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第二次世界大战情报史

  2020-05-14 00:00:00  

第二次世界大战情报史 本书特色

本书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情报与战争的相互作用。抓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情报工作的影响这一主线,系统论述情报工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揭示情报工作对战争进程的影响,从全新视角诠释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本书的主旨。本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情报搜集、情报评估、特种作战和战略欺骗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对比各国在这些问题上的不同做法,分析其不同特点,总结其成败得失,从而进一步深入阐述情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借此把军事情报学的研究引向深入,同时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决策机制提供借鉴。因此,本书的研究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他出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总结教训和“经验”,让更多经历过的人出来说话,让更多知情者出来说话,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第二次世界大战情报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情报工作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情报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揭示情报工作对战争进程的影响,从全新视角诠释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对深化我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具有促进作用。
本书系统评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情报工作的影响。本书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情报观念、情报实践和情报技术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情报工作的成熟,为战后情报工作的飞跃奠定了基础。本书的研究结论对深化情报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情报史 目录

**编 大战之前
 **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情报工作
 **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军事环境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情报工作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情报技术的发展
 第二章 战前各国的情报工作和外交决策
 **节 战前德国的情报工作
 第二节 情报工作与绥靖外交
 第三节 战争爆发前的欧洲局势和各国的情报判断
第二编 受挫·调整
 第三章 欧洲战争初期的情报工作
 **节 盟国的情报失误与战争初期的失利
 第二节 不列颠战役中英国和德国的情报工作
 第四章 苏德战争初期的情报工作
 **节 苏德战争前德国对苏联的情报工作
 第二节 斯大林对国际局势的判断
 第三节 苏军的初战失利和苏联情报体制的调整
 第五章 太平洋战争初期的情报工作
 **节 战前日本的情报工作
 第二节 战前美国的情报工作
 第三节 战前美国对国际局势的估计
 第四节 珍珠港事件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第三编 步入辉煌
 第六章 情报与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节 情报与北非战役的转折
 第二节 情报与大西洋海战的转折
 第三节 情报与太平洋战争的转折
 第四节 情报与苏德战争的转折
 第七章 盟国反攻作战中的情报工作
 **节 “火炬”战役中美军的情报工作
 第二节 诺曼底登陆中盟军的情报工作
 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中美日的情报工作
第四编 总结·启示
 第八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情报合作
 **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与英国的情报合作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和英美的情报合作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与盟国的情报合作
 第四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轴心国之间的情报合作
 第九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情报搜集
 **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信号情报工作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航空侦察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谍报侦察
 第十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情报评估
 **节 战时英美的情报评估
 第二节 战时德国的情报评估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情报评估的启示
 第十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欺骗
 **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战略欺骗的主要手段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战略欺骗的主要特点
 第十二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特种作战
 **节 战时德国情报机构的特种作战
 第二节 战时英美情报机构的特种作战
 第三节 战时日本的谋略行动
 第四节 战时苏联的敌后游击运动
 第十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情报工作的影响
 **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情报观念的影响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情报实践的影响
参考文献举要
后记

第二次世界大战情报史 节选

《第二次世界大战情报史》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情报与战争的相互作用。抓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情报工作的影响这一主线,系统论述情报工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揭示情报工作对战争进程的影响,从全新视角诠释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情报史》的主旨。《第二次世界大战情报史》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情报搜集、情报评估、特种作战和战略欺骗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对比各国在这些问题上的不同做法,分析其不同特点,总结其成败得失,从而进一步深入阐述情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借此把军事情报学的研究引向深入,同时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决策机制提供借鉴。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情报史》的研究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他出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总结教训和“经验”,让更多经历过的人出来说话,让更多知情者出来说话,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第二次世界大战情报史 相关资料

第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情报工作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军事环境
1918年11月11日,德国代表团在协约国拟就的停战协定上签字,历经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尘埃落定。为了清算战败国的战争罪责,重新瓜分世界,重建国际秩序,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会。经过3个月的争吵,列强在和约问题上达成了协议,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和约调整了战后欧洲列强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随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从而完成了战后国际关系新秩序的建立。世界进入了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
然而,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催生作用,世界军事形势正在发生变化,一场新的军事革命正在酝酿之中。战争形态、军事思想、军事战略、军事技术等各方面都在酝酿变革。
一、军事技术的进步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军事技术进步及其产生的武器装备,都是人类进行某种社会实践即战争的工具,其发展与社会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社会生产力的每一发展都迅速推动着武器装备的发展和更新。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滑膛枪和滑膛炮、线膛枪和线膛炮已经出现,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机枪开始成批生产。巨大的机枪火力使进攻一方遭遇了重大杀伤,作为机枪对立面的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在1916年9月的索姆会战中,坦克首次在战场上使用。在1917年底的康布雷战役中,英军集中了381辆M-4型战斗坦克和98辆辅助坦克,突破了德军的三道防线,其威力初现端倪。大战中,主要参战国装备坦克9200辆,其中美国1000辆,英国2800辆,法国5300辆,德国100辆。1903年,莱特兄弟试飞成功,人类实现了飞天梦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开
始执行侦察、射击和轰炸任务。1917年,英国第41航空联队装备的双发轰炸机对德国实施了大规模的持续轰炸,不仅打击了德国的军事力量,而且大大削弱了德国民众的土气。大战中,主要参战国总共装备了18.19万架飞机,其中美国1.38万架,英国4.78万架,法国5200架,德国4.73万架。
1910年11月14日,美国“伯明翰”号轻巡洋舰搭载飞机取得成功。1911年1月18日,美国海军试验了飞机在军舰上的降落问题。1917年,英国将一艘重型巡洋舰改装为航空母舰,美国海军也完成了航空母舰的设计工作。
坦克和飞机等新式武器的大量装备和普遍使用,标志着军事技术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战争正式进入“机器时代”。然而,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情报史 作者简介

p>  刘宗和,男.1951年7月生.解放军国际关系学
院副院长,少将军衔.教授、博士生导师,总参南
京科技创新工作站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江苏肖翻译
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情报理论和日本语言
文化研究,出版著译作主要有二“《外国情报体制研
究》、  《震-慑理论与伊拉克战争》、中国军事百科<

第二次世界大战情报史

http://www.00-edu.com/tushu/ys1/202005/215848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