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里的传统 本书特色
1.食色是人之大欲,传统食色谓之古人的日常生活,虽是茶饭日常,却有深意存焉,从中窥见古人的“物质与精神打成一片”的日常生活。亦可见中国传统的性情,吃穿用度都有章法,且有情意藏在其间。这就是传统的世俗性和人间烟火味。
2.以学术随笔的小品文风写传统文化,清晰自然,生动活泼,传统对当下生活的观照也潜藏其中,读来既有知识性和当下意义,又富有美感。知识性读物一变而为融知识和审美于一身的美文。
食色里的传统 内容简介
书稿分为五部分,分别为说节日、说饮食、说植物、说行旅、说服饰。主题切近生活,由生活而探寻其中的文化基因,更亲近可感。以古典文化之源观照现世文化之流,让人慎终追远,重新审视并怀念一些逝去的生活图景,欣赏仍在延续传统的生活习俗,有利于反思今天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心可以慢下来,生活也可以慢下来。
食色里的传统 目录
1 序 传统的细节和脉络
饮食
3 饮食小道
8 味道的通感
13 文吃与武吃
18 如鬼饮食
23 座次移转
.....
服饰
57 华夏衣冠
61 发如韭,剪复生
66 首饰
69 脂粉
......
行旅
107 世界:想象的?行走的?
113 出行宜忌
117 折柳涕泣
121 死亡也是出行
......
草木
155 春韭
159 香椿
163 野菜与救荒
166 豆话
......
节令
207 节气:大自然的脉搏
212 立春物候
......
百戏
255 角抵为戏
261 幻术西来
268 鼠戏、蚁戏及其他
273 射者,男子之事
......
后记
食色里的传统 节选
文吃与武吃
吃是本能,但怎么吃却颇多讲究。吃相凶恶,豺狼饕餮,往往引人侧目,谓为粗蛮无礼,因此,古今中外都有餐宴礼仪,要求人们“文吃”。
春秋时,齐国外交官庆封来鲁国访问,乘高档马车,很多人艳羡不已。可叔孙豹不以为然,认为庆封“服美不称”,没什么文化修养,配不上这样的好车。果然,庆封在宴会上吃相不雅,不懂礼让恭敬。见此,叔孙豹遂赋诗一首《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意思是,看那老鼠都有皮,人却没脸没皮,不懂礼仪,显然是讽刺庆封。按照当时的外交惯例,庆封当赋诗应答,然而,他埋头大嚼,压根儿就没听懂,或者是听懂了没法回答,只好装傻充愣。这是《左传》里的一个外交笑话。
春秋时期,外交使臣们不仅要讲究餐饮礼仪,还要在觥筹交错间得体应对,这就是一种更广泛意义的“文吃”了。这种吃,吃什么不重要,“文”更重要,这“文”就体现为“赋诗言志”。这是有一定难度的,也是体现贵族男子修养的一件风雅事情。
“赋诗言志”是一句古话。但古代所谓“言志”和今天所说“抒情”不一样,那个时候的“志”大都用在社交场合,关联着政治、教化,不是私人性的。外交使节“受命不受辞”,接受特定任务出使他国,可如何完成,在谈判桌上、宴席间如何交涉应对,都要随机应变。为了避免在表达外交意见时出现言辞上的失礼,忤怒对方,达到预期的外交目的,“赋《诗》言志”就成为春秋时相当盛行的一种外交惯例和风范,即运用“诗三百”中某些适当的诗句来委婉表达心志情感,表明立场观点,进行外交沟通,比如向对方委婉示好或示威,包括求救兵、解纠纷,等等。这有点类似今天社交聚会中的献歌或配乐诗朗诵,只不过唱什么歌、点什么曲都含着目的。“赋诗言志”也大都借用现成的“诗三百”篇章,《左传》记载赋诗七十余次,只有四次是现场即兴创作的,也正因此,赋诗者既要对原诗内涵有透彻的理解,又要巧妙地把握“借用”的幅度,不明不暗,点到为止。当时有一个赋诗原则,即断章取义,各取所求。
如晋国大臣韩起(即韩宣子)到郑国访问,其间发生了一些事情,又都化解了。到夏季四月,韩宣子回国,郑国六卿就在郊外为他设宴饯行。席间,韩宣子请诸位都赋诗一首,借此了解他们对自己的态度。婴齐赋《野有蔓草》,首章云:“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诗中说,有个女子清丽曼妙,如清晨野草上的露珠,我真心爱慕她呀,希望能有机会与她邂逅。婴齐只取后两句,表达郑国欢迎韩宣子的意思,完全不管全诗原是一首男女私情之作。韩宣子当然听明白了,很高兴,说:“您表达了对我的善意,看来我有希望了。”
