朝通俗演义)都借来看。通过这部书,
我对历史产生了兴趣。历史的复杂、深刻,实在超出一个少年人的想象,
看到那些征战杀伐、官闱纷争之中人性的难测。确实感到真正的历史与那
种黑白分明的历史观大不相同。当时,我们的历史知识都是从“儒法斗争”
的框架里来的,历史在那个框架里是那么单纯、苍白;而蔡东藩所给予我
的,却是一个丰富和芜杂得多的历史。在这部书里,王朝的治乱兴衰,人
生的枯荣沉浮,都让人感慨万千,不得不去思考在渺远的时间深处的人的
命运。可以说,我对于中国历史的真正了解,就是从这部历史演义开始的。
三十多年前的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不得不承认,这部从秦朝一直叙
述到民国的煌煌巨著。确实是了解中国历史的*佳读本。这是一部难得的
线索清楚、故事完整、细节生动的作品。它以通俗小说“演义”历史,以
历史知识“丰富”通俗小说,既可信又可读。
蔡东藩一生穷愁潦倒,他的经历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经历,他对于历史
的描述是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的。他不是一个鲁迅式的启蒙者,但他无疑具有
一种另类的现代性,一种与五四新文学不同的表达策略。蔡东藩并不高调激
越.他的现代性不是启蒙性的,不是高高在上的“我启你蒙”,而是讲述历史,
延续传统。他的作品具有现代的想象力,表现了现代市民文化的价值观。
在《清史通俗演义》结尾,蔡东藩对于自己做了一番评价,足以表现
一个落寞文人的自信: ‘‘录一代之兴亡,作后人之借鉴,是固可与列代史
策。并传不朽云。,’他自信自己的这部著作,足以与司马迁以来的史学名著
“并传不朽”。
蔡著的不可替代之处,不仅在于他准确地挑出了历史的大线索,更重
要之处在于,他关注了历史深处的人的命运。有些历史叙述者,过于追求
所谓“历史理性”,结果常常忘记历史是鲜活生命的延展。在这些人笔下,
历史变成了一种刻板和单调的表达。而蔡著不同,他的历史有血液、有温
度.是可以触摸的。他的历史是关于人性的故事。
从蔡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活的历史,体验到个人命运与国家、文化
之间密不可分的关联。冯友兰先生在《西南联大纪念碑》的碑文中这样阐
释中国文明的命运: “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
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
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
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今天,中国文化所具有
的历史连续性和不断更新的魅力正在焕发光芒,冯先生对于中国未来的期
许正在成为现实。
在这样的时机,蔡著《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的新译,就更显其价值。
我们期望读者能够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并从历史中得到启示,走向更好
的未来。
让我们和读者一起进入这个丰富的世界。
是为序。
骄夫悍妻
李固、杜乔虽然相继被罢免,但还在都中居住。外戚、宦官都因他
们为人正直。把二人视为心腹大患。桓帝即位以后,宦官唐衡、左倌等
