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在北大 本书特色
《季羡林在北大》采取纪实手法,以朴实流畅的语言、巧妙的构思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全面真实地描述了季羡林先生五六十年在北大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反映出他教书育人和对中国20世纪学术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励人们向学术大师学习,从其学品和人品、理想和信念中获取精神鼓舞力量。同时,季羡林先生的这段经历又勾画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普遍具有的人生轨迹,那就是超乎寻常的艰辛、超乎寻常的刻苦、超乎寻常的成就。
季羡林在北大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红楼篇 ; 燕园篇 ; “文革”篇 ; 新生篇 ; 冲刺篇 ; 病榻篇几部分, 其主要内容包括: 红楼暖意 ; 燕园风云 ; 坠入炼狱 ; 十年一梦 ; 季副校长 ; 天竺情缘 ; 学者读佛 ; 古卷生辉 ; 文化思考等。
季羡林在北大 目录
回眸五十年(代序) 季羡林/001
前言 胡光利/001
红楼篇
**章红楼暖意/
沐浴和煦的春风/东语系的辉煌/工会主席和人大代表/一次难忘的远游/难尽如人意的学术研究成果与一级教授/
燕园篇
第二章燕园风云(一)/
从红楼到燕园/为灵魂中的“原罪”付出代价/大批判中的良心发现/自谦与自叹:五年学术研究成果竟是“零”/正当春风得意时/
第三章燕园风云(二)/
躲过一劫/狂热的梦/《春满燕园》:一只报春的燕子/朗润园的家/十年学术研究成果来之不易/为何“枪毙”三篇文章/
“文革”篇
第四章坠入炼狱/
从“社教”到“文革”/舍得一身剐/被打成“反革命”/以死抗争/血的洗礼/从煤场到太平庄/“牛棚”炼狱/
第五章十年一梦/
“桃花源”中译史诗/重执教鞭/插曲和闹剧/官庄之行/恢复党组织生活始末/
新生篇
第六章季副校长/
公元1978年/不薄西方爱东方/学(协)会种种/生存状态/中国文化书院/与胡乔木谈话/论北大传统/清塘季荷/
第七章天竺情缘/
《罗摩衍那》研究/四访天竺/治印度史/翻译《家庭中的泰戈尔》/
第八章学者读佛/
佛教梵语研究/佛学研究/来到天山下/把心留在敦煌/重返哥廷根/三下瀛洲/
冲刺篇
第九章古卷生辉/
一张残卷引出一部巨著/《弥勒会见记剧本》译释/校注玄奘《大唐西域记》/关于《中国纪行》/编纂大百科全书/古籍整理/
第十章文化思考/
重建比较文学学科/从考据到兼顾义理/“河东河西”论/“天人合一”新论/“拿来”与“送去”/国学热燕园/“怪论”:石破天惊的学术主张/
第十一章家遭变故/
八十述怀/悲欢二月兰/
第十二章百年上庠/
百年校庆/写作《牛棚杂忆》的前前后后/学术道德/散文名家/成功三要素/坐拥书城/“阅读挑战”:*喜欢的十本书/布衣泰斗/长寿之道/
第十三章世纪之交/
米寿/宝岛行/中国使馆遇袭/印度文学院名誉院士/结识石景宜/铿锵凤鸣/“大师论”/世纪钟声/九十大寿/回乡扫墓/
病榻篇
第十四章“301编外”/
“癣疥”之疾/初进301/再进301/回家/
三进301/四进301/301印象/
第十五章病房琐记/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病房里的欢笑/*高的老师/对联情/汉字缘/《病房杂忆》和《我的美人观》/呼唤公德/
第十六章笑着离去/
迟到的亲情/*后的除夕/七月风悲/告别/魂归故里/
季羡林在北大 作者简介
胡光利,1969年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毕业,1973年、1976年于北大进修英语、印地语,1980年于北大南亚研究所进修梵语,1993—1994年于印度尼赫鲁大学印度斯坦语言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1996年被评聘为研究员、正教授。曾任中国世界古代史学会会员、中国南亚学会理事、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辽宁省传记文学学会理事、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辽宁省翻译家协会理事等。曾荣获辽宁省第八届社会科学成果奖(2002年)、辽宁省第二届文学翻译奖(2002年)、辽宁省第六届传记文学奖(2009年)。译有《政事论》(梵译汉)、《毗湿奴往世书》(梵译汉)、《摩奴法典》(梵译汉),编有《南亚大辞典•印度古代史》(编委,词条撰稿人)、《季羡林文丛》(编者之一)、《此情犹思——季羡林回忆文集》(主编之一)、《季羡林精选文集》(编者之一)、《季羡林漫谈教书治学》(编者之一)、《季羡林解读传统文化》(编者之一)、《季羡林眼中的老先生》(编者之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