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声音:民国名人的遗嘱 本书特色
许多政治名人和文化名人都留下了弥足珍贵的遗嘱,透过这些遗嘱,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起落沉浮的人生际遇、波澜壮阔的人生图景以及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在本书中,您不仅可以读到民国名人的遗嘱原文,而且可以亲历那段历史,体会英雄慷慨激昂的烈烈雄心,感叹学人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追忆思想者睿智洒脱的人生抉择。
末代皇帝溥仪的遗嘱,一世怪杰袁世凯的遗嘱,文化殉士王国维的遗嘱,浪漫诗人吴宓的遗嘱,文化昆仑钱锺书的遗嘱,慈让文人沈从文的遗嘱,风流才子梁实秋的遗嘱,自由脊梁胡达的遗嘱。
最后的声音:民国名人的遗嘱 内容简介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面对死亡,任何谎言都显得苍白无力、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因此,遗嘱或许是一个人情感*真实的表露,是性格*动人的写照,是价值取向*直观的体现,是人生态度*真诚的流露。遗瞩不但可交代后事、嘱咐亲人,而且可以反映出遗嘱人的身份、性格、社会关系、人生态度,包括他在弥留之际的心愿、对世界难以割舍的情怀等等。所以,遗嘱其实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是一种永不褪色的文化。
最后的声音:民国名人的遗嘱 目录
Part 1 政治篇
**章 晚清堂门的遗嘱
一、1901年——军机重臣李鸿章
二、1909年——中兴名臣张之洞
三、1967年——末代皇帝溥仪
第二章 热血志士的遗嘱.
一、1905年——蹈海英雄陈天华
二、1907年——鉴湖女侠秋瑾
三、1911年——情书圣手林觉民
四、1916年——风流儒将蔡锷
第三章 军阀巨枭的遗嘱
一、1916年——世怪杰袁世凯
二、1936年——八不总理段祺瑞
三,1948年——基督将军冯玉祥
第四章 革命英烈的遗嘱
一、1934年——抗日英雄吉鸿昌
二、1935年——赤胆农王方志敏
三、1935年——文人领袖瞿秋白
Part 2 文化篇
第五章 学术昆仑的遗嘱
一、1936年——狂傲学者章太炎
二、1927年——文化殉士王国维
三、1969年——气节学魂陈寅恪
四、1981年——浪漫诗人吴宓
五、1984年——哲学顽童金岳霖
六、1998年——文化昆仑钱钟书
第六章 文学骄子的遗嘱
一、1967年——苦雨斋主周作人
二、1958年——爱国诗人柳亚子
三、1998年——慈让文人沈从文
四、1987年——风流才子梁实秋
第七章 思想先锋的遗嘱
一、1921年——启蒙先师严复
二、1940年——教育大家蔡元培
三、1962年——自由脊梁胡适
四、1974年——思想孤星顾准
五、1969年——五四之子殷海光
后记
最后的声音:民国名人的遗嘱 节选
一、1901年——军机重臣李鸿章
[遗嘱披露]
奏为臣病垂危,自知不起,口占遗疏,仰求圣鉴事:窃臣体气素健,向能耐劳,服官四十余年,未尝因病请假。前在马关受伤,流血过久,遂成眩晕。去夏冒暑北上,复患泄泻,元气大伤。入都后,又以事机不顺,朝夕焦思,往往彻夜不眠,胃纳日减,触发旧疾,时作时止。迭蒙圣慈垂询,特赏假期,慰谕周详,感激涕零。和约幸得竣事,俄约仍无定期。上贻宵旰之忧,是臣未终心事,每一念及,忧灼五中。本月十九夜忽咯血碗余,数日之间,遂至沉笃,群医束手,知难久延。谨口占遗疏授臣子经述恭校写成,固封以俟。
伏念臣受知*早,蒙恩*深,每念时局艰危,不敢自称衰病,惟冀稍延余息,重睹中兴。赍志以终,殁身难暝。现值京师初复,銮辂未归,和议新成,东事尚棘。根本至计,处处可虞。窃念多难兴邦,殷忧启圣。优读迭次谕旨,举行新政,力图自强。庆亲王等皆臣久经共事之人,此次复同更患难,定能一心协力,翼赞计谟,臣在九原,庶无遗憾。至臣子孙,皆受国厚恩,惟有勖其守身读书,勉图报效。属纩在即,瞻望无时,长辞圣明,无任依恋之至。谨叩谢天恩,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谨奏。
[遗嘱透视]
李鸿章(1823~1901),字子黻,号少荃,1823年2月15日出生于安徽合肥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天资聪颖,9岁读完《四书》,24岁时考中进士,名列全国第39名,授翰林院编修职务,成为当年安徽省*年轻的翰林之一。1853年,李鸿章开始办团练,后来成为曾国藩的幕僚,逐渐显露出军政才能。1861年开始编练淮军,并以此逐渐形成淮系集团。他参与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因功先后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1870年起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他在这个位子上一坐就是25年,是清朝任期*长的直隶总督。1874年,李鸿章被授予文华殿大学士,20年后,又被授予三眼花翎,是晚清时期汉人获此殊荣之**人。1901年11月,李鸿章卒,谥文忠,晋封一等侯。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1901年,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李鸿章站在20世纪的门槛前,落寞地徘徊着。他想走进去看一眼里面的景致,而时间的大门已向他紧闭。他已经老了。19世纪的中国给了他呼风唤雨、至高至尊的权力与地位,但20世纪的中国却不再眷顾他了。
