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畸变的国器 本书特色
以严谨细致的研究与幽默诙谐的笔法,讲述发生在锦衣卫中的历史故事,审视这一机构给明朝带来的不同历史走向。
丰富精美的插图为您带来更加丰富的周边知识及阅读体验。
锦衣卫-畸变的国器 内容简介
锦衣卫,是明代专有军政特务机构,在谈及明朝制度建设的时候,锦衣卫是避不开、绕不过的话题,它所代表的“特务政治”影响了整个明朝的发展方向。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正是这种神秘的特性让很多人对其真实面貌不甚了然,本书正是对这一机构去伪存真,还原历史上真实的锦衣卫,讲述其中的权力纠葛与祸福兴亡。
锦衣卫-畸变的国器 目录
楔子:帝王心机 1
**章 废 相 1
一、危险的丞相 3
二、贴心的毛骧 6
三、收网杀人 9
四、从幕后走到台前 11
五、杀更多的人 16
第二章 杀 将 21
一、蛰伏的毒蛇 23
二、新晋大将军 26
三、一不小心“被谋反” 29
四、令人胆寒的酷刑 33
五、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37
第三章 锦衣再起 43
一、更狠的人才能赢 45
二、升级版的锦衣卫 48
三、升级版的指挥使 50
四、血腥的杀戮 53
五、寻找建文帝 57
第四章 野心膨胀 63
一、继承人之争 65
二、才子蒙难 68
三、错杀已成习惯 71
四、贪欲无法遏止 74
五、荣耀俱成往事 77
第五章 宦官升降 83
一、从卑微到显达 85
二、厂卫并立 87
三、大权在握的厂公 91
四、不喜欢太监的仁者 95
五、作风整顿 99
六、太监学堂 102
第六章 护国与误国 105
一、全能卫队 107
二、探情尖兵 109
三、层层盘剥 113
四、官官相护 115
五、当太监有了文化 119
六、黑暗中的微光 122
第七章 皇帝忽成阶下囚 127
一、当战争成为儿戏 129
二、不作不死 131
三、天子蒙尘 135
四、患难见真情 138
五、突如其来的群殴事件 142
第八章 轮流坐庄 147
一、在战乱中即位 149
二、受困南宫 152
三、夺回大位 155
四、挫败石亨阴谋 158
五、击碎宦官迷梦 162
六、以德报怨 164
第九章 世人但知汪太监 167
一、西厂因妖狐而起 169
二、初露狰狞 171
三、天怒人怨 175
四、旬月重建 178
五、墙倒众人推 181
第十章 海神来过恶风回 187
一、难得平静 189
二、虎中称王 192
三、耍奸玩狠 196
四、总领厂卫 200
五、逞性妄为 202
六、权阉之死 205
第十一章 娱乐至死 209
一、迷失于荒诞 211
二、天上掉下个干儿子 212
三、一群干儿子 216
四、权力的任性 219
五、心怀异志的宁王 223
六、将娱乐进行到底 225
第十二章 遭遇权臣 231
一、从藩王到帝王 233
二、权臣上位 236
三、锦衣都督 239
四、不畏强权的沈炼 242
五、权臣伏法 245
第十三章 深重的危机 249
一、被逼“瘦身” 251
二、不肯屈服的都督 254
三、生前身后两重天 258
四、神宗亲政 261
五、难解的悬案 265
六、被掏空的帝国 268
第十四章 万民之唾弃 273
一、有压迫,就会有反抗 275
二、末世大珰 278
三、抱团作恶 281
四、不屈的冤魂 285
五、末路凄惶 289
六、厂卫终成替罪羊 292
后 记 295
锦衣卫-畸变的国器 节选
宦官升降
一、从卑微到显达
中国人似乎向来对宦官没有太多好感,更多的往往是憎恶和鄙视。司马迁曾说:“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作为曾经遭受腐刑之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应该是出于锥心之痛,也多少代表了中国人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
宦官被世人轻视,有着多种原因。其一是身体特征,由于受过阉割,宦官的面相和嗓音等都发生变异,比如唇下不长胡须、嗓音不男不女等,许多体征都与正常男人存在很大差别。其二是出身卑微,宦官中有不少都是罪犯或俘虏出身,因为受到惩罚而被阉割。此外还有一些出身贫寒,因为生活贫困,又不愿意通过劳动改变命运,只想以自宫的方式到皇宫乞食,因此被人们看不起。其三,可能是更为重要的原因,宦官因为靠近皇权,所以总有少数能作威作福,而这些往往更容易被人们所牢记,由此导致人们对宦官群体印象欠佳。