接着,子产赋《羔裘》,诗中赞美一位贵族男子身着豹皮装饰的羔裘,英武帅气,是“邦之司直”“邦之彦兮”,为国家栋梁。韩宣子听出这是变相夸奖自己呢,遂礼貌答谢道:“哪里哪里,我实在是不敢当啊。”
以上两位赋诗都是表达善意,但接下来,子太叔赋《褰裳》一诗:“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这首诗本是恋爱男女间的调情挑逗。女子说,你要是真的想我,就赶紧提着衣裙趟河来找我。你若不想我,难道就没人惦着我么?你瞅瞅你憨乎乎的傻样儿吧。子太叔是在和韩宣子调情么?当然不是,他对韩宣子此次出访持保留态度,故借“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这句隐晦批评或警示。韩宣子听出话外之音,便赶紧说:“有我在这里,怎敢劳您去找别人呢。”子太叔遂拜谢。
赋《诗》意在“言志”,同时就有“观志”的问题。对于“观志”者来说,他既要熟悉对方所借用的诗章内容,更要知道如何判断赋诗者“断章取义”中的“义”到底是指什么,这种外交辞令你来我往,就显得十分含蓄风雅。
了解了这些,再看孔子要弟子们学《诗》,认为“不学《诗》,无以言”,就好理解了。孔子一直按照周代风雅文化培养弟子们,在那种风尚下,不懂《诗》,真的是要闭嘴的。只
不过,孔子时代,这种风雅就几乎没有了,此后也再无回温。所以,现在人们谈及“文吃”,都是实指,是说要吃得斯文罢了。
大家小姐是*斯文的,平常都笑不露齿,吃当然也不能多露牙齿的,因此,我猜,她们*不能吃的就是炸酱面之类。众目睽睽,樱桃小口,嘴巴成了过滤器,不仅品尝不到炸酱面的美味,恐怕怎么着吃相都难看了。因此,炸酱面之类只能算是平民饭食,是不好登大雅之堂的。端个大碗蹲在门口,稀里呼噜,两分钟下肚,这才是正解。
肚里不饿,比较容易做到文吃,但若是肚饿难耐,即便矜持着,也难免要“武吃”。《水浒传》里,武松来到景阳冈前,一口气吃了四斤牛肉,喝了十八碗“透瓶香”,方摇摇晃晃上了山。不过,若没了这顿武吃,他恐怕早被老虎武吃了。鲁智深大闹山门,一人吃了半条狗,显然也是武吃的模范。对这些英雄狼吞虎咽的不雅吃法,读者不仅不怪,反而颇为欣赏,大概是因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本是英雄本色。莫言说:“俗人大吃是不雅,英雄贪吃是潇洒。”多会给贪吃找理由。
吃相不雅引人侧目,有时却可救命。鸿门宴上,刘邦凶多吉少,樊哙闻听,带剑拥盾闯入军门,瞪眼逼视项羽,“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羽按剑直身惊问:“何人?!”张良介绍说,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羽说:“壮士!赐卮酒。”这里有欣赏,但似乎也有点为难他的意思,因为这卮酒据说约四升,一般人真是大肚难容。哪知樊哙却一饮而下。项羽又赐他半生不熟的猪腿,樊哙反扣盾牌,持剑砍食,一顿狼吞虎咽,竟然也吃下去了。这一饮一吃,其实是借豪吃示威,意思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想咋地吧!或许正是这粗率的吃相,赢得项羽的欣赏或顾忌。总之,刘邦从鸿门宴全身而退,与这顿大吃不无关系。
吃相不雅,还能有意外收获。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儿择婿,众多青年才俊打扮停当,在大堂等待,个个拘谨不安。唯有王羲之坦胸露怀,歪在东床上吃胡饼,令郗鉴大为赏识,遂成东床快婿。大概岳父大人所欣赏的正是这种从容不迫的风度。
