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国家治理的历史经验:资治通鉴三十三讲

  2020-05-14 00:00:00  

国家治理的历史经验:资治通鉴三十三讲 本书特色

历史是*好的老师,经验是宝贵的财富。享誉古今中外被称为“帝王的镜子”的《资治通鉴》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国家治理经验。本书从礼治之道、德才之道、用人之道、赏罚之道、吏治之道、施政之道、决策之道、安民之道等三十三个方面解析了《资治通鉴》中的国家治理经验,并附有《资治通鉴》所载成功之君、中兴之君的案例,讲述了成功执政者、中兴执政者治理国家之道以及特质,阐释了执政者应当具备什么样的道、德、心。本书“有资于治道”,可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国家治理的历史经验:资治通鉴三十三讲 内容简介

在中国历史上,关于国家治理的专门教科书很多,但*好的有两部:一部是《尚书》,主要记载的是国家治理大道;一部就是《资治通鉴》,主要记载的是国家治理史实。这两本书中,《尚书》是经,而《资治通鉴》是史,我们要悟透国家治理的智慧,*好两本书都要读,这也是古人所说的“经史相参”。那么,为什么说《资治通鉴》是*好的一部国家治理教科书呢?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资治通鉴》所载的都是历史上真实人物的实践,都是活生生的真实案例,十六个朝代的国家治理得失尽在其中,一目了然。从这一点来说,《资治通鉴》作为国家治理教科书更容易契合实际,更容易为大众所理解和接受。所以,《资治通鉴》是*好的国家治理教科书。本书择取《资治通鉴》所载国家治理的重大事件进行论述,对其中得失进行品评,同时解析了历史上英明执政者在国家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以期能管窥《资治通鉴》之一二,发挥《资治通鉴》的“资政育人”的作用。

