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闯入历史禁地-人物卷

  2020-05-14 00:00:00  

闯入历史禁地-人物卷 内容简介

近些年来,史学界在占有新材料、扩大观察历史的眼界、对内容和观点推陈出新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一个又一个的历史真相被还原了,被重新定义和解释了。 《闯入历史禁地》(人物卷)收录了历史随笔性文章46篇,多是就某个特定历史片断或某些历史人群进行微观探究,并更加关注历史中的“零碎”或个案。在表述上,除了侧重历史解释的故事性和情节性外,同时也强调历史叙事的分析性,即在对史料收集、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历史逻辑对客观历史进行新的解说与重塑。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如果站在一个真实的起点上,我们会更加切实地感受到历史应有的深度和广度。

闯入历史禁地-人物卷闯入历史禁地-人物卷 前言

近些年来,史学界在占有新材料、扩大观察历史的眼界、对内容和观点推陈出新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一个又一个的历史真相被还原了,被重新定义和解释了。这里有当事人私人化的记忆和叙论,也有随着时间推移和政治环境改善而得以解密的档案和史料,还有有力的史料钩沉、事件和人物的重新评论,以及合乎逻辑的推理,所有这些赋予了历史崭新的生命和意义。
      对历史的重新认识可能会由于新发现的史料而引起连锁反应。《尚书•尧典》是我国*早的正史之一,它曾记叙了封建社会之前就实行的“禅让”帝制:黄帝的玄孙将帝位禅让给舜,舜又将帝位禅让给禹。太史公司马迁将这一叙事又原封不动地照搬进《史记•五帝纪》中。于是,尧舜禹圣人般的谦虚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放射出耀人眼目的光彩,成为五千年来代代相传的动人美谈。然而,近年在汲郡出土的魏国古墓史的一批“竹书”,还原了历史的真相。原来历史并非如此,其实,韩非在《说疑》里早就指出过:“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更多的情况是史料并无增减,而是观念发生了变化,例如,对曾国藩的重新评价即是典型一例。自1950年以来,曾国藩一直被视为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对他的声讨持续了几十年,就连其诗文和祠堂也难免劫火。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在新的环境下,人们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位一生中几乎三次自尽,并无多少奇谋妙计的翰林,单凭一个“忍”字就创下了如天的功业,几乎在一夜之间,他便烈火烹油般地火了起来,广受人们的崇仰。

闯入历史禁地-人物卷 目录

毛遂其实还有自惭
一代名将蒙恬究竟死于谁手?
休去轻薄陈胜王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争议始于十六年前,如今再起波澜
搞臭自己
卫青的另一面
汉代**男宠
王莽篡位之谜
潘安的美与丑
真假曹操
智圣诸葛亮:*是无毒不丈夫
不走运的马谡
杨广怎样当上太子
一生沽名钓誉的唐太宗李世民
魏征:哪有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狄仁杰:唐室功臣外衣下的“官油子”
武则天的*后岁月
小混混杨国忠仅仅是靠杨贵妃才当上宰相吗
白居易说工资
流传千古的谎言:“半部《论语》治天下”
为宋仁宗画像
文字捕快沈括
荒淫腐朽的皇帝宋徽宗
饿死蔡京
童贯:阉割过的王爷不孤独
岳飞之死
秦桧:我的秘密武器是反贪
大儒朱熹“纳尼为妾”事件真相
朱元璋,择机出手
风云国师刘伯温之死
张居正:中国唯一顺风顺水的改革家
李贽:明朝**思想犯
戚继光的灰暗面
崇祯是怎样亡国的
李自成:寇性难改的“山大王”
时势造“汉奸”——为吴三桂叫声屈
雍正死因之谜
洪秀全的历史真实面目
慈禧太后洗澡和梳妆
光绪的坏脾气与国事
慈禧与光绪、珍妃之死
老宫女揭李莲英后宫秘密
曾国藩与“刺马案”的瓜葛
李鸿章何以东山再起
康有为的作用有那么大吗?——回望戊戌变法110年
盛宣怀打垮胡雪岩
李秀成临终变节质疑