魏晋士人讲究言行狂放不羁,放浪形骸,但很多人其实也是以才情做底子的。典型的如王猛,寒门出身,曾着粗服拜谒权臣桓温,一边在身上捉虱子,一边论议当世之事,旁若无人。其言谈之不凡,态度之无所畏忌令桓温折服,“扪虱而谈”遂传为佳话。在“东床快婿”的故事里,年轻的王羲之一定也是有两把刷子的,若单单只是个胡吃闷睡的纨绔子弟,怕也难得垂青。所以,扪虱而谈、大嚼胡饼都只是表象而已,若后人只是把这些学了去,恐怕就真成东施效颦了。
如鬼饮食
中国人讲吃,但对于在饮食方面过度贪馋沉溺却并不提倡,甚至是有些鄙弃的,所以我们才有贪吃鬼、馋鬼、酒鬼、醉鬼之类的称谓。以“鬼”来指称这些好饮贪食之人,大概是说他们对于吃喝的态度过于“热情”,人间少有,那就只有归入“鬼”类了。而事实上,民以食为天,说的是活人,做了鬼,对于饮食又是怎样的态度,这却是需要发挥想象力的。
鬼需要饮食么?答案似乎是肯定的,因为人们年终祭祖祀神,都要供上食物酒水,这说明,我们一直觉得鬼神和常人一样,是需要吃喝的。不仅吃喝,而且还懂得酒肉食物的好坏,所以,贡品决不能敷衍,怎么也要选几种比较好的吃食,否则,先祖神灵就会觉得祭拜者不虔诚,不恭敬,心里不快,不说责罚,不愿降福是无疑的。古人释鬼,认为鬼者,归也,这些亡故的人只是去了一个我们不熟悉的地方而已,他们的生活习惯、日常经验与人世间没什么区别。自古及今,这种观念对中国人的思想、信仰影响都很大。
据《左传》记载,卫国卿大夫宁惠子(宁殖)生病快要死了,可他有件事一直搁在心里,是个心结,若是解不了的话,死不瞑目。原来,当年宁惠子曾协同大夫孙林父一起发动军事政变,将在位的卫献公赶下台,逼其逃至齐国避难,又另外立了新君。卫国史官认为这纯属僭越行为,遂秉笔直书,将此事记录在册,文曰:“孙林父、宁殖出其君。”“出其君”就是逼迫君王下台逃亡的意思。记录虽只一句,但明显是谴责。按照当时惯例,国内发生异常之事,史官不仅要记录在册,还须将这些记录抄送其他诸侯以及周王室留档保存,同时还要呈给祖先看。如此一来,这件不光彩的事情不仅天下皆知,而且列祖列宗也都知道了。现在,宁惠子对当年这一行为也有些后悔,觉得自己背着这个污点去见先人,实在是难为情。因此,他把儿子宁喜叫到身边,要他答应一件事,即自己死后一定要想办法“掩之”,想办法将那些记录抹去,或者想办法掩盖一下。宁喜有些为难,一时不知该不该答应。见儿子犹豫,宁惠子便威胁道:假如你做不到,我死后变鬼,定不会来享用你呈献的祭品。宁喜一听,只得答应下来。
这件事宁喜后来办了没办?研究春秋历史的人都很感兴趣。我们发现,现在我们看到的《春秋》,关于当年卫国那次政变,以及卫献公的下台是这样写的:“卫侯出奔齐。”意思是,卫献公出逃至齐国。至于为何出逃,谁逼他出逃的,都没说。从《左传》中我们了解到,宁喜后来把持卫国政权,大概就利用自己的权力,遵父亲遗嘱改写并通告诸侯,各诸侯太史也依通告照改不误。可见,宁惠子死前对儿子的那番威胁还是很管用的。
鬼可以享受美食,这种想法其实给活着的人带来不少安慰。因为不管怎样,这终究是一种和亡故的亲人、先祖列宗进行交流的方式。然而,古人同时认为,对于人间祭品,鬼却不能同人一样咀嚼品味,他们只能用鼻子吸嗅其馨香,饭菜如此,酒水亦然。
清代纪昀(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一记载了孙端人的一段故事,说此人嗜酒、放达,一日正饮酒,恍惚间若有一鬼注视其酒壶,“状若朵颐”,一副陶醉的样子。他觉得这个鬼一定是馋酒了。次日晚间,他又坐在桌边饮酒,特地额外摆了三大碗酒,放在对面,请鬼来喝。可是,等了很久,却发现碗里的酒丝毫未动,就有些沮丧。家中幕僚告诉他:“鬼神但歆其气,岂真能饮?”意思是鬼神哪能真喝呢?只是享用气味罢了。
鬼也吃饭也饮酒,但吃喝过后,饭菜形制还在,香味已被摄走,酒水也味同白水。这样的吃法,活人大都是不喜欢的,难怪孙端人感叹道:“饮酒宜及未为鬼时,勿将来徒馨其气。”还是趁活着,能吃就吃,能饮就饮吧。
美食不能品味,美酒不能痛饮,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很痛苦的事情。因此,佛教就以此作为地狱的惩罚手段之一。东汉初由印度传入我国的《佛说盂兰盆经》就讲到这样的故事。