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位大臣像他一样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据着如此重要的位置。作为晚清时期的军政重臣,他曾影响了近代中国整整四十年。翻开一部中国近代史,他的身影屡屡出现。他的一举一动牵动着这个苦难深重的国家的命运和屈辱。同时,在中国近代史上,也没有哪一位大臣在死后招致到如此猛烈的连续抨击。他的一生波澜壮阔,他的一生毁誉参半,他的一生已不是他自己的一生,而成为晚清政府凋谢衰败的缩影。
1.李鸿章与洋务运动
“举行新政,力国自强。”
洋务运动是时代的产物,是晚清士大夫对帝国主义侵略和世界现代化浪潮冲击所作出的积极回应。李鸿章充当了洋务运动的弄潮儿。他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处在数千年从未有过的变化格局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强敌,而大清帝国却岌岌可危、垂死地挣扎着。因而他主张识时务的人一定要清楚时局之变。为此,他提出必须向西方学习,举办洋务新政,以求“自强”、“自立”。李鸿章开展的洋务运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功绩。
(1)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海军。从19世纪60年代起,李鸿章以“自强”为口号,积极筹建新式军事工业,仿造外国船、炮,开办大型兵工厂。1865年分别在上海和南京创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金陵机器制造局。这些军事工业都是官办的,采用封建官僚制度进行经营管理,制造出来的枪炮弹药直接配给军队使用。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李鸿章开始筹办海军,在1888年终于建成了北洋舰队。北洋舰队的大多数船舰都购自德国,“定远”、“镇远”两艘巨型铁甲舰的排水量达7335吨,3000吨级以下的小舰有20余艘,总排水量超过了当时的日本,居亚洲**。
(2)兴办近代民用工业。李鸿章于1872年在上海创办了轮船招商局,是中国近代*大的民用企业,甚至垄断了东南沿海的民间航运。其后,在整个七八十年代,李鸿章先后创办了河北磁州煤铁矿、江西兴国煤矿、湖北广济煤矿、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天津电报总局、上海电报总局、津沽铁路、上海华盛纺织总厂等一系列民用企业,涉及矿业、铁路、纺织、电信等各行各业。在经营方针上,也逐渐由官督商办转向官商合办,客观上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3)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广方言馆,培养外语和科学人才,后改为江南制造局的附属机构。同时,他还向西方派遣留学生,设立翻译馆和各种专门学校,系统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培养了中国近代**批科技人才。
经历了甲午海战、八国联军侵华等一系列屈辱后,李鸿章更加强烈地感受到新政和自强的重要性,以至于临死都不忘向慈禧太后建议“举行新政,力图自强”。
2.李鸿章的和戎外交
“和约幸得竣事,俄约仍无定期。”
中国向来以天下大同为基本理念,国家主权意识淡薄,李鸿章之前的大清帝国并不存在外交的概念,所有的外事统统归于“洋务”。洋务运动的首领李鸿章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独当一面“外交家”。在洋人眼里,矜持、自信、傲慢的李中堂号称是“东方的俾斯麦”;在国人眼里,李鸿章则是丧权辱国的卖国贼。
由于当时中国在政治体制、科学技术、军事力量等方面与西方列强力量悬殊,李鸿章在对外交涉中始终坚持以和为贵的方针。早在1874年,李鸿章就提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以争取国际和平环境,增强国家实力,提高清朝在国际上的地位。但*终的结果是“和戎”不成,“变法”失败。他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中英烟台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等,大大加深了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进程。《马关条约》签订后,民间流传出一副名联:“杨三已死无昆丑,李二先生是汉奸。”李二即指李鸿章,足见他背负的骂名之沉重。
对外和戎是李鸿章外交政策的基调,但他生性孤傲,对洋人的态度并非卑躬屈膝,而是倨性十足。有一次,李鸿章在德国拜访“铁血宰相”俾斯麦,刚刚见面时,两人都互相恭维客气了一番,过一会儿,俾斯麦就开玩笑地问李鸿章是否有“东方俾斯麦”之称,言下之意是李鸿章应比自己低一档次。不料李鸿章当即脱口而出:“噫!我只听说过有位‘西方李鸿章’,可是阁下吗?”
