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2008-中国世界历史学30年 内容简介
简介
本书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世界史学者解放思想,辛勤耕耘,在世界通史、地区史、国别史、专门史,外国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论述了中国世界史研究从译介转变到研究,并发展成为一门形态完备的现代科学学科的过程。《中国世界历史学30年(1978-2008)》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的重点项目成果,旨在通过科学总结30年来世界史研究的成就,明确我国世界史学科今后发展的方向,进一步提高世界史研究的科学水平,是从事世界历史研究和教学的必读参考书。
1978-2008-中国世界历史学30年 目录
前言**章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一 古代中世纪史研究的新发展二 原始社会史研究三 古代西亚北非史研究四 古希腊罗马史研究五 亚洲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六 欧洲中世纪史研究第二章 亚非拉美近现代史研究一 朝鲜近现代史研究二 日本近现代史研究三 南亚近现代史研究四 拉丁美洲史研究五 非洲史研究六 中东近现代史研究第三章 俄罗斯东欧史研究一 俄罗斯东欧史研究的新阶段二 俄罗斯政治经济史研究三 俄罗斯文化思想史研究四 俄罗斯社会史研究五 苏联民族问题研究六 俄罗斯外交史研究七 东欧史研究第四章 西欧北美史研究一 英国史研究二 德国史和奥地利史研究三 法国史研究四 意大利史研究五 伊比利亚国家史研究六 低地国家和瑞士历史研究七 北欧史、罗马教廷和希腊史研究八 欧盟史研究九 美国史研究十 加拿大史研究第五章 外国史学理论研究一 史学理论学科建设二 唯物史观研究三 西方史学理论方法论研究第六章 专门史研究一 国际关系史研究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三 华侨华人史研究后记
1978-2008-中国世界历史学30年 节选
《中国世界历史学30年》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世界史学者解放思想,辛勤耕耘,在世界通史、地区史、国别史、专门史,外国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论述了中国世界史研究从译介转变到研究,并发展成为一门形态完备的现代科学学科的过程。《中国世界历史学30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的重点项目成果,旨在通过科学总结30年来世界史研究的成就,明确我国世界史学科今后发展的方向,进一步提高世界史研究的科学水平,是从事世界历史研究和教学的必读参考书。`
1978-2008-中国世界历史学30年 相关资料
1983年创刊的《中亚学刊》,是研究中国古代史、中亚古代史、中西交通、中西文化交流史方面重要的专业刊物,大量的相关论文都发表在该刊物上,团结了国内大批相关学者。中亚学与我国许多学科都存在联系:如敦煌学、西北史地研究、边疆问题研究、俄罗斯问题研究等。1999年,中华书局发行《欧亚学刊》(不定期出版物),研究的地域范围辽阔,涉及欧亚大陆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与许多学科交叉,集中了国内有关欧亚大陆各民族历史问题主要研究力量,为学科发展做出贡献。(六)对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研究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位于俄罗斯东部边疆,面积约1276万平方公里,人口3000多万,拥有40多个土著民族,蕴藏着异常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西伯利亚学是以该地区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在俄罗斯已有100年之久,在西方也有40年的历史。中国与该地区山水相依,边界线绵延数千公里,文化、贸易往来源远流长,自先秦以来留传了大量相关的文字记载,然而西伯利亚学在中国却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1963年,我国成立的首批外国问题研究机构中,包括设在黑龙江省的苏联远东研究所(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的前身),中国的西伯利亚研究从此步入了一个有序推进的时代。受中苏关系的影响,苏联远东研究所最初主要从事收听、剪报、资料分析和中苏边境地区调研等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该机构于1968年被撤销,1973年以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第二研究室的名义恢复工作。1974年,《西伯利亚与远东》杂志以机密内参的形式创刊,这是国内第一份、也是迄今唯一一份集中展示西伯利亚研究成果的载体。1979年,苏联远东研究所改称西伯利亚研究所,研究区域从过去的苏联远东地区扩展为整个苏联东部地区——西伯利亚与远东,确定以该地区的经济开发、对外经济联系为主,兼及历史、民族、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研究的方式也由过去的封闭性研究转向开放性研究。同年,西伯利亚研究所开始招收俄国史和苏联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重点培养西伯利亚研究方面的专门人才。基础研究和综合性研究全面展开,一批奠基之作相继问世,其中包括张寰海主编《苏联地名词典:西伯利亚与远东》(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张寰海著《苏联领导人论西伯利亚》(黑龙江社会科院1986年)等工具书,也有黑龙江社会科学西伯利亚研究所编《苏联西伯利亚与远东经济概况》 (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徐景学编《俄国征服西伯利亚纪略》(1984年)、侯育成著《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