人一同对他说:“陛下即位前,李固、杜乔首先反抗,说陛下不应继承
大统,真正可恨!”桓帝听了,不禁愤怒起来。当时甘陵人刘文与南郡妖
贼刘鲔交往。传言说清河王应当统一天下,想立刘蒜邀功,就劫住清河
相谢属.拿着刀威胁:“我们要立清河王为天子,你可以助我们一臂之
力!”谢篙不肯听从,怒目圆睁,厉声呵叱,以致被刘文杀死。清河王刘
蒜听说国相被劫,忙令王宫卫兵出去营救。卫士见谢属被杀,当然全力
与贼人拼斗。刘文、刘鲔部下不多,一时抵挡不住,被捆绑起来,推到
清河王面前。清河王不肯饶恕,下令将他们杀死。可朝廷不谅解清河王
的苦衷,反而听信奸人,将他贬为尉氏侯。刘蒜原本没有谋反的意思,
却蒙受冤屈,遭到诬告,一时难以承受,服药自尽。
梁冀趁此机会诬告李固、杜乔与刘文、刘鲔串通,请求速将他们逮
捕定罪。梁太后知道杜乔忠贞,不答应抓捕杜乔,梁冀就将李固打入狱
中.逼迫他承认。李固当然不肯。李固有一个门生叫王调,上疏替李固
喊冤。河内赵承等几十人也请求赦免李固,梁太后于是下诏释放李固。
李固出狱后走到集市,百姓都欢呼万岁。梁冀得知后,大吃一惊,又对
太后说李固收买人心,必会成为后患,不如趁早将他处死。梁太后还不
答应.梁冀竟擅自传达诏令,再次将李固抓入狱中。李固自知死罪难
免,在狱中写好书信,托狱吏转交太尉赵戒、司空胡广。赵戒、胡广
看到李固的书信,明知李固是被梁冀陷害,但又担心如果出头解救,
非但自己富贵不保,连家族也难以保全,因此不敢代为申冤,只是在
心中惭愧、感叹罢了。其余的公卿大臣地位较低,全都袖手旁观,
免得招来横祸。可怜这位为国尽忠的李固,*终死于非命,享年五十
四岁。
梁冀杀死李固以后,又派人逼迫杜乔: “请早点自裁,还可保全妻
儿!”杜乔怎肯为了梁冀的话而死?到了第二天,梁冀派人到杜乔府中探
视.并没有听到哭声。梁冀不等太后下令,就将杜乔抓进狱中,杜乔当
夜就死了。梁冀将李固、杜乔的尸体放在城北,说他们串通叛逆,并下
令说前来哭丧的人,一并定罪。李固的弟子郭亮年龄很小,到洛阳游
学。得知李固冤死,就上疏乞求为李固收尸。朝廷不允许。郭亮去为李
固哭丧,守着尸体,不肯离去。夏门亭长呵斥道: “李固、杜乔身为大
臣,不知为国家尽忠,反而意图逆谋,*终身败名裂。你为何还敢违反
诏书、以身试法呢?”郭亮慨然道: “生死由命,我只是为了一个‘义’
字,我早已将生死抛开,何必用大话吓我?”亭长也为之叹息,他对郭
亮说: “如今这世道,耳目众多,不要乱说话!”不久,南阳人董班也
到李固尸体旁恸哭,不肯离去。杜乔的故掾杨匡,日夜兼程从陈留赶
来奔丧,谎称是夏门亭的吏入,守着尸体驱逐蝇虫。三入守了十二天。
司隶得知后,据实上奏,梁太后垂怜他们,下旨赦免,并让他们将尸
体安葬。董班送李固回汉中,杨匡送杜乔回河内,家属都护送棺材回
归故里。
以前李固罢免太尉时,已派三个儿子李基、李兹、李燮还乡。李燮
年仅十三岁,姐姐文姬嫁给同郡赵伯英为妻,贤惠过人。她见兄弟回来。
问明原因后,边叹边哭道: “李氏恐怕从此就要灭亡了!祖上历代积德.
为何落到这个地步呢?”文姬秘密与两位兄长商议,打算将弟弟藏起来.
谎称已将他送到京师。同乡的人都信以为真。不久,郡守接到梁冀的书
信,逮捕李固的三个儿子。李基、李兹被捕,死在狱中.只有李燮被文
姬藏匿,幸免于难。文姬还担心难以保全,就召父亲的门生王成进入内
室,哭着对他说: “你以前在我父亲门下,为人仗义,如今我想以孤子
相托。李氏存亡,全在你身上,希望你不要推辞!”王成应声道: “师父
的恩情,难以忘怀,我愿听从你的安排。”文姬于是将李燮交给王成.王
成带着李燮沿江东下,进入徐州境内,让李燮隐姓埋名在酒家做佣人.
