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抗战的遵义

  2020-05-14 00:00:00  

抗战的遵义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记述作为抗日大后方遵义市 (原遵义地区) 1931-1945年14年中对抗日战争的重要贡献和活动, 包括广大人民群众节衣缩食支援抗战, 15万遵义健儿勇上战场, 在各个正面战场和八路军新四军中的遵义官兵的英雄事迹等?

抗战的遵义 目录

**章 日寇侵华 娄山怒吼
一、侵略炮声扰乱了黔北的安宁
二、同仇敌忾,声讨侵略
三、日机轰炸,民不安生
四、侵略加害,人民困苦

第二章 全民动员 抗日救亡
一、抗日宣传遍及城乡
二、活跃的话剧活动
三、繁荣的音乐创作
四、西南文化垦殖团在遵义

第三章 热血青年 勇上前线
一、广大青年积极参军参战
二、各县应征兵员统计
三、血战在各个战场的遵义人

第四章 血肉筑长城 英名垂青史
一、血洒神州的遵义儿女
二、对阵亡将士的纪念
三、抗日人物传
四、亲历者的回忆

第五章 节衣缩食 支援抗战
一、认购公债 热情高涨
二、献金劳军 一片赤诚
三、交粮纳税 物质支撑

第六章 支持内迁机构 接纳流亡同胞
一、内迁机构的*佳选择地
二、流亡同胞的落脚热土

第七章 战时的地方政府
一、面对民众的抗日救亡活动
二、加强兵役工作
三、进行国民动员和组织国民自卫
四、安排防空监视及其他措施

第八章 中共地方组织领导的团结抗战活动
一、队伍不断壮大 组织蓬勃发展
二、中共是推动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三、以浙江大学为基地的抗日民主运动

