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1661-1911年-清代农业的发展和不发展

  2020-05-14 00:00:00  

1661-1911年-清代农业的发展和不发展 本书特色

本书以清道光末(1850年)为时间终点,定量研究明后期(从万历朝起算)至清前期以种植业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对包括粮食亩产、总产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等主要指标做出估算,目的在揭示此时间段内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同时并存的“发展和不发展”两个趋向,即一方面,由于耕地面积的扩大和单产的提高,中国传统农业的粮食总产量在此期间攀上了历史的*峰,养活了当时世界四分之一的庞大人口,远超以往历代;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的增速更快,此时间段的后期(清嘉、道时期),人均耕地、人均粮食占有量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均出现了停滞乃至下降的明显趋势,这对当时中国所面临的传统经济转型,显然是一个不利的历史条件。

1661-1911年-清代农业的发展和不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综合运用经济学、历史学和统计学方法,对清代农业的主要生产指标进行量化研究的学术专著。作者充分利用了超大量的原始资料和相关农业调查、统计数据,对清代8个关键时间点的耕地面积、粮食亩产量和总产量、粮食和种植业生产的总产值和增加值,以及包括农林牧各业都在内的全部农业总产值和增加值,逐一进行了量化估计。书中附录的近3000个清代粮食亩产量数据资料,系作者从上千种清代原始档案及官私文献(主要是地方志)中辛勤搜集而得。

1661-1911年-清代农业的发展和不发展 目录

导 言
  一 本书缘起
  二 历史数据
  三 研究方法
  四 前人成果
**章 耕地面积
  一 清官书的田亩数字非实际耕地数
  二 清代各时期实际耕地面积估计
第二章 粮食的平均亩产和总产量
  一 亩产量
  二 总产量
第三章 粮食总产值
  一 现存的清代粮价数据
  二 道光三十年的粮价和清代各时期粮食总产值估计
  三 粮食的生产成本和粮食生产增加值估计
第四章 种植业总产值和农业总产值
  一 种植业总产值
  二 林牧渔业和农业生产总值
第五章 清代农业的发展与不发展
  一 清代农业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高峰
  二 清代农业发展的局限
附录一 清代人口估计和人口资料
  一 清代官方的人口统计
  二 本项研究各时点的人口总数估计
附录二 清代的耕地面积记录
附录三 清代的粮食亩产记录
参考文献

1661-1911年-清代农业的发展和不发展 作者简介

史志宏,男,1949年生,北京市人。经济学博士。已退休。退休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财经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经济史学会古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理事。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明清及近代经济史,尤以农业史、财政史为主攻方向。

1661-1911年-清代农业的发展和不发展

http://www.00-edu.com/tushu/ys1/202005/214296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