故事说,佛陀大弟子目连的母亲青提夫人家中甚富,但她自己却从不修善,天天宰杀牲畜,大肆烹嚼。如此杀生贪吃,罪孽深重,死后遂被打入阴曹地府,罚入饿鬼道,承受饥饿难耐的惩罚。目连运用神通见到母亲,见她皮包骨头,大为悲痛,忙呈食奉母。然而,食物入口便化成火炭,凄惨异常。目连无计可施,遂祈求佛陀,看有无办法。佛陀告诉目连,其母罪根深结,非一人之力所能拯救,当邀十方众僧之力方能救度。于是教他在七月十五,为母亲供养十方大德众僧,以此大功德,解脱母亲饿鬼之苦。目连乃遵嘱设盛大的盂兰盆供养十方僧众,盆中盛装百味五果。于是,其母出饿鬼道,托身为黑狗。目连又引黑狗七日七夜诵经忏悔,才又得转人身。*终,其母改过自新,求生西方佛国。
据佛典《佛说盂兰盆经》,佛陀还说:“今后凡佛弟子行慈孝时,都可于七月十五日佛自恣(舒适)时、佛喜欢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如此,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增寿,又可助已逝父母早离苦海,得到快乐,以此报答养育之恩。”这个旨意,颇合乎中国孝敬父母、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七月十五日就成为节日,名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俗称“鬼节”,从梁代开始,流传至今。相传,此日地府大门打开,阴间鬼魂会放禁出来。有子孙后人祭祀的,皆回家去接受香火供养;无主孤魂则游荡徘徊,四处找东西吃。故这天的仪式程序中,多有设食祭祀、诵经作法等“普度”“施孤”等布施活动,以超度亡魂。
有些地方,民间搭建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上供奉超度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供放面制桃子和大米等物,施孤台上则摆放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咒语真言,然后施食,将面桃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据说,焰口之后,食物会增加千万倍。仪式过后,食物形虽在,质已变,故淡而无味,这就是已被亡魂所食了。但也不可丢弃,旧时要将这些白米派送穷人,名曰“平安米”,既能积德,又能物尽其用。
福州地区有个“拗九节”,也是来源于目连救母传说。据传,目连母亲到了阴间被关进牢笼不许吃饭,目连探监送的吃食也都被狱卒贪污。后来,目连就用荸荠、花生、红枣、桂圆、红糖等原料与糯米混合,煮成甜粥,上面再撒一把黑芝麻送去,狱卒见此粥黑乎乎的,问是什么?目连随口答道:“这是拗垢粥。”福州话中,“九”与“垢”谐音。狱卒信以为真,认为这粥污垢肮脏,不敢吃,故此粥才得以送到目连母亲手中。这天是正月廿九,目连母亲这年也正好二十九岁。闽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称为“上九”,十九为“中九”,廿九为“后九”,所以这粥便叫“后九粥”。以其粥颜色黝黑,叫“拗九粥”;以目连孝顺母亲,又叫“孝九粥”。这个故事,逻辑牵强,一听就是民间附会编着玩,节日中讲给孩子们听的。很多传统节日的来源大都是这样的路数,人们姑妄听之,做节日的谈助,倒也未必信以为真。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鬼饮食,感觉如何?那就只有鬼知道了。
食色里的传统 作者简介
郗文倩,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与文体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代礼俗与汉代文体关系研究”“秦汉文体史”等,同时致力于传统文化和文学的普及教育工作。出版有学术专著《中国古代文体功能研究》《古代礼俗中的文体与文学》,以及学术随笔集《菜园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