第九章 团结奋战 振兴经济
一、特点突出的战时经济
二、工业的现代化
三、交通的改善
四、电信事业的发展
五、金融与流通领域的兴旺

第十章 弦歌不辍作育人才
一、救亡图存的战时教育
二、“东方剑桥”——浙江大学在遵义
三、在遵义办学的其他内迁院校
四、以笔为枪 救亡图存

结语 欢庆胜利 回顾全局
一、全民同庆
二、牢记历史

附录
一、遵义抗日大事纪要(1931-1945)
二、遵义籍抗日阵亡将士名录
三、文献辑存
四、诗词歌谣辑录
五、对联辑录
六、音乐作品
后记

抗战的遵义 节选

  《抗战的遵义(1945-2015)》:  遵义县成立了各界抗敌后援会和青年抗日救国会。赤水、仁怀、湄潭等县也先后成立各界抗敌后援分会。仁怀县在成立抗敌(日)后援分会的同时,在全县普查出能防御敌机轰炸的天然岩洞共122个。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抗日救亡文化宣传掀起了新的高潮。1937至1940年,影响较大的有遵义青年抗日救国会(简称“青抗”)、民众话剧社、农村抗日宣传队、遵义音乐教育促进会等由同一批骨干相继组织的抗日宣传团体。1937年底建立的“青抗”,办了壁报《生活》,每天一张,置放于闹市中心丁字口处,吸引了众多读者;四处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打回东北去》等救亡歌曲的同时,还多次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三江好》《扬子江暴风雨》等剧目。1938年底,国民党遵义县党部强令解散了“青抗”,爱国青年们又立即转到了新组建的“民众话剧社”和“农村抗日宣传队”,照样进行演出,到新舟、团溪、深溪、三合市等集镇演出时,还排练了更适合于农村的《天上几颗星》等民歌类节目。不久,“民众话剧社”与“农村抗日宣传队”又被迫停止活动,经过努力,又于1939年春末组建了“遵义音乐教育促进会”,进行演出的同时编出了《抗战歌选》,合股开办了出售进步书刊的“快读书店”,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的春节,还公演了白编的小型歌剧《壮丁》。之后,国民党县党部加强了对抗日进步活动的阻挠和破坏,活动再度被迫停止。  中共遵义地下组织领导的上述团体积极活动的同时,内迁校及遵义县城乡其他的爱国者们也以各种方式进行着抗日救亡宣传。上述团体被迫停止活动后,抗日救亡的宣传仍在继续进行。现在仍有文字记录在册的,如板桥小学自编自演了小剧《唤醒愚氓》《救亡曲》;茅坡区李家坝小学成立“儿童乡公所”,开展打日寇、除汉奸的演习活动;四面山国民小学每逢赶场即开展演出;曾任国民党中央参议员的爱国绅士吴遥阶顶住特派员与镇长的无理干涉,积极支持刀靶小学教师坚持在校内外张贴《抗战壁报》;尚稽大同中学唱抗日歌曲,举办抗日画展,筹组游击队。  遵义以音乐戏剧这种“文艺宣传轻骑兵”为主要形式的抗日宣传活动,既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又有社会各阶层的踊跃参与。一时间,城乡互动,抗战音乐戏剧活动的领域迅速扩展到郊外乡村集镇。“七七”事变的消息传到遵义后,省立三中师生迅即组织东西南北乡的学生组成宣传队,分赴各自所在的场镇和乡村,展开抗日救国宣传活动。每到一地,他们高唱抗日歌曲,演出秧歌戏、活报剧,宣讲抗日形势,鼓动乡民不忘国耻,积极支持抗日救亡活动。其中“北乡同学有30余人,分成两个小队,一队去排军、泗渡、板桥。另一个小队……**站是海龙坝,第二站是牛蹄场,第三站是松林,第四站是毛石坎,第五站是混子场,第六站是李梓关,第七站是高坪”。“南乡团溪镇的同学,还与团溪小学的师生配合,排演了几场话剧”。远郊三渡关私立“维新小学”的师生,得知“七七”事变的消息后,激愤难平,他们利用赶场天,演出舞台剧和街头剧,剧目都是抗日救国的内容。  据当时在该校就读三年级的学生何逸回忆:音乐课中及课外活动时,老师教抗日歌曲。*先学唱的一首抗日歌曲歌名忘了,但歌词至今还记得:“请看安南,印度朝鲜,亡国真可怜,为敌作牛马,丧失自由权,我国同样受压迫,身家不安全。要想不做亡国奴,愤起莫迟延。”1940年夏天,20余名浙江大学学生组成的暑假工作队,由遵义去湄潭途中,在三渡关住了一周。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去乡村一家一院作抗日宣传,少部分人组织街上及附近的小学生教唱抗日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流亡三部曲》等。有一首歌叫《开荒歌》,歌词是:“开荒开荒,前方战士要军粮。织布织布,前方战士要衣服。大嫂嫂老爹爹姐姐妹妹不要惦记他,我们努力耕织,不少他们吃穿,打败鬼子好回家。”在三渡关这一周,浙大的同学还编了《全家抗日》等几个小话剧为老乡作演出。  团溪是遵义的文化之乡,历来外出求学的人不少。“七七”事变后,返乡学生与团溪新民小学的学生在该校校长夏雨屏大力支持下,自筹经费,购置导具,在江西会馆内搭台演出《放下你的鞭子》《一片爱国心》等剧目,深受欢迎,连续演出六场。团溪女子小学校长赵俊英,亲自教学生唱抗日歌曲。尹洪福在《忆抗战中的校长赵俊英》一文中写道:赵校长教同学们唱了很多抗战歌曲,有一首歌的歌词是:“是时候了,同学们。该我们走上前线,没有什么挂欠,只是有点点留恋。学问总是学不完,要在工作中去锻炼。我们的血液沸腾啦,不踏平日寇不会相见。快跟上来吧,我们手牵手,去和我们的敌人血战。别了,别了,同学们;再见,再见,在前线。”  ……

抗战的遵义

http://www.00-edu.com/tushu/ys1/202005/213480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