当然,宦官自己并不会这么认为。因为他们都是皇宫中人,所以自我感觉超好,自视非常之高。这也可以理解。相对于普通百姓和朝廷大员,他们毕竟更加靠近皇权,所谓靠山吃山,可以恃宠而骄。事实也是如此,在皇宫内部,总有一些太监仗势为祸,甚至插手朝政,并且搅得风生水起,惹得朝臣侧目。至于在皇宫之外,太监们外出办事,则往往打着皇权这一旗号,威福凌人,盘剥百姓,所以更加招人痛恨。
有皇权就有宦官,明朝也不能例外。与历史上宦官为祸甚烈的时代,比如汉末、唐末相比,明代的宦官也以势盛而著称。特别是在明代中后期,宦官机构之大、权力之隆、地位之高,均有赶超历朝之势。
在明朝建立之初,太监的数量已经开始急速上涨。只是这时的朱元璋刚刚坐上皇位,对谁都充满了高度警惕,对于数量上升过快的太监自然也会有一丝忌惮。当然,相比那些孔武有力的男人,这些形体不全之人毕竟还是相对安全的,而且深宫后院也确实离不开太监们的打理,于是便只能在默认其发展的同时,严加管制,层层设防。即便是朱元璋严格控制,仍然阻止不了太监规模的一再扩大。朱元璋只得制定一些硬性规定:比如宦官的官阶*高不得超过四品,内臣不得与外官有移文往来,内臣不得兼有外臣之文武官衔等等。其中有两条规定显得尤其严厉:其一是“内臣不得识字”,这剥夺了宦官受教育的权利;其二是“内臣不得干预政事(一说外事)”。而且,为了保证第二条规定的落实,他命人在宫门立了一块铁牌,上面书有“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
太祖皇帝所立的这一规矩,建文帝一直严格遵守。朱允炆即位后,继续使用祖父的一套办法驾驭宦官,对其实施严格管理,有时甚至比洪武朝更加严格,宦官稍有违法之举,就会受到严惩。这在有效防止太监干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比如在靖难之役中,朱允炆所得罪的这些大小宦官,或被朱棣悄悄收买,或主动与朱棣联系,一直偷偷地替朱棣搜集情报、通风报信,对战争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既然曾受惠于太监,那么朱棣对太监的态度自然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明代宦官地位的根本改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崛起,正发生在永乐朝。是朱棣投桃报李,给了他们机会。有学者认为,明朝“二十四衙门”的建制,其实是在永乐朝才彻底完成的。而且朱棣在迁都之后,在北京和南京各保留一套宦官机构。这种南北两京的建制,终明一朝始终得以保留,也和朱棣有着直接关系。
所谓“二十四衙门”,包括十二监、四司、八局。其中,十二监分别是:司礼监、内官监、御用监、司设监、御马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和都知监;四司分别是:惜薪司、钟鼓司、宝钞司和混堂司;八局则分别是:兵仗局、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二十四衙门中,以十二监的地位*为重要,执事太监品秩更高。而十二监中,又以司礼监权力*大。当然,在明朝初期,司礼监因为朱元璋和朱允炆的有意压制,所以尚显平庸,大小太监仍然只能卑微地乞食
皇宫。这种局面,也是到了永乐朝才有所改变。
除了给太监定岗定编,给予其相应的身份地位之外,太监的权力得到大幅提高,可以染指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各个领域,并发挥了突出作用。由于朱棣的有意安排,太监不仅有机会接触宫中要务,也会奉命出使;不仅担负监军的职责,还能领兵作战;不仅搜集情报、监控臣民,还能参与抓捕和审判,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审判结果……
太监地位日隆、威势凌人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他们通过司礼监掌控了东厂,又借助东厂对锦衣卫加以监视和控制,攫取包括司法权在内的更多政治权力。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多半也是因为朱棣。他在有意无意之中,忽视了父亲处心积虑设立的种种规定,从而给了宦官步步为营、攫取权力的机会。
......
