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国学与传统

  2020-05-21 00:00:00  

国学与传统 内容简介

  《云南文史书系:国学与传统》是著名学者王运生先生的一部学术随笔集,收录了《国学与传统》、《说士》、《陶苏分论》、《陶苏合论》、《古人著书的几种模式》、《读古书与现代精神》、《谈诗体的改革》、《谈读书》和《读书随笔两则》九篇文章,体现了作者对国学与传统等相关问题的关切与思考。

国学与传统 目录

围学与传统
说士
陶苏分论
陶苏合论
古人著书的几种模式
读古书与现代精神
美的探索
谈诗体的改革
谈读书
读书随笔两则

国学与传统 节选

  《云南文史书系:国学与传统》:  东坡之和陶,首先是由于生活中遇到了和陶渊明相似的情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因此诗思油然而兴,形成和作的动机。如前面提到的和《归园田居》就是一个例子。又如贬惠州一年后,衣食渐窘,重九将至,而樽俎萧然,故引起和《贫士》的念头。在惠州期间,曾从嘉祐寺迁居合江楼,又将营治白鹤观新庐,欲迁居其中,故和《移居》诗。因酒尽米竭,读陶诗《岁暮作和张常侍》,亦有“无酒之叹”,故和此诗。“白鹤峰新居成,自嘉祐寺迁入。咏渊明《时运》诗云:‘斯晨斯夕,言息其庐。’似为余发,乃次其韵。”这说明和《时运》诗也是有同感。陶送别庞参军,有《答庞参军》之作。东坡亦有送周循州(彦质)之事,故和作《答庞参军》(四言者)六首。在儋州时,昌化军使张中对东坡眷顾颇殷,罢任后将离去,东坡曾依依送别,一送系和陶《与殷晋安别》,再送系和陶《王抚军座送客》,三送系和陶《答庞参军》(五言者)。凡此已足够说明东坡和陶诗,皆隋由境生,而默与陶会,这是二人情感上相通的地方。到了遇赦之时,却和陶《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把自己政治生命的结束和陶渊明政治生命的开始联结到一起,这是偶然的契合呢,抑或题外别有深意,这是颇堪玩味的。  东坡和陶,既然是仰慕陶渊明的一种表现,所以他在和陶诗中运用的语言、创造的风格,确也有意规摹陶渊明。像纪昀这般人,便处处寻找东坡酷似陶诗的地方,而以此为高。可是,东坡和陶诗的价值,不在于他的肖陶之处,恰在于他只是苏东坡本人,却又胜于陶的地方。  以前面提到的东坡和《归园田居》来说,就与原作弃官归园田意不尽相同。东坡和作,赞颂惠州风土淳美,人情款洽,一则称:“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再则称道:“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周公与管蔡,恨不茅三间。”东坡以罕有其匹的旷达心胸,处逆境丙自得如此。他并不思念自己的家园,而以眼前所处的环境为理想的所在,恬然自安。这和儿子读陶渊明《归园田居》的思乡情绪也是大不一样的。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有五首,东坡和作五首之后还作了第六首。在*后一首里,东坡自陈和陶之意,说过去在广陵时,“长吟《饮酒》诗,颇获一笑适”。表明始初和陶,无非偶有所同,一逞快意罢了。现在和陶,乃是经过政治上的成败之后(“一劫展过隙”),要追踪渊明,与王绩为友,其思想的深度自然和王绩不一样了。东坡诗的辑注者王文诰也有这样的看法:“公之和诗,但以陶自托耳。至于其诗,极有区别。……此虽和陶,而有与陶绝不相干者,盖未尝规规于学陶也。”(《苏轼诗集》三十九卷2107页)由此可见,苏东坡是和陶诗,不是学陶诗,原不过是借题发挥而已。陶渊明的旧题目,苏东坡用来抒发自己的胸臆,只有看到苏东坡不同于陶渊明的所在,才能看出东坡和陶诗的真趣。  和陶诗的动机既明,现在着重谈东坡和陶诗所表现的思想倾向。姑以惠州时期为例。东坡在惠州和陶诗的全部内容,大概可分为两类:一类反映他对死生穷达的看法,一类反映他对历史和人物的评论。  ……

国学与传统 作者简介

  王运生,1925年5月生,云南通海人。副教授,民进会员,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曾任昆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古典文学(唐宋)教师,《云南文史丛刊》副主编,现为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主要贡献:青年时代,先后在昆明及平、津日报副刊发表散文,1949年初辑成《海曙集》出版。其后在昆明几个中学教书。1979年,出版《作文漫谈》(云南人民出版社)一书,两次印行18。5万册,风行一时。出版《通鉴佳话》,被共青团云南省委列为爱国青年读书活动推荐书,获1988年西南区优秀教育图书奖及第一届全国优秀教育图书荣誉奖,后于1996年增订再版。在昆明师专任职期间,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及诗文评论,此时所写论文辑成《论诗艺》及《学文知见录》二书出版。另有《书中旅行记》数种行市。

国学与传统

http://www.00-edu.com/tushu/ys1/202005/228556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