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旧梦(南明盛衰录) 内容简介
《文化中国:永恒的话题丛书》以高文化品位为内涵,从文化的特定视角重新解读(而非直接面对)某些重大的历史或文化主题,特意选择那些人们普遍感兴趣即茶余饭后可供谈资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作为题材,以确凿的史料为根基,用新的视角或现代意识,采取富有文采、生动流畅的散文笔法和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其进行历史阐释和文化反思,折射出某些文化精神。浓郁的文化观照和历史反思是该丛书的特色。该丛书强调“可操作性和持续发展的张力”,即灵活多样和巨大的包容性,作为一个长期的品牌选题,视具体情况,分为若干辑陆续推出,逐步完成对文化中国重大历史、文化主题的另样解读,形成一个大众精品系列群。该丛书已出版三辑19册。本书是该丛书之一《秦淮旧梦(南明盛衰录)》。
秦淮旧梦(南明盛衰录) 目录
引言
一、覆亡悲歌
自古金陵帝王州
天生我材必有用
情之所钏在我辈
同是天涯沦落人
只愁风雨似秦淮
呜咽寒潮带雨来
五气销沉石子冈
春色不随亡国尽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吴陈风月
一代红妆照汗青
冲冠一怒为红颜
换羽移宫万里愁
三、钱柳因缘
桃花得气美人中
碧间红处*相思
声名真似汉扶风
从节从容部女流
四、冒董哀思
珍珠无价玉无瑕
累侬夫婿病愁多
墓门深更阻侯门
五、龚顾比翼
十分红影上眉楼
未遣罗敷嫁使君
拂叶穿花一处飞
六、侯李情怀
偏怜素扇染桃花
六朝兴废怕思量
桃花扇底送南朝
七、光浮琬琰
犹如人世有沧桑
活人不及死人香
抉却双瞳欲持门
不见题诗纪阿男
结语
附录
南明三朝大事年表(1644——1662)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秦淮旧梦(南明盛衰录) 节选
一 覆亡悲歌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金陵怀古》一诗中发过这样的议论。探讨天下兴亡之由,自认为有“治国平天下”重任的封建文人每多感慨,仿佛不如此就难以显示出自家过人的智慧。汉代贾谊写《过秦论》,讨论记赢秦不二传即亡国的教训,认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朝覆亡的原因,这显然是儒家思想的体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则只是堂而皇之的表面文章,他所崇拜的乃是超出儒家思想范畴的王霸之术。汉武帝的曾孙汉宣帝,为了教训太子“柔仁好儒”之弊,尝一语道破天机: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汉书•元帝纪》)唐人杜牧那篇著名的《阿房宫赋》总结秦亡教训,归结为“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这本不错,但失之笼统,等于没说。倒是文章的*后几句话发人深省:“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话说得很像晋王羲之的那句名言:“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兰亭集序》)类似的慨叹表现了古人面对客观规律的几许无奈,“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唐章碣《焚书坑》),冥冥之中,仿佛皆有“气数”决定一切,未来实在难以预料。
文学家的思维不免夸张,用文学的语言总结天下兴亡的规律,总有些华而不实或过甚其辞。唐代的史学理论家刘知几(661—721),在其名著《史通•因习》篇中说:“凡为史者,苟能识事详审,措辞精密,举一隅以三隅反,告诸往而知诸来,斯庶几可以无大过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