闯入历史禁地-人物卷 节选

毛遂其实还有自惭
    毛遂在平原君那里当了三年食客,才不露,能不显,不惊不乍,不咸不淡,平原君没有正眼瞧过他,国有疑难怎么也想不到问他。秦国围住了邯郸,平原君想从千儿八百食客里挑选二十个“有勇力文武备具者”到楚国去游说求救,“合纵于楚”。选了十九人,想凑个整数,硬是想不起来凑谁,此时毛遂便自告奋勇,自个儿推荐自个儿,平原君还是有点不相信他,问他在这里几年了,毛遂说已有三年,平原君说:“你在我的布袋里三年,是锥子应当早就刺破布袋显露出来了,可是你一直没露出来啊。”毛遂说:“我今天就是要请求你把我放进你的布袋。”平原君见他如是说,就把他凑了个整数,同意带他出使楚国。结果,毛遂不辱使命,在平原君结结巴巴、不得要领向楚君陈述得夹缠不清之际,毛遂抱剑上前,巧舌如簧,舌灿莲花,以雄辩的口才说服楚王联赵结盟,共同抗秦。
    毛遂这番举动,是人人皆知的事,但关于毛遂人们可能也仅仅只知这件事。毛遂这样露了一把,我曾经想当然地认为他此后一顺百顺,人生就此写满辉煌篇章。其实不是,毛遂后来死了,在他自荐之事没满一年,就死了,死因还真跟他自荐有关。原来,公元前256年,燕国趁赵国大战方停喘气不赢之机,派遣大将栗腹攻打赵国。派谁挂帅出征以敌强敌?赵王便想起了敢于自荐的毛遂,欲提拔毛遂为帅,统兵御燕。毛遂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赶忙到赵王那里去,不是去“推荐”自己,而是去“推辞”自己:不是我怕死,是我德薄能低,不堪此任,我可披坚当马前卒,不能挂袍任率印官,如是,则上可保国之江山社稷,中可保您知人之明,下可保我毛遂不为国家罪人。当年自荐,意气风发;此时自辞,何其乃尔?一个毛遂,判若两人,简直让人难以置信。赵王很是不解:先生去年自荐,才情高迈,真伟丈夫;如今脱颖而出,正是建功立业之时,怎么忸怩如小女子?毛遂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骐骥一日千里,捕捉老鼠不如蛇猫。逞三寸舌我当仁不让,仗三尺剑实非我能,岂敢以家国安危来试验我之不才之处。”按说,毛遂此话说得人情人理,但赵王却为了展示自己求贤若渴,怎么也不听毛遂之言,硬是要他挂帅迎敌。
一个靠嘴巴子干活的人,哪里是人家拿枪杆子的对手?尽管毛遂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但也无法抗敌,落得个一败涂地。被赵国精心树立起来的“人才”榜样,是这么个样子,有何面目回去见“江东父老”?除了以死谢罪,别无他途。于是毛遂避开众人,到一个山林子里,拔剑自刎,鲜血淋漓地倒在“毛遂自荐”的神话里。
     毛遂的悲剧是不是再次验证了枪打出头鸟?不,根本不是。毛遂不是死在毛遂自荐上,而是死在自己的“一时之能”上。在常人的眼中,只要有一能便想当然地一通百通,一专百专,一俊百俊,一能百能,文史哲,政经军,无所不能,无所不通,赵王认为毛遂三寸舌头转得那么出神入化,肯定是三尺剑也会舞得风生水起的,为了体现赵国对人才多么重视,便霸蛮地把毛遂“滥用上了”。
     我读了小半辈子书,对大名人“毛遂”的事迹到前几天读了鄢烈山先生的《毛遂之死》才知道,真算孤陋了,可是这怪不得我,要怪也只能怪老祖宗的“教育思维方式”,我们拿历史人物来“教育”人,要么是一俊遮百丑,要么是一丑遮百俊,很少以“一切人,人的一切”来教的。可笑的是我们一些博士也跟鄙人一样寡闻。博士从政近年来几成风潮,却没几人能展其长的,原因何在?博士们只知有毛遂自荐,不知有毛遂自惭,到现在博士考公务员依然热火朝天,只有自荐,没有自惭,读毛遂只读一半,显然还是不够的。

闯入历史禁地-人物卷

http://www.00-edu.com/tushu/ys1/202005/215992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