自己到市中占卜。李燮有空就跟从王成学习,从不懈怠。酒家老板知道
他不是常人,想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李燮。此女已经成人.料到刘燮不
会久居人下,情愿委身于他。于是酒家老板选取吉日成礼。李燮仍像以
前一样勤学,*终得以精通经书。后来朝廷多次颁下赦罪书。并寻找李
固的后代,李燮这才将真相告诉酒家老板。酒家老板依礼将他送回.李
燮为父亲服丧,与姐姐相会,又入朝受封为议郎。
建和二三年间,国政虽被外戚把持,内外没有什么大事。只是灾异
时常发生。建和二年五月,北宫中德阳殿及左掖门失火;建和三年六月.
洛阳发生地震,宪陵寝屋都被震坍;七月廉县下起了肉雨,形状有的像
羊肺,有的像手掌,远近都称为奇事;八月京都发大水;九月地震两次。
山崩塌五处。太尉赵戒因灾难被罢官。朝廷迁升司徒袁汤为太尉、大司
农张歆为司徒。梁太后下诏自责,并赈济灾民。第二年正月,梁太后身
体不适,把政权交付桓帝,大赦天下,改元和平。
梁太后把政权交出后,在长乐宫养病,接连召御医诊治,仍旧无效,
病情越来越严重。一天,她勉强起床,到宣德殿召见宫省官属以及梁氏
兄弟,本想当面加以嘱咐,因痰气上涌,无法开口,只得令左右拟诏,
以笔代口。颁下诏书的第二天,梁太后就逝世了,享年四十五岁,尊谥
顺烈皇后.葬于宪陵。桓帝的生母匮贵人尚在人世,桓帝派司徒张歆拿
着符节前往博园,尊匿贵人为孝崇皇后,称她的住室为永乐宫,并设置
太仆、少府等官,就像长乐宫一样。名为桓帝亲政,实际上大权仍被梁
冀掌握。
当时颍川郡有两大名儒:一个是荀淑,字伯和,任涂长;一个是陈
蹇.字仲弓,任太丘长。二人齐名,又是好友,二人的德行感动了上天,
德星聚集。朝中太史上奏五百里内有贤人相聚。大将军梁冀只知作威作
福.哪管什么贤人不贤人?后来光禄勋、少府等人推举萄淑入朝,荀淑
在文章中讥讽贵戚,为梁冀所忌恨,迁补他为朗陵侯相。苟淑处事公正,
世人称他为神君。不久,荀淑弃官还乡,在家隐居数年,到六十七岁病
终。以前李固、杜乔曾跟随荀淑学习,同郡人李赝也拜荀淑为师。苟淑
死时.李膺已为牧守,他上疏为老师服丧,郡县均为荀淑立祠。
梁冀残害忠良,不肯稍稍收敛。和平元年,又得以增封食邑一万户,
与以前的封邑加在一起为三万户。弘农人宰宣巴结奉承,上言说大将军
的功劳能与周公相比,应加封他的妻子。朝廷准奏,封梁冀的妻子孙寿
为襄城君。这位襄城君孙寿,是一个非常淫悍的妇人,面貌很是妖艳。
眉毛本来细长,却故意弄成曲折形,叫做愁眉;眼睛本来清澈,却轻轻
擦拭眼眶,好像有泪一样,叫做啼妆;腰本来轻柔,行动时却来回摆动,
好似弱不禁风。叫做折腰步。梁冀格外怜爱、宠幸她,稍一忤逆她的意
思.她便撒娇。吵得全家不安。梁冀原本好色,现在被妻子控制,不能
纵欲.也不免心存芥蒂。碰巧父死服丧,他谎称到城西守节,不与妻子
同居.暗地里却与美人友通期日夜寻欢,在丧庐任情取乐。
友通期原本是一个歌妓。由梁冀的父亲梁商献给顺帝,顺帝将她留
在后宫。后来因友通期犯下过错,被发回梁家,梁商令她出嫁,可粱冀
疼爱友通期。等梁商死后,便嘱咐门人,暗中将友通期引诱过来,以偿
夙愿。
后汉-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白话版) 作者简介
p>蔡东藩(1877—1945).浙江萧山人,民国时期
著名作家、学者。其《中国历朝通俗演义》
是有史以来最通俗、最风趣、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