也许,从李鸿章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时的残酷无情中可看出他复杂性格的一些端倪。攻打捻军的时候,淮军击退捻军援军十万余人,并斩首两万余人。攻入太平军占据的常州城之后,他命令部下凌迟处死被俘虏的太平军“护王”陈坤书,同时放纵官兵屠城,以致杀得满城死尸,五十多天后仍没有人来收殓,结果导致了“耕者万分无一”的凄凉景象。攻克昆山之后,太平军被杀的官兵在3万人以上,以致积尸数尺,河水断流。
就是这样一个生性残忍、为人狡猾的人,在每一次国家面临危机时都不得不出来收拾残局,国家主权经他之手步步沦丧。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第二年,李鸿章又被任命为全权大臣,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他一生中签的*后一个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赔款4亿5千万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亿8千万两,还附加了很多苛刻条款。条约签订后,李鸿章一病不起,于1901年11月7日去世。死时,双目不瞑,似乎有满脸的余恨和无法言说的苦衷。
李鸿章是19世纪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显要人物,他的一生伴随着清王朝由开始走下坡路,直到灭亡的全过程。李鸿章这篇给慈禧太后的奏折首先陈述了自己近年来身体所遭受的困顿,继而想到时局艰危,国家难以复兴,忧心忡忡,并为慈禧太后提出了大清朝日后发展的一些国策建议。可以看出,李鸿章是一心一意效忠于皇太后和大清帝国的。“服官四十余年,未尝因病请假”,不论此话是否属实,但李鸿章为官勤勉的作风可以肯定的。李鸿章深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道理,颇富创新精神,一生竟开创了16个中国**:**支完全由洋枪装备的部队;**支独立的洋炮部队;**家大型综合军工企业;**次设立工兵制度;**个译书机构;**次仿制后膛枪;**次官费派留学生;**家轮船航运企业;**条自建铁路;**个把电报引入中国,废除了延续几千年的驿递制度;**所陆军军官学校;**支近代远洋海军;**部海军军制;**面中国国旗;**家机器棉纺织厂;**个海军基地。
李鸿章曾经概括自己的一生是“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可是,甲午战争的惨败几乎断送了他苦心经营十余年的北洋舰队,同时也使他从权力的顶峰坠落。他长期赋闲在北京贤良寺,*后才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只是“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处于内忧外患的夹缝里,不能挽大厦于将倾”。李鸿章的悲剧不在于他的个人能力,而在于他虽位居高职,却处处进退两难。
[名家评点]
“维新之同志。”——康有为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
“水浅而舟大。”——毛泽东
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做了有价值的贡献;以从政来说,他这个地球上*古老、人口*多的国家的人们提供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美国媒体
二、1909年——中兴名臣张之洞
[遗嘱披露]
人总有一死,你们无须悲痛,我生平学术治术,所行者,不过十之四五,所幸心术则大中至正。为官四十多年,勤奋做事,不谋私利,到死房不增一间,地不加一亩,可以无愧祖宗。望你们勿忘国恩,勿坠家风,必明君子小人之辨,勿争财产,勿入下流。
[遗嘱透视]
张之洞(1837—1909),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直隶南皮(今河北宁晋)人。1863年(同治二年)中进士,后历任翰林院编修、教习、侍读、侍讲学士及内阁学士等职。1881年(光绪七年),授山西巡抚,为任封疆大吏之始。以后政治态度一变,大力从事洋务活动,成为后期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1884年,补授两广总督。中法战争爆发后,力主抗法。1889年8月,调任湖广总督。1909年10月4日病逝,享年73岁,谥号文襄。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并称为晚清重臣,是洋务运动的首领之一,更是晚清推行新政的主角。他曾作为主帅,领导中法战争,取得镇南关大捷和谅山大捷;他曾任湖广总督,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应商战、劝农桑、兴城市,建立了湖北近代工业体系,武汉也一跃而成为全国的重工业基地;晚年则获任宰辅,位极人臣,在晚清政治史上居于中心位置。毛泽东曾说有四个近代人物不应忘记,讲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讲交通运输不能忘记卢作孚,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1.聪颖过人。文才超群
“我生平学术治术,所行者,不过十之四五,所幸心术则大中至正。”张之洞出身于官宦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和教育,在晚清三重臣中“学历”*高,成名*早,少年时便有“神童”之誉。他13岁就考中秀才,名列**,15岁中举人,26岁中进士。他官运亨通,同时学问造诣也很高,套用今天的话来说,是一位学者式的官员。他写的《劝学篇》风行一时,《书目答问》被称为国学入门书,被胡适、鲁迅等人极力推荐。当时有人评论张之洞“以卓识干才,闻于天下”。
的确,张之洞文才超群。据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有个洋人写了副对联来嘲笑清政府腐败无能、不堪一击。上联说:“琴瑟琵琶,八大王单戈对战”。其中,八大王暗指入侵的八国联军,“战”的繁体字左半部分是“单”,右半部分是“戈”,单戈对战,实际上是蔑视中国毫无还手之力。张之洞看到上联后非常愤怒,立刻对出下联反击:“魑魅魍魉,四小鬼合手擒拿”。用四小鬼讽刺外国侵略者,“拿”字拆开即为“合手”,对仗工整,堪称一绝。
2.为官机巧。勤笃务实
“为官四十多年,勤奋做事。”张之洞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鸦片战争、戊戌变法、洋务运动等晚清重大事件都涉及到他。他身处于官场的惊涛骇浪中,却平步青云,屡屡受到清政府的重用和赏识。纵观张之洞的居官经历,可谓俯仰有度,屈伸有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