国家治理的历史经验:资治通鉴三十三讲 目录

引言 《资治通鉴》是*好的国家治理教科书 /001 一、《资治通鉴》书名的含义 /001 二、《资治通鉴》是史学巨擘司马光历时十九年修成的 /002 三、《资治通鉴》的内容关乎国家兴衰、生民休戚 /004 四、《资治通鉴》对国家治理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005 五、《资治通鉴》是一部福泽天下之书 /007 六、《资治通鉴》的后世评价 /008 **讲 周威烈王承认三家分晋的教训——论礼治之道 /010 一、周威烈王承认三家分晋 /011 二、司马光对周威烈王承认三家分晋的看法 /012 三、礼治名分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014 第二讲 智宣子重才轻德立智瑶——论德才之道 /018 一、智宣子立智瑶为接班人 /018 二、智瑶贪婪刚愎导致家破族灭 /020 三、司马光评智瑶灭亡的“德才论” /023 第三讲 赵简子派尹铎治晋阳的方略——论保民之道 /026 一、赵简子令尹铎保障百姓 /026 二、国家治理中关于保障百姓的基本措施 /027 三、保障百姓关乎国祚的长短 /029 第四讲 魏文侯礼贤下士称雄中原——论礼贤之道 /030 一、魏文侯礼贤下士 /030 二、魏文侯礼贤下士的效果:称雄中原 /032 三、礼贤下士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举措 /033 第五讲 魏文侯问李克择相——论识人之道 /035 一、魏文侯与李克关于择相的对话:识人五法 /035 二、识人之难: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036 三、识人在国家治理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038 第六讲 卫侯不任苟变为将——论用人之道 /040 一、卫侯因两个鸡蛋弃将才不用 /040 二、刘劭关于人之长短的分析 /041 三、国家治理中需要注意的用人原则 /043 第七讲 齐威王一封一烹而国家大治——论赏罚之道 /046 一、齐威王封即墨大夫、烹阿大夫 /046 二、赏罚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047 三、国家治理中如何实施赏罚 /049 第八讲 秦孝公重赏求贤——论求贤之道 /051 一、秦孝公颁布求贤令 /051 二、历史上有名的求贤诏 /053 三、国家治理的启示:重赏是求贤诚意的体现 /055 第九讲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而国富兵强——论变法之道 /057 一、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057 二、商鞅变法的效果、历史意义及商鞅本人的结局 /060 三、国家治理中如何推行变法 /063 第十讲 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的经过——论立信之道 /065 一、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 /065 二、司马光对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的评论 /066 三、信用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 /067 第十一讲 韩昭王不因私请而废法度——论奉法之道 /070 一、韩昭王拒绝申不害私请 /070 二、名将赵奢的经典之论:奉法则国强、法削则国弱 /071 三、国家治理当确立法度、任用法度、奉守法度 /072 第十二讲 燕昭王尊郭隗为师高筑黄金台——论尊师之道 /076 一、燕昭王屈身尊郭隗为师 /076 二、燕昭王尊郭隗为师、高筑黄金台的效果 /078 三、国家治理中的一条规律:得师者王、得友者霸、得徒者亡 /079 第十三讲 秦王政废除逐客令——论聚才之道 /082 一、秦王政因李斯上书而废除逐客令 /082 二、秦国的外来大才:由余、百里奚、商鞅、张仪、范雎、尉缭、李斯 /084 三、如何集聚天下之才 /089 第十四讲 汉高祖不诛秦王子婴爱惜人命——论护生之道 /091 一、汉高祖不诛秦王子婴 /091 二、《易经》揭示的原理:天地之大德曰生 /093 三、执政者须爱惜民命不妄杀人 /094 第十五讲 汉高祖“约法三章”定汉基业——论治民之道 /096 一、汉高祖“约法三章” /096 二、“约法三章”体现的治理哲学 /097 三、“约法三章”与治民之道 /099 第十六讲 汉高祖不封六国之后——论经权之道 /102 一、汉高祖听张良之议不封六国之后 /102 二、荀悦论立策决胜之术 /104 三、如何推行经权之道 /108 第十七讲 汉高祖用三杰取天下——论建功之道 /110 一、汉高祖论用张良萧何韩信而取得天下 /110 二、柳宗元《梓人传》的观点 /112 三、如何用人建功 /112 第十八讲 汉高祖迁都长安——论定都之道 /115 一、汉高祖听娄敬张良之议迁都长安 /115 二、首都关系国脉 /118 三、如何选择首都:地缘政治的运用 /118 第十九讲 汉高祖封鄂千秋为安平侯——论进贤之道 /122 一、汉高祖封赏进贤之功的鄂千秋 /122 二、孔子论贤:进贤为贤 /125 三、如何做到进贤 /126 第二十讲 汉文帝废除诽谤妖言之罪——论畅言之道 /129 一、汉文帝废除诽谤妖言之罪以开言路 /129 二、言路事关治道兴衰 /131 三、如何广开言路 /132 第二十一讲 汉文帝景帝实行清净恭俭的国策——论休养之道 /134 一、汉文帝、景帝清净恭俭 /134 二、汉文帝、景帝清净恭俭的主要举措 /136 三、执政者如何推行清净恭俭的休养之道 /139 第二十二讲 汉武帝避免秦亡之祸——论罪己之道 /142 一、汉武帝罪己改过 /142 二、司马光对汉武帝一生功过是非的评价 /145 三、罪己改过是避免危亡、走向兴盛的重大举措 /153 第二十三讲 汉昭帝明察秋毫不疑霍光——论明察之道 /155 一、汉昭帝明察秋毫粉碎阴谋 /155 二、《资治通鉴》对汉昭帝明察秋毫的评价 /158 三、执政者要善于明察 /162 第二十四讲 汉宣帝狠抓吏治开创中兴——论吏治之道 /164 一、汉宣帝狠抓吏治 /164 二、汉宣帝狠抓吏治的效果:循吏*多、刑狱公平、民安其业 /169 三、国家治理中必须将吏治置于优先地位 /174 第二十五讲 光武帝征召民间隐士——论举逸之道 /176 一、光武帝诏征周党严光 /176 二、司马光、范仲淹对光武帝举逸民的评价 /177 三、执政者必须重视举逸民 /179 第二十六讲 光武帝勤于讲经论理——论好学之道 /181 一、光武帝谈论经书义理常至深夜 /181 二、光武帝能够建大业、创太平缘于好学 /182 三、执政者读书学习应当纳入国家治理体系 /184 第二十七讲 刘备危难之际不弃荆州众人——论人本之道 /187 一、刘备逃离荆州不弃荆州众人 /187 二、刘备以人为本的效果:得人和、成大业 /189 三、以人为本是国家治理的立足点 /190 第二十八讲 诸葛亮集思广益、开诚布公——论施政之道 /192 一、诸葛亮施政的风范:集思广益、开诚布公 /193 二、《资治通鉴》所引张裔、陈寿、习凿齿、唐太宗对诸葛亮施政风范的 评价 /197 三、执政者如何做到集思广益、开诚布公 /198 第二十九讲 苻坚与王猛君臣相得——论明良之道 /201 一、苻坚与王猛相知极深 /201 二、古代君臣之间的四种关系:师、友、臣、役 /204 三、国家治理中的明良之道 /205 第三十讲 北魏孝文帝选官重门第之失——论选官之道 /208 一、北魏孝文帝选官重门第 /209 二、司马光对北魏孝文帝选官重门第的批评 /210 三、执政者应当立贤无方、不拘一格 /211 第三十一讲 唐太宗推行三省六部制和五花判事制——论决策之道 /214 一、唐太宗推行三省六部制和五花判事制的由来 /214 二、三省六部制和五花判事制的特点 /220 三、如何保证决策正确、减少政事失误 /222 第三十二讲 唐太宗慎择刺史县令——论安民之道 /224 一、唐太宗极为重视刺史县令的选用 /224 二、戈直、张居正对唐太宗慎择刺史县令的评价 /227 三、选拔贤良任地方长官是安民、安天下之本 /228 第三十三讲 唐宣宗不轻授官职而创晚唐治世——论清明之道 /230 一、唐宣宗不轻授官职 /230 二、司马光及其他史家对唐宣宗的评价 /233 三、政治清明的重要因素:官不轻授、政府精简 /234 附 1.如何做一名成功的执政者(以唐太宗为例) /236 一、唐太宗成功的五大原因 /236 二、唐太宗治理国家的主要特点 /239 三、史学家李百药论唐太宗治理国家的工作方法 /249 四、司马光及其他史家对唐太宗的评价 /250 五、*重要的治理之道:爱民、用贤、纳谏 /253 2.如何做一名优秀的中兴执政者(以唐宪宗为例) /257 一、唐宪宗尊贤求道、克己明断、择善而从 /258 二、唐宪宗时的“元和中兴” /265 三、唐宪宗的历史评价 /267 四、历史上有名的中兴之主:少康帝、殷高宗、周宣王、汉宣帝、光武帝、 明孝宗 /268 五、如何做一名优秀的中兴执政者 /272 3.执政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道、德、心 /278 一、执政者之道:用人 /278 二、执政者之德:仁、明、武 /279 三、执政者之心:至公、至敬、至中 /282

国家治理的历史经验:资治通鉴三十三讲 作者简介

罗英桓,法学学士、公共管理硕士,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业余时间潜心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读经史、诸子等典籍二十多年,现供职于某省直机关。已出版专著《中华文化大智慧》(嘉言篇)、《中华文化大智慧》(善行篇)。著名文史大家、《曾国藩》作者唐浩明先生题字推荐。

国家治理的历史经验:资治通鉴三十三讲

http://www.00-edu.com/tushu/ys1/202005/212902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