六、太监学堂
还有一点,朱瞻基和其父的认识也不相同,那就是对待宦官的态度。在宣宗时期,宦官的地位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宦官的凶险都是因为太靠近皇室,太接近皇权。办好一千件事的功劳,会因办错一件事而被轻易地抹掉。但是,即便处处充满凶险,宦官也会选择依附皇权,紧贴不放。这是一种寄生关系。依靠这种关系,他们可以得到一种延伸和异化的皇权,除了高高在上的地位,还有无尽的荣华富贵。在永乐朝,由于朱棣的放任,宦官的权力急剧膨胀,提督东厂是其重要标志。在宣德时期,宦官的地位进一步提升,除了出使、采办、监军等权力之外,还可以领军守边,甚至取得了批红权,开始染指核心政务。所谓批红,也叫批朱。在明朝,内阁大臣呈递奏章,会提操办建议,这些建议通常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皇帝看了之后,会用红字进行批示,这称为“批红”,也称“批朱”。
那么问题来了,这批红权是皇帝的,怎么就交给太监了?很简单,因为皇帝忙不过来。
忙不过来,也不一定要交给太监啊?信任谁就交给谁。这个时候,皇帝*信任的人是太监。
可是太监不认识字啊?
不要紧,可以教。
可是太祖皇帝曾有规定:“内监不得识字。”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
应该就是这样一个逻辑,朱瞻基硬是把太祖皇帝定下的“内监不得识字”的禁令推翻了。不死守祖制,在这一点上,朱瞻基也是在向爷爷朱棣学习。
当初,英国公张辅征伐安南归来,曾向朱棣献上王瑾等几位小太监。这几位其实是他抓来的俘虏,经过净身之后成为太监。因为长相俊美,而且聪明伶俐,很讨人喜欢。朱棣便命人教他们识字,除了赏赐几位给朱高炽之外,也把王瑾赐给了朱瞻基。一段时间之后,宣宗也发现,有文化的太监,还真是不一样。不仅聪明乖巧,而且很会办事,汇报事情也可以口笔并用,节省时间。
朱瞻基除了重用王瑾之外,不由得心生感慨:太祖的有些规定看来也会不合时宜,需要进行一些修改了。
不久之后,他在皇宫中开办了一个文化补习班,名叫内书堂,专门挑选一些聪明伶俐的小太监补习文化,开始认字读书。朱瞻基是一位具有艺术天赋的皇帝,既会写诗,也会作画。他也有耽于女色的恶习,由于纵欲过度,所以比他父亲还少活了十年。另外,他还喜欢斗蛐蛐儿,可能为此耽误了太多时间,否则他应该可以取得更高的艺术成就。作为一位艺术家皇帝,他
自然希望有人在周围喝彩,需要有一定数量的粉丝。如果周围都是一些不认得字的太监,那岂不是太没有成就感了?所以,他让太监学习文化,读书识字,起码可以一起欣赏他的高雅艺术。
当然,更多的还是出于办理公务的考虑。朱瞻基重用王瑾,希望所有的太监都能达到王瑾这样的水平,所以他非常坚定地推动太监的文化普及工作。他的设想很好,但是否能够如其所愿,则是另外一回事。
苏轼曾有诗云:“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太监也是人,理应和平常人一样享有受教育权。但是,太监毕竟太靠近皇权,而且由于生理残缺容易带来性格扭曲,也许确实只需粗记姓名即可,否则就会插手政务,就会另外生出种种祸端。朱瞻基教会太监识字,虽然会给自己理政带来一些便利,但也自此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潘多拉的盒子就此打开,没人会预料到有些“娴于文墨”的太监,一旦掌握了东厂和锦衣卫,会给国家带来什么样的灾难。
锦衣卫-畸变的国器 作者简介
熊剑平,安徽巢湖人,历史学博士,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著有《权力的掌控——军机处》《暗影——中国古代的刺客与间谍》《改变历史的二十四场战争》《情报思想研究》《史话》等。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军事历史研究》《孙子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