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特银器 本书特色
《粟特银器》为“中亚考古之父”马尔沙克先生经典著作,俄文原版于1971年在莫斯科出版。该书一经出版,便在英语世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作者图文并茂地整理归纳了粟特银器的相关内容,框架完整,思路清晰。同时,将金银器的研究放置于中亚考古学和艺术史的视野下,对每件器物背后的内涵作出的精妙解读,至今仍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粟特银器 目录
序/1
引言/1
**章 金属细工流派/9
一、 银器与陶器/9
二、 定性的问题/13
三、 附表的排列/14
四、 各个时期的序列/17
五、 流派A、B的序列比较及相关器皿/28
六、 流派A、B、C的序列比较/36
七、 与流派A、B、C联系较少的器皿/39
第二章 流派A、B、C器皿与亚洲艺术在造型、装饰
技法上的联系/41
一、 与伊朗艺术的关系/41
二、 与中亚艺术的联系/42
三、 与唐代艺术的关系/55
四、 与草原民族金属器的关系/59
五、 与印度及粟特南部邻国的关系/64
六、 与拜占庭和叙利亚的关系/68
七、 与早期伊斯兰艺术的关系及断代/72
第三章 历史解释/79
一、 7世纪的粟特及金属器的发展/79
二、 粟特银匠和周边文明/80
三、 阿拉伯统治时期的粟特金属器/85
索引/89
附表/插页
附图/93
翻译对照/107
译后记/109
粟特银器 作者简介
鲍里斯·艾里克·马尔沙克(Boris Ilich Marshak),卓越的中亚历史文化学家、粟特文明专家、中古时期东方银器专家。1933年出生于苏联卢加,1965年获列宁格勒考古学院考古学博士学位,1982年取得莫斯科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自1954年开始参加塔吉克斯坦片治肯特遗址的发掘工作,1978年起任片治肯特考古队队长及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中亚、高加索部主任。一生著述颇丰,荣获诸多学术荣誉头衔,被国际丝绸之路学界尊称为“中亚考古之父”。2006年在片治肯特考古工作中因病去世。
李梅田,北京大学考古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撰有《魏晋北朝墓葬的考古学研究》《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魏晋南北朝》等著作、《六朝文明》等译著。
付承章,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金银器。
吴忧,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唐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