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译文集(传记卷)-托尔斯泰传 本书特色
《托尔斯泰传(傅雷译文集)》是“巨人之传”
之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代表作,20世纪翻译名家傅前经典译作。
托尔斯泰毕生都在反抗,他背叛文学艺术成规,否定传统教育,打破家庭侄梏。他出身贵族,却同情下层民众,批判农奴制,决心和自己的阶级决裂……
他也是高加索和克里米亚两次战争的参加者。
正因如此,“我们的兄弟”托尔斯泰才能相继创作出《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鸿篇巨作。列宁评价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其有“*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傅雷译文集(传记卷)-托尔斯泰传 目录
编辑说明
罗曼·罗兰致译者书(代序)
原序
托尔斯泰传“*近消失的光明”我的童年、《高加索纪事》、《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纪事》《三个死者》《夫妇间的幸福》《安娜小史》《战争与和平》《忏悔录》与宗教狂乱《社会的烦虑》《我们应当做什么?》《我信仰的寄托》《艺术论》《通俗故事》《黑暗的力量》《伊万·伊里奇之死》《“克勒策”奏鸣曲》《复活》托尔斯泰的社会思想“他的面目确定了”“战斗告终了”
附录托尔斯泰遗著论亚洲对托尔斯泰的回响托尔斯泰逝世前二月致甘地书托尔斯泰著作年表
傅雷译文集(传记卷)-托尔斯泰传 作者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184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