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师培卷-中国近代思相家文库 本书特色
刘师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一生笔耕不辍,论著众多,虽仅在世36载,却留下多达四五百万字的诗文。本书通过选择刘师培一生*具代表性的思想、学术论著,反映其思想、学术的基本面貌和变化历程。限于篇幅和体例,其经学、小学、校勘学方面的纯学术论著较少入选。所收论著基本以全文状态呈现,对于刘师培一些无法全文入选的重要专书,则将书序之类的文字编入,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较为完善的读本。
刘师培卷-中国近代思相家文库 目录
导言
论留学生之非叛逆(1903)
黄帝纪年论(1903)
中国文字流弊论(1903)
国文杂记(1903)
攘书(1904)
与端方书(1904)
论激烈的好处(1904)
论白话报与中国前途之关系(1904)
论孔教与中国政治无涉(1904)
论中国阶级制度(1904)
《中国民约精义》序(1904)
新史篇(1904)
近儒学案序(1904)
周末学术史序(节选)(1905)
南北学派不同论(1905)
古政原始论(1905)
东原学案序(1905)
汉宋学术异同论(1905)
六儒颂(1905)
醒后之中国(1905)
两汉学术发微论(1905—1906)
群经大义相通论(1905—1907)
《中国历史教科书》凡例(1905—1906)
《经学教科书》序例(1905—1906)
《中国地理教科书》序(1905—1906)
颜李二先生传(1906)
论孔子无改制之事(1906—1907)
汉代古文学辩诬(1906)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1907)
近儒学术统系论(1907)
清儒得失论(1907)
无政府主义之平等观(1907)
近代汉学变迁论(1907)
论新政为病民之根(1907)
农民疾苦调查会章程(1907)
鲍生学术发微(1907)
非六子论(1907)
中国现势论(1907)
苦鲁巴特金学术述略(1907)
论说部与文学之关系(1907)
《国粹学报》三周年祝辞(1908)
《共产党宣言》序(1908)
《esperanto词例通释》总序(1908)
《衡报》发刊词(1908)
议会之弊(parliamentary abuse)(1908)
共和之病(republical abuse)(1908)
论共产制易行于中国(1908)
无政府革命与农民革命(1908)
论中土文字有益于世界(1908)
劝告中国人士宜速习世界新语(1908)
转注说(1909)
六经残于秦火考(1909)
古今文考(1909)
孔子作《春秋》说(1909)
左氏不传《春秋》辨(1909)
古《春秋》记事成法考(1909)
《诗》分四家说(1909)
文献解(1909)
成均释(1909)
格物解(1909)
释儒(1909)
释理(1909)
释谊(1909)
释数(1909)
古籍多虚数说(1909)
先府君行略(1909)
中古文考(1909)
《汉书·艺文志》书后(1909)
广阮氏文言说(1909)
君政复古论(1916)
文学辨体(1917)
论汉魏之际文学变迁(1917)
文笔之区别(1917)
蒐集文章志材料方法(自秦汉迄隋)(1919)
刘师培年谱简编
刘师培卷-中国近代思相家文库 相关资料
最近五十余年以来,为中国学术思想之革新时代。其中对于国故研究之新运动,进步最速,贡献最多,影响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者亦最巨。……在此黎明运动中最为卓特者,以余所论,得十二人,略以其言论著述发表之先后次之,为南海康君长素(有为)、平阳宋君平子(衡)、浏阳谭君壮飞(嗣同)、新会梁君任公(启超)、闽侯严君几道(复)、杭县夏君穗卿(曾佑)、先师余杭章公太炎(炳麟)、瑞安孙君籀庼(诒让)、绍兴蔡君孑民(元培)、仪征刘君申叔(光汉)、海宁王君静庵(国维)、先师吴兴崔公觯甫(适)。此十二人……虽趋向有殊,持论多异,有壹志于学术之研究者,亦有怀抱经世之志愿而兼从事于政治之活动者,然皆能发舒心得,故创获极多。此黎明运动在当时之学术界,如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方面广博,波澜壮阔,沾溉来学,实无穷极。此黎明运动中之刘君,家传朴学,奕世载德,蕴蓄既富,思力又锐,在上列十二人中,年齿最稚……
——钱玄同:《刘申叔先生遗书序》
刘师培卷-中国近代思相家文库 作者简介
人物简介
刘师培(1884—1919),字申叔,号左盦,曾改名光汉,江苏扬州人。生于经学世家,自幼濡染家学,打下厚重学问基础。起初科场颇顺,连中秀才、举人,但1903年会试失利。此后投身革命,以排满兴汉为职志,在上海主笔《警钟日报》,发表大量针砭时政、阐扬革命之作;同时成为《国粹学报》主要撰稿人,其学术论著大多发表于该刊上。1907年赴日本,在东京创办社会主义讲习会和《天义报》等,思想转向无政府主义,并为之做了大量宣传工作。此后投向清廷,为清两江总督端方之幕僚。民国建立后,先任教于四川国学院,后又于1914年入袁世凯幕,并成为筹安会“六君子”之一,为袁复辟帝制张目。1917年被聘为北京大学中国文学门教授。1919年病逝于北京。一生著述宏富,于经学、小学、校勘学、史学、文学等领域和交融中西的新学问方面,皆有重要成就。
编者简介
李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学院副院长、《史学史研究》副主编等职,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委员。曾多次赴德国、奥地利、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及港澳台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并曾出任德国海德堡大学、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客座教授和客座研究员。著有《刘师培与中西学术》、《中国学术:古典与现代之间》、《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清学史著述之研究》、《清代理学史(中卷)》、《古今中西交汇处的近代学术》等,主编《民国思想文丛》,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史学月刊》、《史学史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大陆杂志》(台湾)等学术刊物以及欧洲、日本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中、英、日文论文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