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我的呼愁

  2020-05-14 00:00:00  

我的呼愁 本书特色

本文通过对童年,少年时期记忆的读取,在真实与虚构相互穿插下,以细腻的文字,为读者描绘出了一幅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书中人物形象鲜活,语言生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过往岁月及岁月中的人、事、物的沉淀、怀念,感情真挚,蕴藉丰富,可读性强。

我的呼愁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人物杂记、亲情散文和成长小说合集,其中既有对故乡人物的杂忆,对故乡现状的忧思,也有对童年生活的追忆等。体裁多样,有短小的人物札记、随笔化的亲情散文,也有篇幅较长的成长小说,是一部诗性、纪实与望乡的交响。其中大部分文章为作者近些年来在各大媒体的专栏精选,如《财经?lens》上的人物专栏、《南方周末》上的时评专栏、《晶报》上的散文随笔等。

我的呼愁 目录

辑 一
3 妈妈,点灯
6 母亲的教诲
12 父亲在杀一只羊
16 他终于输掉了*后一枚硬币
20 一家人在吃饭时讨论的政治话题
23 五个父亲
28 还差五分钱
34 爬 瓜
38 迷 藏
42 抓小偷
45 高音喇叭
47 一坨屎
53 一碗汤
56 阿 德
64 老歌三首
71 记忆练习

辑 二
85 表兄小宝的生与死
88 那一年,我们去河滩看杀人
92 战斗英雄白跑路
96 草原啊月光啊战马
100 五火上树
104 小巷里的第欧根尼
108 雨季来临之前死去
112 牛棚记
116 一头猪,两只羊
120 红旗家的儿女们
124 我们的黄司令
128 枪和爱情
132 在一起,在一起
136 夜晚的疯国王
140 王蝴,你还记得我吗
144 能人今喜

辑 三
151 在社会上
170 亲爱的舅舅你好
185 树袋鸟
200 夕光照影
  
213 附:“其实你的人生是被设计的”
   ——朵渔访谈
  
233 故乡就是我们再也回不去的地方(代后记)

我的呼愁 相关资料

四诗人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
暨南大学出版社倾情推出“还乡文丛”

近日,由诗人余丛主编、知名编辑杜小陆策划出版的“还乡文丛”第一辑已由暨南大学出版社正式推出。该文丛以“还乡”为立意,找寻精神的栖居之地,第一辑首先推出的是当今极具代表性的四位中坚诗人的散文随笔集,分别为朵渔的《我的呼愁》、育邦的《潜行者》、小引的《悲伤省》、周公度的《机器猫史话》。诗人们的非诗歌文本让读者得以全新的视角发现他们的精神世界,“还乡文丛”第一辑便是这四位诗人的“另一副笔墨”。
“还乡文丛”主编余丛在总序中以苏轼的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点出这套文丛的主旨——诗人们的“精神还乡”。所不同的是,朵渔的《我的呼愁》在精神还乡之外,还有对本义的故乡的深切回忆,这双重含义的望乡相互扭结和承载,形成浑融一片的乡愁;育邦的《潜行者》则一面对西方文学进行孜孜不倦地采撷,一面又警惕知识对心灵的蒙尘,作者在书籍与冥想间默默踩踏出一条精神还乡之径;小引的《悲伤省》是以居住的城市为原点,辐射向纹理多样的外乡,且行且思,对比更迭;佛学学者周公度的《机器猫史话》又是以仿若禅语的简洁,在还乡途中抛洒下大量留白的种子在读者心中落地开花。但诗人们在还乡之旅上的真诚是相同的,他们为此在字里行间倾注满满的恳切,并希望也能够告慰那些愿意阅读的知己。
在以受众数量衡量创作高低、码洋数量决定出版与否的时代,太多严肃文学作品和它们的作者被湮灭,而诗人是其中境况最为惨烈的一群。就这一背景而言,暨南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还乡文丛”并首推诗人的四部专著可谓“偏向虎山行”的大胆之举。“市场”与“评奖”是所有出版社都必须面对的现实,但在这两者的夹缝中努力为已式微的严肃文学保留一席之地,便体现了一家出版社在气格上的与众不同。也许文学还原了出版者最初的梦想,而“还乡文丛”的出版便是向初衷致敬,也便同样具有着“精神还乡”的意义。
(顾星环)

我的呼愁 作者简介

朵渔:独立诗人,专栏作家。1973年出生于山东,199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居天津,写作诗歌、随笔。曾获华语传媒年度诗人奖、柔刚诗歌奖、后天及奔腾诗歌奖、《诗刊》《诗选刊》《星星》等刊物的年度诗人奖等。著有《史间道》(天津人民出版社)、《追蝴蝶》(《诗歌与人》专刊)、《最后的黑暗》(北岳文艺出版社)、《意义把我们弄烦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原乡的诗神》(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生活在细节中》(花城出版社)等诗集、评论集和文史随笔集多部。

我的呼愁

http://www.00-edu.com/tushu/ys1/202005/2194241.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