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1867-1941-近代上海英文出版与中国古典文学的跨文化传播

  2020-05-21 00:00:00  

1867-1941-近代上海英文出版与中国古典文学的跨文化传播 内容简介

  《中西文学文化关系研究丛书:近代上海英文出版与中国古典文学的跨文化传播(1867-1941)》在文献梳理与材料实证的基础上对近代上海以英文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相关著述作出了细致的考察,并进一步论述了这种出版传播的意义以及作为媒介的出版业在传播中的作用。

1867-1941-近代上海英文出版与中国古典文学的跨文化传播 目录

引论

**节 十九世纪中叶前西方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译介与研究
第二节 关于本书研究对象的几点说明
第三节 本书涉及问题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取向与进路

**章 近代上海英文出版的繁荣局面
**节 近代上海英文出版的形式与内容
第二节 近代上海重要英文出版机构考论
第三节 中国古典文学跨文化传播在近代上海的兴衰

第二章 作为传播形态之一的单行本及其特征
**节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译本
第二节 西人汉语读本中的古典文学作品
第三节 对作家作品的初步探讨
第四节 工具书中的文学相关内容

第三章 作为传播形态之二的期刊及其特征
**节 文学作品的译介
第二节 文学研究论文
第三节 书评
第四节 读编往来

第四章 中国古典文学跨文化传播的多重策略——以翟理斯著述为中心的文本研究
**节 翟理斯的中国文学观与《中国文学选珍》的编撰
第二节 翟理斯译《聊斋志异选》的注释与译本的接受
第三节 中诗英译法则及其相关问题——翟理斯与魏理在《新中国评论》上的论战解析

第五章 近代上海英文出版与中国古典文学译介群体的形成
**节 近代上海都市文化空间的拓展
第二节 近代上海英文出版业繁荣的物质基础
第三节 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文化场域的生成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上海出版的英文期刊中涉及中国古典文学的篇目
附录二:翟理斯与魏理论争材料
附录三:通过上海英文出版参与中国古典文学传播的部分作者简介

后记

1867-1941-近代上海英文出版与中国古典文学的跨文化传播 节选

  《中西文学文化关系研究丛书:近代上海英文出版与中国古典文学的跨文化传播(1867-1941)》:  翟理斯的总体文学观,使他对通俗文学相当重视。鲁迅先生说,“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有之,则先见于外国人所作之中国文学史中”.指的就是翟理斯之《中国文学史》。郑振铎虽对此书不以为然.但也认为其“是能**次把中国文人向来轻视的小说与戏剧之类列入文学史中”,“足以矫正对于中国文人的尊儒与贱视正当作品的成见”。《中国文学选珍》虽没有收入戏剧作品,但所收小说亦可让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学的不同文类有初步的了解。  当然,翟理斯的中国文学观也有缺陷。在《中国文学史》里表现出来的疏漏,如对“词”只字不提以及忽略了许多重要作家,在《中国文学选珍》里并未纠正。此外,所收有些作者不具有代表性。文章卷选的刘胜、胡铨、登椿、汤重、杨继盛妻张氏、沈束妻张氏、蓝鼎元,诗歌卷所选邵渴、刘商、马自然、刘季孙、赵彩姬、赵丽华、方叔邵等,他们不是·流的作家,因此也就很难说这些作品代表了中国文学的精华。  尽管翟理斯的中国文学观缺陷使《中国文学选珍》存在不少问题,但在当时来说,该书已是一部相对完整且质量较高的中国文学作品选,相对完整地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面貌,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传播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并且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它的意义首先体现在它使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学的整体状况有了认识。在翟理斯之前,虽然有一些文学作品被译成外文,但那只是零星的,不成系统的。《中国文学史》勾勒了中国文学的面貌,但限于篇幅,不可能大量翻译作品。①而《中国文学选珍》则为读者提供了感性认识中国文学作品的良好条件。“翟理斯教授的《中国文学选珍》也许是把中国作品翻译到欧洲语言里面*全面的一种了。它的目标是让英语读者对中国的整体文学有一个认识,可以说,翟教授已经达到了目标。”②为了更好地让西方读者接受,翟理斯的翻译技巧也值得注意。1922年《古文选珍》增订本出版后,《新中国评论》上的评论称:“译者的人所共知的行文风格水平非常之高,就凭这一点,读这本书就是非常令人愉悦的了。同时,译者本人在英国汉学界中的一流地位也保证了译文的准确性。”③在《古文选珍》的译序中,翟理斯说明,在一般情况下,总是保持字面上的精确对应。但为了顾及学习中文的学生的需要,所以在有些地方稍稍改变了翻译的策略,省略了在译成英语后很难念的中国人名,同时也删除了英语读者难以理解的深奥典故。因为要解释文章中的典故,“不论是用脚注或者是在作品前面先详加说明,都是一种很明显的文化负重。这既不是翟理斯的主要翻译目的,也绝不是他心中的一般英语读者会感兴趣的东西”④。同样,翟理斯在译文中,对于汉语的简练而意蕴丰富的句子采取扩写,而对于修辞冗长的句子则缩写,于是整个译文明白晓畅,“在外国学者中,只有翟理斯先生一个人能把中国的古文译成地道的英语”⑤。  ……

1867-1941-近代上海英文出版与中国古典文学的跨文化传播 作者简介

  孙轶旻,北京大学古代文学博士。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讲师,曾在《学术月刊》、《学术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要从事近代中西文学关系及海外汉学研究。

1867-1941-近代上海英文出版与中国古典文学的跨文化传播

http://www.00-edu.com/tushu/ys1/202005/2285567.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